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共10頁 第一第一 ... 56789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61 到 70 共計 99 條

主題: 國家音樂廳

  1. #61
    註冊日期
    2008-02-03
    文章
    4,086
    Thanks
    842
    Thanked 768 Times in 587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沒比過,我也不知道

    比起紐約,波士頓,華府算是個很小的市場 如果有大牌的演奏家來,票一下就賣光了!以前要聽,得去華府的甘乃迪中心去,太辛苦了. 前幾年,我們這裡開了一個新的音樂廳,方便很多. 但是,好節目常和小孩的活動時間衝突. 所以去的機會不多;(;(

    尤於錄音技術的“進步”,很多演奏家的現場表現可能還不如錄音的完美......
    好的音响系统是能出非常好的好聲,很多人都說音響出來的音不好,大概還有一段長路要經歷。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2. #62
    註冊日期
    2008-02-03
    文章
    4,086
    Thanks
    842
    Thanked 768 Times in 587 Posts

    預設

    現場:年輕時愛玩Band十几歲小毛頭抱個吉他愛唱西洋歌,This magic moment 、Black is Black、驕傲的瑪莉、等---。那時那有殘響迴音器就找空房:殘響多也有迴音,哈哈有了 室內体育球場更捧迴音更強,現場:迴音、殘響。另教堂迴音更強[音從天降]。今大的演出場擴散反射定要作足,一聽都是一整面的音:主音加上擴散反射音[不知如何形容],這是我在下對現場的聽覺感受。太多反射音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3. #63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這幾年.

    引用 作者: 999369 查看文章
    現場:年輕時愛玩Band十几歲小毛頭抱個吉他愛唱西洋歌,This magic moment 、Black is Black、驕傲的瑪莉、等---。那時那有殘響迴音器就找空房:殘響多也有迴音,哈哈有了 室內体育球場更捧迴音更強,現場:迴音、殘響。另教堂迴音更強[音從天降]。今大的演出場擴散反射定要作足,一聽都是一整面的音:主音加上擴散反射音[不知如何形容],這是我在下對現場的聽覺感受。太多反射音
    年漸長.很多事.物..都不想(沒精力.懶.不過高期待.已歷練過..)親赴體會.或是利用其他方式去感受..比如許多國外旅遊..日本BS衛星節目報導拍攝的水準(語言除外).已不輸親訪.甚至更深入噎.大音樂家演奏也是.可得節目多歐.且幫你篩過..決無雷.!
    舉凡~傳/媒.發達至今.我輩稍花精神錢財.就可以得到超過(極接近)親臨現場的感受...多麼幸福呀..:)

  4.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5. #64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95
    Thanks
    3,756
    Thanked 5,943 Times in 1,98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恕刪]
    另外關於Mutter....演奏技巧之類的我沒有資格評論,但是我的"感覺"是:
    Mutter's CD ~= Mutter這場演出 << Tedi
    [恕刪]
    原本我以為你是聽到錄音(音響)效果,現在我確定你是聽到演奏技巧與詮釋風格了....:o

    因為如果你音響系統夠正確,應該會明顯覺得 Mutter's CD <<< Mutter這場演出;會覺得兩者相差不多,我大膽猜測你聽到的是演奏技巧與詮釋風格...:P

    至於慕特的演奏技巧能不能『客觀批評』?其實只要去 youtou 找她拉的拉威爾《吉普賽人》,再對照很多人的相同曲目,答案就會非常明顯.....:o :o

    引用 作者: Fong 查看文章
    上次去新天新地終於有機會聽了兄推薦的Tosi,壓力好大,實在不習慣那種壓迫性的壓弓演奏方式...

    另台泥那個場地如果跟以前一樣,那實在不太適合這種音樂會性質的演出
    Fong 到是說中了我比較擔心的一個音響現象『壓力很大』,所以我這次打算請假去聽 Tosi,也是想好好理解『壓力很大』的音響心理學是發生在那個層次....:)

    至於場地,我是完全不知道該場地好壞:不過我不擔心,因為只有一隻小提琴.....雖然在良好的音響空間會更好,但是僅有一隻小提琴的相對簡單聲響,再怎麼爛的音樂廳,都不至於太差,至少不像管弦樂團簡直是天與地的差別....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恕刪]尤於錄音技術的“進步”,很多演奏家的現場表現可能還不如錄音的完美......
    這句話不夠完整.......

    應該說以現代重視錄音藝術的高明錄音作品來說,因為他們(錄音師)遠比我們更知道音樂廳中那一個位置的聲音才是美好的聲音,所以這種頂級錄音將會造成唱片>>>>現場....:o

    其實這次的 Tosi 演奏會,我正是預期我的音響系統整體而言將會超越現場,因為 SOLSTICS/FY 的錄音師太偉大了。不過,現場當然會有很多東東是我的音響系統比不上的,這些東東就是我要拿來跟我心迷的頂級音響系統相比較的部份.....

  6. #65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84
    Thanked 2,974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恕刪]



    這句話不夠完整.......

