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共14頁 12311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138 條
  1. #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唱片之『錄音』本身承載著最重要的藝術旨趣

    前言:相對於很多玩音響的愛樂者,重視的是『播放器材』,進而重視到 LP 與 CD、真空管與電晶體、全音域與分音器....等等差異。但是就一個古典音樂欣賞者來說,我深切體驗到:『錄音』決定一切。有些錄音方式,註定無使用多麼高級的音響系統,都只能感受到『線條』而無法感受到『色彩』。相對的有些錄音方式,才能保證只要使用很小的音響投資就可以快速感受到『色彩』的藝術旨趣。當然,才能因而真正增進古典音樂的素養。

    對我來說,無法呈現色彩藝術的錄音,就算是第一版CD或LP使用兩千萬元的音響系統與無價的空間來播放,仍然不見得能意識到音色藝術的古典音樂旨趣。因此,如果期許音響系增進古典音樂素養,其實最重要的不是LP與CD、真空管與電晶體、全音域與分音器....,最重要的是錄音。

    以下整理幾篇舊文章:

    古典音樂的『新天新地』:『錄音』本身承載著藝術



    一、如何寫出一篇負責的樂評?


      欣賞古典音樂總是得面臨『錄音』與『音響』的挑戰:音樂藝術,能不能脫離音響的物理限制而獨立存在?沒有聽過現場演奏,只憑罐頭音樂能不能掌握音樂藝術的全部?這些都隱含著音樂藝術必需配合結物理上的音響來實現的論調,究竟要不要考慮?要怎麼考慮呢?

      回想以前『辛苦』聽音樂的日子:當我還在使用5000元級手提cd 與 1000元級的耳機聽音樂時,我家(我的家至少有三個人都瘋狂買cd而不買音響)的cd早就破『一萬張』了。那時為了鑑聽每張cd的演奏詮釋水準,都是使用耳機再加上總譜,努力去還原音響失真、錄音失真而失去的音樂細節。如果要寫出一篇真誠負責的樂評.往往只能辛苦地一聽再聽,才能獲得音樂演奏家貨真價實的演奏藝術水準。

      現在當然己經無法像以前一樣瘋狂,但是音響升級後卻得到一個方便的途逕:以前得要得看著總譜、戴著耳機、聽個十幾次,才能說出這張cd唱片的道理;現在使用正確的音響聆聽正確錄音的唱片,輕鬆聽個一、兩遍就可以說出個大概了。

      於是,在新天新地唱片行聆聽的唱片,由於強調『正確的錄音』,再要求『正確』的音響配合,因而讓『錄音』本身也承載著藝術。這是怎樣的一種音樂欣賞歷程?且讓我以美好時代的一張唱片來談論我對馬勒第四號交響曲的欣賞歷程。這張唱片是 FORLANE 廠牌(UCD 16563),Jean-Claude Casadesus 指揮,Margaret Marshall演唱。




    二、以馬勒第四交響曲為例:


      從第一交響曲《巨人》開始,隱隱預見他在音樂中加注毫不保留的私人情感之方向。需要被渲洩的情感自然得找尋出路,於是馬勒透過第二、三、四這組取材《少年魔號》的交響曲描述追求宗教解脫的過程,在第四交響曲達到最高峰。由於追求宗教解脫與傳統音樂家如莫札特與貝多芬等類似,因此第四交響曲被認為平易近人就不足為奇了。但是我們仍得指出第四交響曲是馬勒走向宗教解脫最成功的藝術成就;例如在最後樂章中,女高音再三獨唱出『聖彼得在天上注視』的旋律,本身己經優美而多情;再從其他各段音樂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調性,一再轉入這個淒切的旋律,實在令人感動地不禁潸然淚下!這完全是莫札特與貝多芬後期作品的等級。(引自我在NSO馬勒書的專文)

      那段旋律使用中古聖詠的特殊調式,而歌詞的意涵為:聖彼得是基督教所謂的天堂之看門天使,因此聖彼得在天上向下注視,意謂著是愛與悲憫著觀照世人。因此這一句重要的結尾旋律,如果女高音不能唱出充滿感情的愛與悲憫之感覺,那會掌握不住馬勒第四號交響曲的重要精神意涵。那麼前面的第一、二、三樂章,當然是為了突顯這個樂章的結語而設,應該演奏地輕鬆一些。

      結果我大錯特錯!

