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就是要買二當家啦~~~~~~~~~
意思就是要買二當家啦~~~~~~~~~
大家常在說還原錄音現場, 也常說錄音要忠於現場,
不知道各位可曾深思過這其中的意含?
拿鋼琴錄音來說好了, 常常看到一支麥克風在鋼琴的響板附近近場拾音, 另外5公尺之後的外圍再擺幾隻麥克風捕捉堂音等,
這樣的錄音聽起來會是怎麼樣呢?
應該要像是坐在鋼琴旁邊這樣子吧!
那這個錄音現場怎樣跟現場經驗做連結? 用現場經驗來評準合理嗎?
若是重播的目的是讓人有身歷現場的感受, 那錄音豈不是應該在場地的皇帝位來錄?
倘若不是在皇帝位錄音, 但是聽者的要求卻是還原現場的感受,
那豈不是要有一個類似於音樂廳的環境, 才能有類似在音樂廳的感受,
空間大小, 處理標準, 豈不都要與音樂廳類似? 這合理嗎?
錄音師與製作人焉有不知如此之道理?
我認為每一次錄音都是細節與空間感的取捨,
希望錄進最多的音樂表情, 同時也紀錄下最多的空間特徵, 但永遠不是該空間應有的原始面貌,
再拿鋼琴來說好了,
哪怕是一般住家的直立式鋼琴, 高音與低音聽起來都與許多現場不同,
在住家裡, 低音更沉, 共鳴更強, 高音更清脆, 泛音更豐富,
在現場反倒很多東西都配平順掉了......
所以音響到底要還原什麼?
我認為只是要還原眾人齊心合力下所呈現出的結果, 絕非只是樂團加上空間這麼單純而已.....
在錄音當中, 普羅定義的現場在我的觀點裡並不存在,
錄音本身就是一種創作,
強貫現場聆聽的經驗到錄音重播上只是限制了看事情的觀點而已.
拍拍手!您說的和我的感覺很接近。
不過,我個人覺得除了新天新地代理的鋼琴錄音,我個人收集的其它鋼琴錄音在我家放的時候,有些聽起來像是把頭放在響板和琴蓋中間。
Psycho大介紹的那些鋼琴錄音基本上在我家的系統上聽起來都還蠻像我聽過的平台鋼琴。有些以前收集的鋼琴(或是鋼琴三重奏)的錄音,有的高音會比我認知的鋼琴聲圓滑很多。
老實說,我還沒聽過那台直立式鋼琴的低音聽起來好聽的。好像悶悶的(連史坦威的也是)。我猜想可能是直立式鋼琴的action和平台式的不同造成的。
通常我聽都會先用手,比出這套系統的音場大小,再用手比出來樂器的形體大小,看看合不合比例,所以人家看我聽音樂有點像在做法,要小就一起小,要大就一起大
我覺得我這樣就很厲害了,因為比寬很容易,我的手比不了深度.......有人聽到音場可以跨過對面那條街,我就比不出來了
調音響沒甚麼訣竅啦!!
在軟硬體合情合理的情況下,除了耳朵,多少還是要有科學根據才不會淪落怪力亂神!!
應該是五六前年吧......
自從我知道在喇叭之間放一根針之後都會對音場有莫大的改變我就知道, 我這輩子只能靠買貴一點的器材來補足我耳力的不足.......
擴散與吸收怎麼運用,
這個問題我問過許多人, 國內外商家, 國內外玩家, 專業書本雜誌,
我歸納出來,
一般以第一反射點吸收為主, 擴散錦上添花, 可以放在其他如第二, 第三反射點的位置
這是一個較為理想化的設定, 若有專用空間且夠大, 當然沒問題, 像我這樣沒有專用空間也不夠大, 那真是......
我比較過吸收以及擴散, 老實說, 我比較喜歡擴散的聲音, 但是吸收無法捨棄不用, 因為空間的本質是硬調的
因此我想辦法在重要的地方, 擴吸並用,
像是這樣, 羅華的擴散板輔上Realtrap,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307
或是像另外一面牆,
用窗簾吸音, 窗簾有兩層, 對內一層厚的遮光布, 加上外面一層美觀用的窗砂, 再用上RPG Hemiffusor 做擴散,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391
並盡量利用長邊擺設的特性將喇叭拉離側牆降低反射音的干擾,
前後牆則利用RPG的 Flatffusor同時處理吸收以及擴散,
地板上擺放地毯, 從兩喇叭之間一直延伸到聆聽位置, 天花板則由於地板已經吸音, 目前不處理, 全反射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591
這是一個不完美之中試圖找尋最佳解的過程.....
音響器材規格常是技術性的虛標或未標.
:D:D:D
如何看規格或找潛力器材?
Technical Data:
Construction principle: Geometrically resonance-optimized shape
Speed of rotation: 33 and 45rpm
Drive: isolated motors, belt drive
Bearing: hardened steel, bronze plated, inverted
Platter material: acrylic, surface highly polished
Platter height: 80mm
Speed variations: +/-0.01%
Signal to noise: 88dB
跟你那根痔瘡一樣......................
今天跟老婆一起去逛音響展, 老實說有點失望, 但還是跟各位分享一下參展中我認為表現得不錯或是有潛力的系統
照片都是用手機拍的, 跟各位編輯拍的實在水準差很多, 請各位見諒
Estelon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853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854
整體的聲音十分乾淨精準, 看來複合材料的箱體跟我很投緣, 是很現代的High end之聲,
但是會場調整得皇帝位有點窄, 要坐到沙發中間才有聚焦的感覺,
低頻感覺仍有不足, 沒有讓我感受到有如中高頻那樣的精準,
在我認知當中, 這是一套極為優秀且有潛力的系統.
G3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863
先說這張唱片, 這是G3展示時所撥的片子之一, 第7曲, 老婆說聽得都快流淚的, 後來歷經千辛萬苦還買了一張,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856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857
G3 這次讓我跌破眼鏡, 讓我對這個牌子有了比較好的印象,
跟我兩年前聽到的G1有很大的差異, 兩年前的G1.....不提也罷,
這次G3讓我聽到延伸極佳的高音, 在中低頻的表現也把氣勢給展示了出來, 配上前後級更有華麗的音色與節奏,
在這間聽了一段時間......
Meridian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858
這是一套中規中矩的系統, 聽起來很平衡, 很順耳, 或許是最平衡的系統之一,
低頻的表現很自然, 低頻解析是會場中最好的系統之一,
平凡中見偉大,
Avantgarde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861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860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859
老實說, 這套系統音場沒有深度, 音像不夠凝聚, 高頻還有一些些刺耳,
但是不知道怎麼樣, 就是覺得整套系統很活生, 中頻很迷人,
很奇妙的感覺, 或許是號角還是有它的魅力吧!?
讚喔~~~~~~~~~
畫質比HTC的好~
8)8)8)8)
他現在應該也是用htc :O
會流血了...............................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174/6...05698bfb_o.jpg
侯兄補一下EQ文~~~~
有點忘記我寫什麼了, 整理一下寫一篇更深入一點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