    應該說以現代重視錄音藝術的高明錄音作品來說,因為他們(錄音師)遠比我們更知道音樂廳中那一個位置的聲音才是美好的聲音,所以這種頂級錄音將會造成唱片>>>>現場....:o

    其實這次的 Tosi 演奏會,我正是預期我的音響系統整體而言將會超越現場,因為 SOLSTICS/FY 的錄音師太偉大了。不過,現場當然會有很多東東是我的音響系統比不上的,這些東東就是我要拿來跟我心迷的頂級音響系統相比較的部份.....
    其實我想說的是,因為錄音可以重覆好幾次, 如果龜毛些,還可以一個音一個音修. 現場,就是一翻兩瞪眼了. 當然,很多錄音又加了不少料,現場和錄音就差更遠了.

    大部份的錄音,麥克風的位子,絕對不是一般人會去坐的. 最少,我不想被吊在半空中聽音樂 我是來鬧的!

  7.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8. #66
    註冊日期
    2008-02-03
    文章
    4,086
    Thanks
    842
    Thanked 768 Times in 587 Posts

    預設

    夜深了 人靜 音響 音樂 想每個人都:意念、慾望、要求、聽感聽覺、狂熱、財力花費、知識經歷、都是完完全全在不同領域,真的是現場好!錄音不好?音響不好?這無用那不行!!物是物 玩不好[搭配、設置] 是人的問題!!敬愛的大師求求你們別再 誤殺忠良了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9.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999369 For This Useful Post:


  10. #67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真的..真的.日常之中~修車(非消耗品)最容易"誤殺忠良"了.
    玩音響嘛..因為愛比.廣告文又很會誤導.加上人的口味一直會變..樂在此.煩惱也在這.
    音響設備到今天.高檔品已經貴得不合理.但廠家都本事高強.樂此長久.常在想:到底有啥不得了科技.幾拾公斤重~喇叭/機器..比一部中上名車還要貴..!
    自古文人相輕.是因為各成一家言.誰也不輸誰..聲音這種 ~某個程度"抽像"不可量化計算"可以各自解讀"稍縱即逝"的東西..有時真要放寬心境對她..越是神經質有時越求之不得也.

  11. #6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95
    Thanks
    3,756
    Thanked 5,943 Times in 1,98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jchen 查看文章
    題外話...但跟國家音樂廳的音響效果有關係
    不知道有無網兄聽過NSO LIVE系列CD
    http://blog.roodo.com/nsoblog/archives/7544633.html
    弟以為錄音還不賴(以一般的標準來看)...國家音樂廳近場拾音的效果似乎不差?
    但觀眾席聲音好不好又是另一回事了
    一直忘記要回應這一段......

    我鑑聽了 nso live的蕭斯塔可維奇第4號交響曲與史特勞斯的英雄生涯,結果如下:

    判準:『音響必需等於現場』

    第一、弦、木、銅三種主要樂器聲部完全沒有深度層次的差異,這個『音場深度』問題早在我使用三萬元音響時就可以輕易聽出了。所以聽不出來,不是發燒友的耳朵木耳,而是你己經被教導成『音場深度不重要』,所以唱片不重視這個,音響也會隨之調整成無深度的錯誤調整。

    第二、但是終究是現代錄音,所以動態對比當然比一般唱片好很多;但是因為有修飾後製,所以超高頻與超低頻都明顯不足。

    第三、正因為這張唱片明顯聽起來完全不像現場,所以對我來說,這張唱片的呂紹嘉根本是二流貨色,因為錯誤錄音讓我聽不到呂紹嘉所重視的樂器合奏能力。相對來說,現場的呂紹嘉對我來說絕對是第一流的等級。因此再度驗證:當發生『音響不等於現場』,不但是唱片與音響的問題,而且會直接傷害音樂欣賞的能力。

    越來越覺得這種『修飾錄音』的觀念簡直是發燒友與愛樂者最大的魔咒....... (sweat)

  12. #69
    註冊日期
    2010-09-19
    文章
    812
    Thanks
    66
    Thanked 196 Times in 123 Posts

    預設

    交付使用前經聲學測定結果:

    1.被認為最適演奏古典音樂
    2.在前11排,聲衰減很快,尤其是高頻(4000Hz)每排衰減0.5dB
    3.樓座下聲衰減的下降率與前11排相同
    4.二層聲壓級比首層高,三層聲壓級達10dB,這一結果遠大於聲場不均勻度指標
    5.音樂廳側座比中間好,中排座位較前排為好,樓座下後座音質不良,側向大約在18~19排,27~29號可認為是最佳的聽聞位置

  13. #70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95
    Thanks
    3,756
    Thanked 5,943 Times in 1,98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HXman 查看文章
    交付使用前經聲學測定結果:

    1.被認為最適演奏古典音樂
    2.在前11排,聲衰減很快,尤其是高頻(4000Hz)每排衰減0.5dB
    3.樓座下聲衰減的下降率與前11排相同
    4.二層聲壓級比首層高,三層聲壓級達10dB,這一結果遠大於聲場不均勻度指標
    5.音樂廳側座比中間好,中排座位較前排為好,樓座下後座音質不良,側向大約在18~19排,27~29號可認為是最佳的聽聞位置
    不好意思我有點看不懂以上說明,若是不會造成THXman網友的困擾,能否稍稍解釋一下?....

    1、有人在別處問過,我也很好奇:所謂的『最適演奏古典音樂』是在某種數據規範下證明的嗎?

    2、『前11排,聲衰減很快』是單指二樓(第一層)?還是每層都如此?

    3、看不大懂?跟2是同一個問嗎?

    4、完全看不懂....何謂聲壓級?就是db數嗎?所以第二層比第一層大數聲?第三層更大(更小?)10db?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