      FORLANE 的 Jean-Claude Casadesus 之馬勒第四錄音非常『真實』,不是錄音很發燒,而是忠實把指揮家想表現的『音量起伏』記錄下來,把良好的音樂廳中所應該聽到的樂器聲質感也記錄下來。這種錄音必需是高明的錄音師憑經驗用最少的麥克風選取最佳聆聽的錄音位置錄製,而不是如同一般過於機械化的錄音師,用好幾隻麥克風在不同位置錄製,再送到剪輯室混音。後面這種方法不是不好,而是太容易產生只有特效沒有真實感的假錄音。於是在這種假錄音、隨便錄製的唱片,我聽不出馬勒第四之第一樂章的真正情感起伏。一直到聽到這張 FORLANE 的 J-C Casadesus,我才發現原來第一樂章的情感起伏如此劇烈。難道偉大的馬勒弟子華爾特之演奏詮釋會輸給其他指揮家嗎?我趕快再重聽華爾特,SONY SMK 63350 1945年 MONO 錄音,味道是有點特殊,但是總覺得聽得出好、卻說不出好在那裡.....



      於是我決定買下全曲的總譜來研究,我才發現,原來馬勒在第一樂章加上非常多強弱交替漸變的指示。很明顯的,FORLANE 的 J-C Casadesus 這部份詮釋地不明顯,我推測是指揮家對總譜是否『極端』深入理解的差別。當然,他仍然排第二名,因為其他版本連最基本的 FF 與 FFF 之變化表情都有問題,旋律線的歌唱性更是大有問題。相對的,華爾特與紐約愛樂合作的馬勒第四才真的是超級經典;身為馬勒大暴君的弟子,華爾特真的完全忠實地把每個樂譜上的強弱漸變、聲部強調、速度誇張化,通通表現地一清二楚,他真的是永傳不杇的經典!

      我為什麼發生嚴重誤判?原先聽華爾特的版本,唱片製作實在太差,沒有總譜的研究根本不容易聽到華爾特表現出來的細賦表情!後來聽熟了 J-C Casadesus 後重聽華爾特,突然就覺得前者的韻味與節奏感『味道不對』。當時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直到買了總譜一對照,哇哩咧,原來如此!以後,除非音響真的好到可敵現場的水準,我還是乖乖閱讀總譜聽音樂才能寫樂評,免得樂評又出現失誤。


    三、『明言』的音樂感受與『隱知』的音樂感受


      因此我深深體會到,『錄音』本身也承載著藝術。如果錄音師本身沒有深刻的音樂素養,使用編輯電腦音效的態度來面對唱片製作或大師級的錄音,他就會讓我們聽到錄音發燒、但是難以辦認演奏價值的『假錄音』。所以高藝術水準的錄音師加上第二名的 J-C Casadesus,一下子就獲得馬勒第四的藝術感動;糟糕的唱片製作或錄音,造成我不容易指明華爾特的優點、更是無法透過其他『假錄音』的唱片版本發現馬勒第一樂章的多樣表情。『正確的錄音』讓我們可以輕鬆掌握演奏家真正的藝術水準,當然承載著藝術。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正確的錄音、正確的音響來輔助,那只有回到鑽研總譜、以耳機反覆聆聽的辛苦欣賞方法。否則,你也許能聽出吉利爾斯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表現地比阿胥肯納吉好,但是你根本聽不出為什麼,因為錯誤音響與錯誤錄音會讓你只能『隱知』而無法『明言』。無論多糟糕的錄音製作、多錯誤的音響播放,仍然可以正確表達音樂家的水準。只是正確的錄音與音響播放,音樂家的藝術水準是『明言』的,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他的特性與主張。但是錯誤的錄音與音響播放,音樂家的水準會變成『隱知』的,你不知道如何說明吉利爾斯的藝術水準遠比阿胥肯納吉高很多,但是你就是能『覺得』。


    四、結語:


      那麼,音響不正確、錄音不正確,是否你的古典音樂水準就會變低?大錯特錯!你仍然可以擁有極高的古典音樂素養。但是,如果音響不正確、錄音不正確,還認為不必花心思使用極度鑽研的技巧(例如閱讀總譜或長時間廣泛收集聆聽各種CD)就能『輕鬆聆聽就可以得到』,那我會非常懷疑這是否意謂著缺乏聆聽藝術必需有的『真誠心靈』了。正確的音響是否需要花大錢?其實一萬元以下就有解決方案,再多也能用四萬元以下輕鬆獲得,問題只在於必需先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錄音,自然容易了解何謂正確的音響,如此便能以適量的價格選購正確的音響了。

