跑去小宋唱片買了一大堆LP,重點在於日本版有非常多最頂級的 EMI FRANCE 之錄音藝術唱片,但是日本版位的LP是否會干擾唱片播放錄音藝術的效果?所以買了一堆 LP 回來好好研究研究....:)
再次感謝 Fred兄送我的 ortofon MC2000 MC唱頭,雖然無法使用正常針壓播放,但是偷偷參考MYAV網站上的 wecare網友與其跟隨者提出的『極低針壓』玩法,目前也得到不錯的播放效果。雖然在客觀科學上可以質疑『有問題的唱頭與未被認證的調音法是否足以客觀正確?』,但是科學是實證的,這套LP系統正不正確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將使用這套系統來分辨唱片錄音的現象與版位聲音的現象,現象對了就足夠了...:D
首先處理的版位問題,就CD而論,日本版往往沒有很好的聲音,那麼LP呢?
以下都是同一曲目:浦朗克為管風琴、弦樂五部與定音鼓的管風琴協奏曲,天下第一的偉大音樂,同時又擁有極緻的EMI FRANCE 錄音藝術。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Ppic02/ORGANErato.jpg
這是 ERATO 的錄音,又是法國原版,其實錄音不差,但是遇到 EMI FRANCE 最正確的錄音藝術就徹底敗下陣來,無論是多爛的版位都鐵定輸。只要錄音藝術強一截,音響播放結果就一定是強一截,這是我一直強調錄音藝術遠比音響硬體還要重要太多的一貫原則。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Ppic02/ORGANEMIeng.jpg
這是 EMI FRANCE 的英國版,先前提過了,在我使用 MM 時會發現它的轉錄明顯比不上美國版;但是我換成 PRIMUSIC 電池供電唱放後,這張變得超級好聽,聽得出高低修飾一點,但是太平順美聲而不覺得輸給美國版。等到換了輕針壓MC後,完蛋了,這張英國版的種種加料修飾被徹底暴露出來,簡直就是 CD 中 EMI FRANCE 自己的出版與 GROC 之 ART 超爛轉錄那種差別!當然這張英國版沒有 GROC 那麼糟,但是錯誤轉錄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我知道了,雖然就市場上來說,一般比較高價的都是英國版;但是對於我專挑的錄音藝術唱片來說,英國版是第一個要放棄的『違反錄音藝術』之版位。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Ppic02/ORGANEMIJP.jpg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Ppic...ANEMIangel.jpg
說來奇怪,上述第二張明明是水藍標高級版位之angel版,結果與第一張日本版相比.....居然沒差!也不知道mc系統升級後會如何?所以買到這張日本版我真是中大獎了....:D
但是換了不同唱片公司,好像又不一定了。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Ppic02/Command1.jpg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Ppic02/CommandJP.jpg
這家 COMMAND CLASSIC 是啥公司?好像是 RCA 的子公司?他們使用35MM磁帶錄音技術,宣稱比較HI-FI,結果把我最愛的 戴沃與柯隆內樂團錄得......是沒有太糟,但是這種錄音藝術很像是 RCA LIVING STEREO 或 Mercury 的感覺,比其他公司好很多,比 EMI FRANCE 還是差了一截。
結果日本版輸了一截....雖然片況好很多,但是轉錄明顯有加料。
為什麼說這家 COMMAND CLASSIC 比不上 EMI FRANCE?因為讓我買到這張 EMI FRANCE 的王中之王錄音藝術: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Ppic02/EMIhighend.jpg
同樣的戴沃與柯隆內樂團之黃金組合,這個錄音的空間感、音色的自然感,完全把上述公司徹底打趴。不過,這張日本版聽起來沒有前一張浦朗克管風琴協奏曲那麼好?不知道是不是日本版的 ANGEL 與日本版的 Seraphim 有先天水準的不同?
於是再談到 LONDON,日本版明顯輸一大截;好像錄音或唱片本身愛加料的話,變成日本版時就會更加料給你看: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Ppic02/LondonAB.jpg
這張蒙都與巴黎音樂院樂團的《春之祭典》是我唯一聽得下去的史特拉汶斯基,目前可買到的再版CD轉錄的還可以但是音質變差。不過這張是DECCA的錄音,所以很多樂器位置是加料過的。日本版LONDON讓加料造成音場與舞台不自然的感覺變得更糟。
再來是 DG。之前說 DG 在早期的錄音真實太多了,現代的 DG 錄音簡直就是徹底的XX....有一個絕佳範例: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Ppic02/DGDDA.jpg
聽說上面這張數位錄音的小克萊伯值很多錢吧?等到夠高價我鐵定賣,因為,跟下面這張便宜的日本版貝姆之舒伯特交響曲相比: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Ppic02/DGBohm.jpg
先不談詮釋,其實就算談詮釋,貝姆照樣可把小克萊伯先天不佳的布拉姆斯第四響曲狠狠打趴。就錄音來說,貝姆的錄音清楚楚呈現弦樂在前、木管在中、銅管在後的聲音舞台,音場更是充滿整個房間,任何樂器主奏時都不會位置錯亂。若說輸給 EMI FRANCE,那只是很小的差距而己,比起前述的 COMMAND、LONDON 與 EMI ENGLANG 都贏之太多了。欣賞 DG 的錄音藝術千萬別聽卡拉揚,因為不知何故卡拉揚的 DG 錄音完全沒有上述優點。
DG 的日本版就我手中幾張CD與LP都表現地不錯: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Ppic02/DGParis.jpg
這張庫貝利克與巴黎管弦樂團的貝多芬《田園》簡直把我嚇死!高明至極的錄音,聲部平衡的美感,通通是第一流的《田園》;這麼偉大的唱片不知道有沒有出cd?只可惜原始版位應該不頂級,顯響到『音質』也跟著不夠頂級。
所以把先前覺得非常棒的 EMI ENGLANG 一放: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Ppic02/EMIeng.jpg
嗚.....英國版一定跟我有仇,音響越差它越好聽,音響越好它越有扭曲加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