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以這樣子具體而且植基唱片本身聽感的簡單分享,可以回答 remo所關心的『定位』討論...:) 如果習慣聽錯誤錄音的唱片,音響系統再怎麼好通沒有用,因為習慣了錯誤的錄音,完是完全無法體會正確的錄音是怎樣的境界:他們只能發現99.9%錯誤錄音是如何與真實聽感不符,卻無法發現0.1%的正確錄音是如何無限逼近真實聽感。

反之,習慣正確的錄音,唱片有什麼問題都是一下子就可以發現的,我在這裡寫下的任何聽感,通通敢接受盲目測試的挑戰...:o 。如此就不會被唱片騙了,不會被唱片騙,自然可以不會被『假大師』騙。所以音響科學的程度提高,必定帶出更深刻的音樂素養(不只是古典音樂,什麼音樂都一樣),其來有自.....
psycho兄這段話真的是說出我心裡的感受!

說的也一點都沒錯,有人甚至沉溺在失真,而不願相信也不願嘗試正確錄音!:|

當然啦,音響對每個人的定義,都不盡相同!只是缺乏從源頭的要求,再多的言之鑿鑿,裡面必有的是可信度的折扣,這並非說的人在胡謅,而是他自陷卻不自知!(sweat)

所以是也沒必要多說,沒有親身經歷,說再多也沒用,與之興戰亦無謂!:P


就流行樂來說,也會是有真實的存在,不過大概就只在人聲,其他樂器聲響多為經過機器發聲,除非像木吉他或必須以麥克風收音的,而就算包括人聲在內,這些經過收音的聲響就算是再加料,它最基底的原始聲響仍可以聽得出來,可以感覺到那真與假雖攪和在一起,但你卻會聽得出是兩個東西!
只是以一般的流行音樂〈泛含各種類型〉,真的要達到正確性錄音的要求,真的是難上加難,無奈這卻是大部份人接觸最多的音樂,日久循環便成如今這般!(sweat)

不過我最近買的流行樂唱片倒是有不錯的進步,雖說音樂多仍為電腦製成,但人聲卻已不似以往有太多的調整,且盡可能的以原貌呈現,不過這很顯然就是要動到音樂頭上了,才能讓整體的聲響達到“流行音樂的要求”!:P

說件有趣的事,前陣子拋光再聽的江蕙“半醉半清醒”,我後來才發現會令我聽了很感動的其中一個因素,竟然是江蕙的聲音被動手腳的結果!:P
說到這兒似乎也發現,人聲與音樂的掺合,似乎原本就是個大問題了!:O

對了,psycho兄提到的“音量”,其實我也納悶一段時間了,只是都忘記提出來,它的確是有影響的,但在哪些方面我倒忘了:P:P:P,等我想起再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