      MONO錄音也可以承載著藝術,這在我先前的討論串己提過:從音響科學的調整到古典音樂美感的經歷。所以華爾特的唱片製作粗糙,絕對不是MONO錄音之故,而是唱片公司的錄音師沒有承載音樂藝術的使命。

      據新天新地唱片行的林主惟先生所言,他代埋的唱片原本只是要介紹深具歐洲文化傳統的『好音樂與好演奏』;沒想到這些唱片廠同時注意到『錄音承載著藝術』的問題,造成這些唱片明明不以發燒錄音為號召,卻都是貨真價實的『正確錄音』。要聽到什麼飛天遁地的特效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忠實表達音樂演奏家的藝術水準卻是非常足夠的。以前總鄙視錄音技術認為只是音樂藝術的末流,現在才知道非同小可得以呈現唱片藝術的最高水準;這真是我聆聽古典音樂的第二次重大奇遇!

    (END)

  2. #2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古典音樂的『新天新地』:精緻錄音藝術的文化傳統

    古典音樂的『新天新地』:精緻錄音藝術的文化傳統

      唱片音樂的喜好總是得牽涉到音響的科學成就,談論唱片音樂總得順手談到音響的手段;然而,透過『美好時代』精緻音樂文化傳統的認識後,又讓我多認識了一種精緻錄音藝術的文化傳統;這下子,音樂與音響之間不再只是直接的連繫:它們之間還有錄音技術的文化傳統成為中介,導致錄音藝術成為精緻音樂文化的一部份;那麼,我們的聆樂體驗會產生什麼意義?

    ● 古典音樂唱片的流行錄音方式

      一般愛樂友在談音響時,我們對最原始的源頭──『錄音』──的討論是很保守的。我們很容易假設一套調整妥當的音響應該可以讓很多『錄音妥當』的所謂『發燒唱片』播放起來很好聽,但是什麼是『發燒唱片的妥當錄音』呢?

      跨國企業決定的古典音樂唱片市場中,使用多隻麥克風多音軌錄音、再進行後製混音,成為錄製『妥當的錄音』唱片之主流方法。由於極端仰賴混音與後製,造成很多所謂的發燒片會主動壓縮高頻泛音的動態與能量。以一個鋼琴基礎音為例:如果高頻泛音的動態被壓縮,這個琴音可能很順耳很柔和,但是絕對不夠真實。這種錄音方式往往是為了廣大唱片消費者慣常使用的『流行音響器材』而設立的,這種流行的音響器材,為了避免真實高頻動態會暴露器材素質不佳的問題,會主動壓縮高頻動態。這種音響器材播放『不壓縮高頻泛音動態的唱片』,反而會很難聽,因為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失真通通跑出來了。反而播放上述錄音手段製造的『主動壓縮高頻泛音動態的唱片』,會覺得很好聽,而且是明顯與真實樂器聲音有差異的『好聽』。

      如果我們使用這種『主動壓縮高頻泛音動態的唱片』來調整音響系統,尤其是 BI-AMP 或多喇叭(加超高音或超低音)的音響系統;那我們會為了符合耳朵中對真實音樂演奏會的印象,自動填補被壓縮的高頻動態。也就是說,我們以為系統有缺陷,其實是唱片有問題。OK,如果永遠只聽那種唱片,把系統調整成『還原(增加)高頻泛音動態的系統』,可能也可以安心聽一輩子了。

    ● 精緻錄音藝術的文化傳統

      法國國立視聽中心(INA)提倡『雙麥克風錄音法』,並且創造了一個錄音史上的精緻傳統;他們強調只使用兩隻麥克風拾音,錄音的水準表現在錄音師把兩隻麥克風放在那某個最適當的位置。於是錄音與唱片製作時都能儘量避免混音與多餘的後製,這種錄音方法很明顯能保存較完整的高頻泛音動態,因而擁有某種反映真實樂器聲的錄音真實性。以這種錄音傳統為基礎到了某個水準以上,就會因為每個人的藝術品味不同而有分岐;於是開創了三家法國唱片廠商的三種不同的錄音藝術展現:FY/SOLSTICE、TIMPANI、BNL/SYRIUS。


