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共9頁 第一第一 ... 6789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71 到 80 共計 86 條
  1. #7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5
    Thanks
    3,515
    Thanked 5,498 Times in 1,85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AndyChu 查看文章
    [恕刪]光邏輯不用理論就知道超幾百的趴(%)不可能跟現場比了。
    ANDY,我認為比較有趣的是下面這個觀念喔!....:)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最大的音樂訊息量』與『最大的音響訊息量』很可能完全是兩回事
    大家在《為什麼有些發燒友害怕測量?》討論串討論地好熱烈,我正是在想,你們測量的應該是『最大的音響訊息量』吧?那我所關注的『最大的音樂訊息量』要如何測?會不會測量的對象完全不同?等到你們討論完畢我再去放火.....

  2. #72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輸入測試訊號到系統

    再量"還原"的程度...

  3. #73
    註冊日期
    2007-05-23
    文章
    4,982
    Thanks
    2,157
    Thanked 3,874 Times in 1,491 Posts

    預設

    最大的音樂訊息量.......用看的最準.........現場帶來的感動是永遠聽不出來:o:o:o

    張學友喉嚨痛的雪狼湖....我是第一二三個站起來拍手的.......雖然沒有喉嚨痛的雪狼湖也不怎麼樣.....不過當下就是很激動........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ANDY,我認為比較有趣的是下面這個觀念喔!....:)



    大家在《為什麼有些發燒友害怕測量?》討論串討論地好熱烈,我正是在想,你們測量的應該是『最大的音響訊息量』吧?那我所關注的『最大的音樂訊息量』要如何測?會不會測量的對象完全不同?等到你們討論完畢我再去放火.....

  4. #74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75
    Thanked 2,972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ANDY,我認為比較有趣的是下面這個觀念喔!....:)



    大家在《為什麼有些發燒友害怕測量?》討論串討論地好熱烈,我正是在想,你們測量的應該是『最大的音響訊息量』吧?那我所關注的『最大的音樂訊息量』要如何測?會不會測量的對象完全不同?等到你們討論完畢我再去放火.....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音樂家的音響系統不是很嚇人!:O 因為,他們聽的是演奏者或作曲家的意圖,詮釋. 所以,音響系統沒產生的聲音就由潛意識自動補足?:O

  5. #75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75
    Thanked 2,972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Psycho大,讀了您對Tosi演出的文章(真是長). 有一個小問題.

    您說Tosi使用與他人不同的弓法,來演奏這次表演的一些曲子. 您覺得他是想用新的技巧來“探討”演奏這些曲子的“可能性”. 對我來說,這不就是一種“詮釋”(interpretation)嗎?如果,這不是一種詮釋,那這是什麼呢?

    如果,Tosi用新技法去表現這些舊曲目是要表現他心目中這些曲子代表的“美感”. 那,這和其他演奏家用別的方式(我們不討論技巧的優劣!)表現他們心中的”美感“,好像最少在意圖上沒什麼不同. 結果的好壞,是別的問題. :o

    從很多聽眾的回響看來,Tosi對巴哈的”詮釋“,並沒有得到”大部份“人的認同. 當然,也有不少人”一聽入魂“ (像Psycho大您就是). 從我這個旁觀者的角度看,這就像Psycho大您對Mutter的看法一樣,您對Tosi的推崇也只是”一家之言“ (雖然,我得承認,我比較贊同您的“一家之言”). 也許,Mutter(您可以代入別的音樂家)的錄音沒把她的琴藝完全表現出來 (過多的後製?)?就像您在Tosi的CD上聽不到您在現場聽到的東西?

  6. #76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5
    Thanks
    3,515
    Thanked 5,498 Times in 1,85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音樂家的音響系統不是很嚇人!:O 因為,他們聽的是演奏者或作曲家的意圖,詮釋. 所以,音響系統沒產生的聲音就由潛意識自動補足?:O
    糟糕!我的行文造成的誤解大了.....

    我傾向認為:完美的正確音響系統應該同時可以表現出『最大的音響訊息量』與『最大的音樂訊息量』;但是因為完美不可能存在,所以有些偏向『最大的音響訊息量』,有些偏向『最大的音樂訊息量』。

    兩者通通都是聲音,通通都是聲波;但隨著我們後天的認知,會有一群人重視某些類型的聲音,這就產生『最大的音響訊息量』;而另一群人重視另一種類型的聲音,這就出現『最大的音樂訊息量』。我這個觀點與傳統的音樂性與音響性之分割相差十萬八千里!....

    以TOSI這場音樂會來說,大概完全不存在任何屬於『音樂性』的東東,因為TOSI的技巧太完美了,是完全正確的音響性,而不是『聲音有特色』而被解釋成音樂性。

    但是同樣100%音響性的 TOSI,有人從『最大的音響訊息量』立場,覺得上半場的聲音不像下半場那麼『開』、那麼豐富;而我與一些人則從『最大的音樂訊息量』,覺得上半場與下半場的聲音幾近同樣地完美無缺。

    但是究竟什麼類型的聲波是『最大的音響訊息量』或『最大的音樂訊息量』?現在我還想不出來...... 勉強來說,能理解並體會『有些難聽聲音是必要的』,可能比較偏向我所謂的『最大的音樂訊息量』...:)

  7. #77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5
    Thanks
    3,515
    Thanked 5,498 Times in 1,85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Psycho大,讀了您對Tosi演出的文章(真是長). 有一個小問題.
    這些問題實在有夠大,嚇死人!....:O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您說Tosi使用與他人不同的弓法,來演奏這次表演的一些曲子. 您覺得他是想用新的技巧來“探討”演奏這些曲子的“可能性”. 對我來說,這不就是一種“詮釋”(interpretation)嗎?如果,這不是一種詮釋,那這是什麼呢?

