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移60公分後..
連最高段-16khz之後都有改善:).其它是否也變得更順啦..:D.
最凹點-12dB在63hz.但絕大部份音樂內容都不太低於只點(實測過.).8)
而50多hz~~以降到約28hz.都有小改善ㄚ..哈.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2235
前移60公分後..
連最高段-16khz之後都有改善:).其它是否也變得更順啦..:D.
最凹點-12dB在63hz.但絕大部份音樂內容都不太低於只點(實測過.).8)
而50多hz~~以降到約28hz.都有小改善ㄚ..哈.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2235
這組參數是當天試聽時用的
校正前:紅,校正後:綠
impulse response,全頻段,linear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ull+linear.png
ETC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左IR+full.png
中低頻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左IR+mid.png
低頻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左IR+low.png
以上impulse response看起來差異不小,不過實際上中低頻的校正量並不高,
看振幅頻率響應就知道,藍色是另一組參數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mag+full.png
顯然藍色這組平順很多,綠色這組相對於校正前,主要是高頻段改善。
高頻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mag+high.png
中高頻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FR+mag+mid.png
低頻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FR+mag+low.png
相位頻率響應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phase+full.png
高頻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phase+high.png
1KHz以上幾乎拉平了。
大致看來..
全頻段突波.比舍下優.所以你口中的"??"空間(B兄勿罵.)不見得測起來多糟.!
但見R/L對稱度..如述~可能是單體特性配對不足.導致差距大..(可見一般高價SP所強調的配對重要性).但差距大實聽起來~感受到程度有多少.可印證到測試圖嗎.?
建版主.資料收集歸整到一個程度..可以就圖表曲線--對應"聽感"做文字說明敘述..
否則~~未測過者.比較無法正確領會.任你講再ㄉㄛ.效益也..嘻.!
挖出之前做的實驗
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09/07/drc.html
證實DRC可有效的拉平振幅頻率響應
弟的喇叭是主動式電子分音喇叭, 所以很難像一般被動分音喇叭般 show 出全頻段的
電氣相位特性. 弟之前在友站有登各音路單體的電氣相位測試圖, 但比較電氣相位測試
圖與整體空間相位測試圖時, 我們可以發現在弟這裡各音路電氣相位測試結果算是非常
漂亮的, 但, 一旦與空間作用後, 其相位簡直是不堪入目!! (sweat)
想想這樣結果合理嗎? 答案是合理, 非常合理! 因為電氣相位表現好沒用, 聲波離開
喇叭後與空間一大堆物件牆壁碰撞反射後, 當然變得上上下下亂跳! |(|-
相信不只是弟的環境如此, 其他發燒友的環境可能也是如此!
問題是DRC改善相位表現與改善時域不良的間接反射後, 真的有助聲音品質嗎??
至少在弟這是可以明顯改善中高頻的聲音, 改善毛邊與讓聲音更凝聚密度提高,
也許是弟系統的低頻部分處理的還不錯, DRC處理低頻量不大, 對低頻聲音的改變
也無法輕易的變識. :)
所以猜想DRC可以針對不同環境與系統的狀況來各別調整改善, 若是如此, 那就是
發燒友的福氣, 因為每個人的問題都不同, 過去幾乎沒有可以大小高低通吃的調音道具
耶!! :P8):)
同感.. Brachy兄對此方面真是下過功夫.!
EQ也有不錯的補正功能.特別是對機器連結後..前~後端的頻率響應/峰.谷做修正.
器材性能組合後的不足.或凸起..做加/減.改善度也並非換個線.加個墊.貼幾塊棉能比擬.是科學又有據之做法..但是高級一點還真不便宜..現在碰到DRC了..好一塊鐵板ㄚ..哈哈.!
敲鑼.打鼓..ㄌㄡ..
最近測量的 business..吼母猴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