      FY/SOLSTICS 強調完整補捉聲音直接的『能量感』,想像你站在樂團指揮台前狠狠瞪著樂手看看那個傢伙正在偷懶,就是那種感覺。它令人感覺到聲音的『衝擊性』:你不會覺得吵,但是你會被聲音『按摩』身體與耳朵;試著在感覺你身體接任何物品時,總會強烈感受到該物品的共振頻率:只要那張唱片有這個音頻,再怎麼小聲播放音樂,該物品就是會產生共振。這種聲音的能量感以我有限的聲學物理知識實在無法清楚描述,是非常特殊的音響體驗。但是似乎也因為這種特性,它的唱片超級挑音響,音響只要有一個環節不夠真實,這種唱片就會擺爛給你看。


      BNL/SYRIUS 似乎強調完整的『間接音』,嘗試完整收錄錄音空間的殘響;彷彿坐在音響效果最好聽的觀眾席上輕鬆欣賞樂團的演奏。相形之下聲音沒有 FY/SOLSTICS 那麼衝,也是最不挑音響的錄音,什麼爛音響都可以展現 BNL/SYRIUS 高水準的錄音。


      TIMPANI 剛好介在兩者之間,空間殘響比 FY/SOLSTICS 多,衝擊性比 BNL 大。

      這三種唱片展現了三種不同取向的錄音藝術,那麼音響應該是什麼呢?音響雖然不可能唯一正確,但是一套『忠實表現音樂或錄音素養的音響』豈不是應該能同時滿足這三種錄音藝術嗎?音響可以本身就是藝術,但是從我這個角度,我會期待音響能忠實承載著錄音的藝術,好音響應該可以同時展現三種錄音藝術的美感。

    ● 音響扮演了那一種藝術角色?

      這種『音響美學』、也就是『音響是承載錄音藝術的工具』的觀點,讓我發現一種值得思考的現象:這是我在某個樂友家中真實遇到的情況。這位樂友兼發燒友音響加空間處理真的不惜血本投資數百萬,結果播放流行的多麥克風加料錄音唱片與播放上述『美好時代』的三種錄音藝術,聽起來居然都差不多,通通都非常好聽?

      好像有一種音響美學與系統調整方式,先把唱片的泛音動態壓縮到破壞原始錄音的細節,然後後端再進行聲音的加料還原,讓每種唱片產生通通一樣的泛音動態;於是任何原始錄音的特性通通消失,後端喇叭放出來的都是『好聽』『合宜』的泛音結構。

      如果音響只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讓所有特性不一的唱片全都表現出最美(不見得夠真實)的音樂氣氛,是不是音響的目的?

      錄音的美學能當成目的嗎?好聽的高級音響,往往得不到現場級的感動;但是透過忠實呈現藝術級錄音美學的唱片與忠實呈現唱片錄音水準的音響,卻可以得到足以震憾人心的感動;忠實呈現錄音美學,到底應該在音響的那一個位置?我更大膽的狂想:所謂用亮一點(或暗一點)的前極搭配暗一點(或亮一點)的後級、很亮的前端搭配較暗的喇叭、溫暖的系統加上透明感的線材......會不會都是一種『讓所有唱片的錄音美學通通均一化』的手段?

      到底音響應該是什麼呢?

    ● 『誘發現場感』與『誘發唱片感』

      最近瘋狂沈迷上於皮爾奈(Gabrie1 Pierne, 1863-1937)的音樂,3B2T教主的名位快要不保了;剛好擁有錄音藝術極成功、榮獲坎城唱片大展2002年年度唱片與管絃樂部門大獎的 TIMPANI 之夏隆與盧森堡愛樂版本,以及超級老歷史錄音(1934年)之皮爾耐自己指揮的西達利絲與小牧神芭蕾音樂。沈吟在老錄音保存的音樂藝術與現代錄音藝術之間,於是我發現唱片錄音有兩種:一種是能『誘發現場感』的錄音,另一種是只能『誘發唱片感』的錄音。