    如果,Tosi用新技法去表現這些舊曲目是要表現他心目中這些曲子代表的“美感”. 那,這和其他演奏家用別的方式(我們不討論技巧的優劣!)表現他們心中的”美感“,好像最少在意圖上沒什麼不同. 結果的好壞,是別的問題. :o
    一般而言,同樣的速度、節奏與輕重,只有音色表現不同,我們比較傾向這不是『詮釋』,而是『演奏能力』。以《交響情人夢》這部我認為古典音樂素養極高的漫畫來說,它第一次形容野田妺是異於常人的高手,不是說她的詮釋有多麼感人,而是『同一台鋼琴,怎麼她演奏出來的音色跟別人差那麼多(豐富很多)?』。所以在這種角度,我會傾向弓法與音色問題是可以客觀比較的演奏水準問題,演奏水準更加進步的現象,而不是主觀的詮釋問題。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從很多聽眾的回響看來,Tosi對巴哈的”詮釋“,並沒有得到”大部份“人的認同. 當然,也有不少人”一聽入魂“ (像Psycho大您就是). 從我這個旁觀者的角度看,這就像Psycho大您對Mutter的看法一樣,您對Tosi的推崇也只是”一家之言“ (雖然,我得承認,我比較贊同您的“一家之言”). 也許,Mutter(您可以代入別的音樂家)的錄音沒把她的琴藝完全表現出來 (過多的後製?)?就像您在Tosi的CD上聽不到您在現場聽到的東西?
    [QUOTE=kevintran;98228]

    以你談到的現象,我前文己指出『最大的音響訊息量』與『最大的音樂訊息量』之差異所在,所以我有信心:當SOLSTICS出版TOSI的巴哈時,透過唱片可以反覆聽,將會有一大堆人認同TOSI的巴哈並且被迷到起肖。我個人是認為TOSI這種巴哈的演奏,真的有點太高難度,放在現場演奏真的是要整死愛樂者....:P

    至於其他小提琴家的現場與錄音會不會也完全不同?我是覺得小提琴聽多了會成精,所以能見微知著;以富蘭奇斯卡第明明都是CBS的超爛錄音,但我仍可確定他的程度超強。而許多小提琴家的真材實料,就算是使用爛錄音,還是不會誤判的....:) 但是如果你要我證明如何不會誤判?這是TACIT KBNOWLEDGE,能教給別人我就發了,所以不可能證明啦!...

  8. #7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5
    Thanks
    3,515
    Thanked 5,498 Times in 1,85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輸入測試訊號到系統
    再量"還原"的程度...
    我正是想質疑這個哩!.....

    我聽過太多『輸入測試訊號到系統再測量還原程度』非常優良的音響系統,一遇到我的殺音響唱片就死去活來,所以我傾向我們進行測量時:只測量到這套音響的『最大的音響訊息量』,卻沒有測到『最大的音樂訊息量』;所以我才會建構一連串『殺音響唱片』,正因為它們可以測試出我上述的現場....

    舉一個簡單例子:1812的砲聲大家都認為可以測低頻,這就完了。砲聲的確可以測低頻,問題是放在音樂的脈絡中:砲聲之後音響系統能不能立刻收回能量,從大動態立刻轉回小動態,並且小動態的細膩度完全不會受到先前大動態的影響,這才是真正的測試『最大的音樂訊息量』。使用 1812砲聲來測試本身一點都沒錯,只是仍然不夠完備。而我殺音響的測低頻之CD與LP,就是針對這種『最大的音樂訊息量』,才會搞死人!....:P

    但是小葉如果要我解釋:這種『最大的音樂訊息量』是什麼波型頻譜?那我就得投降了!我還沒有研究出來.....

  9. #79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75
    Thanked 2,972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Psycho大,這篇聽後感和您的頗有些類似呢!
    http://siriusseb.blogspot.com/2010/09/diego-tosi.html

  10. #80
    註冊日期
    2010-06-21
    文章
    122
    Thanks
    58
    Thanked 72 Times in 46 Posts

    預設

    psycho大說得這『兩條弦』獨立表現馬上讓我想起Henryk Szeryng演奏得Bach也讓我更了解與欣賞它的好.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大家都聽巴哈的無伴奏小提琴曲,以最知名的《夏康舞曲》來說,最後後一個音符是空弦Re音與最低弦Re音相同音高的雙弦演奏;如果『把兩個音拉成一個音好像比較屌』,那不就表示巴哈這個音符太笨了?類似例子在巴哈曲中一大堆,都證明了巴哈要求『兩條弦』要獨立表現,才能表現完整的聲部結構。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