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現場的空調聲音不小,略微降低了現場的 s/n ratio
但仍不愧是美好的一夜
-
-
我被感動到要發瘋、要起肖........ 
可憐的 rendzaw,才剛剛去你那裡見識到調校絕佳的cdp與大號角,感動到想寫長篇大論的音響家訪;結果被 Tosi 一轟炸,通通忘了個一乾二淨;別妄想,借你什麼LP一定記得一清二楚!...:o
不只是指法,我被感動到起肖的是 Tosi 的弓法,先簡單心得如下:
第一、這場音樂會不是『為了好聽』,而是 Tosi 以傳教士般的熱情,想告訴世界上的人:小提琴的聲音還有多少無限的可能?
第二、為了這種無限的可能,有別於絕大多數的演奏家都採用『安全弓法』,也就是保證不會出現破聲、保證聲聲豐滿有肉....Tosi 是我第一次聽到有小提琴家膽敢採用『懸崖弓法』:利用弓法製造各種老大師根本想不到的全新音色,因為這種創新太困難了,所以一不小心就會出現雜音。
換句話說,小提琴家要自行選擇:他是要為了音樂,寧可演奏出錯也要儘全力表現?還是為了好聽,使用安全弓法保證絕不出錯?
我要向 Tosi 致上最大的禮贊:他選擇完全臣在服音樂本身的要求下,進行『懸崖弓法』。
其實巴哈無伴奏、帕格尼尼與易沙意一開始都有一點失控,巴哈尤其嚴重。之所以會失控,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採取『懸崖弓法』。Tosi 特意讓三和弦或四和弦的弓法,都是最低音只敲弓一下,再來是持續兩個高音,再來是慢慢減弱『非主旋律』的高音,只留下『做為主旋律』的高音。也就是說,他既要表現多聲部線條,也要表現多聲部和聲;這種弓法,至今我所聽過的數十個版本絕對前無古人!這麼困難、這麼細膩的弓法要求,當然熱身不夠或空間未平衡之下,很容易被聽出失控。
Tosi 只要不採用這麼高難度的弓法,就對不會被聽到有失控了。他為什選擇如此高難度的弓法?
因為他要介紹現代音樂,介紹小提琴的深刻存在意義。
第三、聽完兩首現代小提琴曲後,音樂本身別說是小葉搖頭,我也受不了啊! 但是我聽到了,Tosi 正是使用演奏這兩首現代音樂的演奏方法演奏巴哈與易沙意,那首巴哈才會有如此精彩的弓法絕技,那首易沙意才會貼近新古典主義的古典音樂史觀。換句話說,因為現代古典音樂作曲家尋找二十、二十一世紀的全新聲音,反而讓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可以聽到比老大師更完美的巴哈,當然就會有更完美的貝多芬、聖桑與拉威爾了。
Tosi 不是演奏好聽的音樂,他帶領我們『深入理解』數百年來小提琴這種東東的意義可以有多麼深刻!..... 
現在只等著他出版巴哈無伴奏,我現在就可以直接預測那一定是前無古人、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第一名版本...:)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Psycho大,有三個疑問
1:什麼是“懸崖弓法”?:O 有別的演奏家用過嗎?
2:您的第三點的最後一段。 您的意思是不是說,”現代演奏家為了演奏現代/近代的作品,而練了新的演奏方法。然後,這些演奏家又用這些新的技巧來演奏/詮釋20世紀以前的作品?“
3: 為什麼這個少人用的弓法,更能展現原曲的意圖?其他的弓法為什麼不能呢?
請指教:*:*
-
-
惠妮姐~~是真的 eat poison(drug)...(sweat)(sweat)
造 她..成為毒藥的主因~~babby brown..!?? :P|-)
-
-
第一次聽無伴奏的小提琴演奏,一聽的直覺就是小提琴的音色音量,跟我音響的差異不小,我猜CD畢竟較近距離錄音,且經過一對機器再製,聲音較近變化幅度也大(可是我座第一排),另外一種就是該換音響了.