      『誘發現場感』的錄音,它絕對不意謂著『原音重現』;它只是意謂著一種所謂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藝術家級的錄音師掌握住一種忠實呈現藝術的錄音技術,無法明言知識定義它。但是他們的錄音,你聽起來就是會讓你有如聆聽現場演奏的音樂認知與感受;這不是音響上所謂的現場,而是你『不會』去計較它的演奏有什麼音樂上的優缺點,你『會』參與進演奏者塑造的音樂氣氛中,感受到演奏家無形的現場音樂語言、現場聽眾無形的非現場聆聽語言,因而產生令人滿意的『誘發現場感』效果。

      相對的是『誘發唱片感』的錄音,它可能很真實、很發燒,但是它無法帶你走進『現場感』,你能輕而易舉地使用客觀的立場立即辨認演奏的優缺與詮釋的是非,很適合進行唱片專家的評論,所以我戲稱為『誘發唱片感』的錄音。

      比較皮爾奈與夏隆的指揮,兩者的詮釋大有不同,當然個人感受到皮爾奈自己指揮的樂句分段與音質控制都是上乘。詮釋與技巧如此特出的唱片,依我的聆樂習慣我才不會管它是什麼多爛的老錄音,還是只會只聆聽它,把錄音好而詮釋差的唱片冷凍起來。

      結果我被『誘發現場感』的錄音唱片徹底打敗了。


    ● 精緻的錄音藝術傳統之追尋

      客觀分析可以知道演奏技巧與音樂素養的好壞;但是『誘發現場感』的錄音帶領聆樂者進入主觀知覺,『很難』抽身變成客觀評論,結果還是繼續被夏隆深深的吸引下去......當然這個範例不大恰當,因為夏隆與盧森堡樂團即使比不上皮爾奈自己的演出,也絕對算是現代錄音中最偉大的指揮家與樂團之一。同樣的錄音藝術如果換個超爛的指揮與樂團,很可能『誘發現場感』的錄音就無法擁有這麼可怕的吸引魔力。


      另一個可以誘發現場感的錄音範例,就是 FY/SOLITICS 的 Chemin之貝多芬《漢馬克拉維》奏鳴曲,以詮釋的立場我當然力捧吉利爾斯的經典詮釋。但是這張唱片錄音在『合宜的音響』之呈現下,實在太容易『誘發現場感』了,!忍不住就要放出來震一震、爽一爽,驚奇於貝多芬可以預知後世的鋼琴製造藝術...... (我一定要強調是『合宜的音響』,因為這張唱片實在非常挑音響!)

      我們討論錄音的好壞,客觀來說當然不可能『原音重現』;但是回到人類普遍的心理實相,會不會有一種錄音藝術,能讓我們輕易得到類似現場演奏中被吸引進的主觀感受,而不會如聽一般唱片音樂一樣被迫客觀化(這就是『誘發唱片感』)?同樣的,音響系統會讓這張承載錄音藝術的唱片呈現『誘發現場感』的直接感受?還是只能呈現合宜的討好音效、甚至是一元化地把所有錄音藝術都變成同一種低俗的特色?

      讓我們試試看當音樂與音響面臨 FY/SOLSTICE、TIMPANI、BNL/SYRIUS 三種錄音藝術的展現會如何?這樣子,透過『錄音藝術』的中介,音樂軟體與音響硬體之間能不能產生更有意義的連繫?錄音本身成為藝術,能不能尋回音樂欣賞的重大意義?

    (END)

  3. #3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剛剛把 MUTTER 這張知名的唱片翻出來聽:


    這可以當成一個極佳的『反面教材』....:P

    Mutter 的演奏技術好不好、詮釋水準高不高,在此完全懸而不論。我們只談『錄音』,看看不當錄音對音樂藝術的傷害性。

    這張唱片如果是在美聲式音響系統、mp3或極低價音響系統,可能不會聽出有『嚴重問題』。

    先說第一首流浪者之歌:

    一開始是樂團的小提琴合奏,這是沒有加 echo的小提琴聲。
    再來獨奏小提琴一加入,哇哩咧,前一個音與後一個音混在一起了,這是唱卡拉ok時加上 echo 或 delay 的效果。薩拉沙泰寫作時直接要求,快速音群上下起伏時必需要每個音符都清清楚楚刻劃。結果這張唱片個音符都是黏在一起的,錄音直接造成這種結果。


    再來,請換到拉威爾的《吉普賽人》:

    一開始小提琴單弦的花奏,當然一直出現 ECHO 與 DELAY。一直到最高音,聽起來都很舒適對不對?
    大錯特錯!這一段是G弦獨奏,己經到不知第十幾把位超高把位之高音,由低音到高音,一定會有『緊張感』越來越大的感受,那可能像這張唱片一樣那麼鬆弛的?這是標準的後製加料。

