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們可以先提“量什麼”,再討論“怎麼量”。
要討論“量什麼”,我們大概又會回到”為什麼要量A,A和我們的聽感有什麼關聯?”。Deja vu :(:(
對不起!(bow)
我不是要澆您冷水,只是這麼多年看到的討論(中外都是),最後都變成了“要量?不要量”的論戰。:|
我個人的看法是,測量和試聽都很重要。就像我讀音響評論,有些人對某些器材的看法和我個人的聽感類似,那麼我就會對這些人的評論有信心些;從這些評論中,再找測量的結果(如果有的話)。看測量的結果是要看和現有的器材合不合(阻抗差太多?輸出電壓不夠?輸入會過荷?喇叭效侓太低?等等)。經過這些篩選的過程後,再決定要試聽什麼器材。東西買回家,擺好了,當然還會再量一下頻響(除了喇叭和真空管後級,在我有限的經驗裡,變化不是很大)。量的原因是看看有什麼太離譜的地方,如果有,我會試著用擺位或其它辦法去解決。Obviously, your mileage may v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