剛開始的巴哈無伴奏感覺有點緊,有點謹慎的感覺,慢慢得越來越好,到安可曲整個就開了,完全殺死我了.
至於兩首現代作品,就當成技巧技術的呈現,聽起來就不至於太辛苦了.
-
-
小而美的演出
沒想到昨天居然將近8~9成的觀眾,這對這樣性質、沒多大宣傳的節目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還是星期二
上半場曲目雖然比較熟悉,但Tosi沒熱身開,聲音顯得有點放不開,不過此時是欣賞他弓法最佳的時機,下半場越到後面聽得就越過癮了,對於小提琴各種技巧下的聲音認知有很大的幫助,易沙易的作品我還蠻喜歡的,布列茲的我就較沒辦法接受,太超現代了!
會後本來要買CD給Tosi簽名,不過人太多只好作罷~~~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
-
-
-
我倒覺得是小提琴本身似乎有點狀況,一開始巴哈無伴奏的聲音,
悶悶的,直到我忘了是西班牙舞曲的哪一段,Tosi把他脖子上的
一塊布狀的東西拿掉後,再用手撥了一下弦試音,琴音就開始浮現.
之後下半場,第一首猶太禱歌第一個音出來我就嚇到了,琴音整個不
一樣,不會悶了.......如果是音響我會說是聲音終於開了....但這
是現場演奏,我只能猜Tosi中場休息時,可能有調一下音準之類的吧.
撇開對琴音本身的疑慮,Tosi的表現真是精彩,我特別佩服他對長音
和弱音的處理,那種穩定度與微細的變化,真是驚人.倒是西班牙舞曲,
比起專輯中那讓人驚嘆的演奏,現場演出的一些段落似乎有點落差,
最主要是一些快速運弓/切換弓法時的銜接與細節,以及旋律速度線
上的變化,我感覺專輯中,Sarasate那種抒情的歌唱性,Tosi演奏的比今
天的現場更為流暢而富有感染力(但絕對不是煽情).比較起來,我對最
後的安可曲(另一首西班牙舞曲)感覺最好,整個旋律與結構上的掌握
非常棒,給人一種流暢自然 一氣呵成的感覺.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Higuma
我倒覺得是小提琴本身似乎有點狀況,一開始巴哈無伴奏的聲音,
悶悶的,直到我忘了是西班牙舞曲的哪一段,Tosi把他脖子上的
一塊布狀的東西拿掉後,再用手撥了一下弦試音,琴音就開始浮現.
之後下半場,第一首猶太禱歌第一個音出來我就嚇到了,琴音整個不
一樣,不會悶了.......如果是音響我會說是聲音終於開了....但這
是現場演奏,我只能猜Tosi中場休息時,可能有調一下音準之類的吧.
撇開對琴音本身的疑慮,Tosi的表現真是精彩,我特別佩服他對長音
和弱音的處理,那種穩定度與微細的變化,真是驚人.倒是西班牙舞曲,
比起專輯中那讓人驚嘆的演奏,現場演出的一些段落似乎有點落差,
最主要是一些快速運弓/切換弓法時的銜接與細節,以及旋律速度線
上的變化,我感覺專輯中,Sarasate那種抒情的歌唱性,Tosi演奏的比今
天的現場更為流暢而富有感染力(但絕對不是煽情).比較起來,我對最
後的安可曲(另一首西班牙舞曲)感覺最好,整個旋律與結構上的掌握
非常棒,給人一種流暢自然 一氣呵成的感覺.
tosi運弓速度很快而且幾乎都用滿,速度快在過程還要煞車或是加速加上壓弓的輕重還要一氣呵成就是超高難度了(這大概是PHYCHO說的懸崖弓法吧),弓壓的不重加上速度還有跟海非茲一樣修長的手指所以音色明快這是他的特色,沒現場聽到真是太可惜了.............;(;(;(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