    再來請注意到『堂音』,先記住拉弦時的堂音,再仔細分辨撥弦時的堂音。有沒有發現兩者的殘響差不多?
    又錯了!小提琴撥弦除非空弦,否則殘響一定遠小於拉弦,其中左手撥弦又遠比右手撥弦更細瘦。結果這張唱片聽起來通通一樣分不出來...可見該唱片的殘響是『人工添加』的。

    最後,其實這張唱片的頻率響不是平坦的,極高音與極低音被削弱,卻用 ECHO 來補強,後果造成小提琴最低音弦的音色是不正確的。

    更好玩的是《吉普賽人》從獨奏轉合奏的豎琴花奏樂段,豎琴的殘響當然遠遠勝過小提琴的撥弦,結果聽起來小提琴的撥弦居然可以壓倒豎琴直貫雲霄,MUTTER 那把小提琴可能比低音大提琴還要大才會有這種效果...:P

    至於買了怎麼辦?這個嘛....不要把它當成調整音響用的唱片就好了...:)

  4. #4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這兩天一定要先聽這張看看,驗證一下

  5. #5
    註冊日期
    2007-07-29
    文章
    4,235
    Thanks
    1,107
    Thanked 902 Times in 437 Posts

    預設

    Mutter這一片CD,10多年前因為朋友的一句話而沒有買
    他說4D的錄音,小提琴粉尖太銳利了,當年唱片行送我一片1995年Mutter訪華紀念鍍金CD

    最近買這片,是因為去年聽到吉普塞人這首曲子(台北愛樂撥放的)
    覺得音樂真是不錯,很好聽
    回頭翻翻唱片架,只找到帕爾曼+小澤征爾的大花版CD(貝爾格+史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協奏曲)補白的曲目吧,
    這曲目錄的人好像很少
    故那天逛唱片行看到 就拿了這片 買單

    psycho寫的真是詳細啊,不愧是大師級的
    找一天一定要仔細聽一聽這一片,驗證一下

    大師針對吉普賽人這首曲子 有沒有其他版本可以推薦比較一下啊
    我目前買片子 還是以傳統大廠為主
    感謝

  6. #6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1,771
    Thanks
    946
    Thanked 136 Times in 96 Posts

    預設

    psycho兄,可不可以寫篇"四季"............

  7. #7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8. #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大家別寫什麼大師不大溼的,太見外了,只不過術業有專攻、個人興趣在此而己....

    sp007 點播四季,是指慕特的四季嗎?我沒有這一張,有沒有人借 我一下?

    michael99 分享很多心得,太棒了!《吉普賽人》雖然炫技曲,但是其中的音色藝術可能成為古典音樂欣賞的另一種正確方向,絕對不只是一首小品而己!很可能你聽到很多樂評家沒有看到的『音色藝術』...:) :)

    只是要談推薦唱片,我個人主觀上還是會推薦新天新地的 FY/SOLSTICS 之 Tosi 的唱片:

    《流浪者之歌》錄音的正確性最高的版本:

    唱片介紹:
    http://blog.roodo.com/stsd/archives/1160238.html

    《吉普賽人》錄音的正確性最高的版本:

    唱片介紹:
    http://blog.roodo.com/stsd/archives/2492555.html

    如果考慮方便購買.....純就錄音的正確性,可以考慮 EMI FRANCE 的拉威爾室內樂集(一時找不到連結),或馬替農與帕爾曼的版本(在EMI 的馬替農全集)。

  9. #9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1,771
    Thanks
    946
    Thanked 136 Times in 96 Posts

    預設

    .....sp007 點播四季,是指慕特的四季嗎?....

    psycho兄,小弟不是指慕特的,是泛指四季的好片子.....

    也不完全是這樣,應該是說如何賞析四季才是??

  10. #10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維瓦第:四季協奏曲 / 快樂的馬卡音樂家合奏團
    sonatori de la gioiosa marca / giuliano carmignola
    antonio vivaldi: le quattro stagione - the four seasons



    引用 作者: sp007 查看文章
    .....sp007 點播四季,是指慕特的四季嗎?....

    psycho兄,小弟不是指慕特的,是泛指四季的好片子.....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