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06-07, 10:42 PM
#1061
-
-
2010-06-07, 10:49 PM
#1062
目前聽過幾條自己空間測量出來的曲線.......統統比原本的還糟糕,
ARC尤其要求測量點左右的準確度要很高,
而且又要這麼多點,
我現在正在想設計一些工具確保測量點距離的準確度,
目前都是用大概或目測來測量,
雖然已儘量求準確,
然而左右還是有點失衡。
個性音質當然差很多啊,
擴散很多的地方硬被拉下來,
很多本來覺得是優點的地方被強修掉,
原本覺得通透的地方變朦了,
差異很大,
大致上每條曲線都有個相同的地方,
就是中低的鋪陳變雄厚了,
氣勢都更大了,
不過我目前還在摸索階段,
等我能確認我測量點的準確度跟抓到麥克風設定的敏感度時我才能確定優劣。
有時電腦程式是死的,
無法預設太多情況,
有可能被空間騙了,
空間左右差異度太大是不是適合用這類程式,
左右各自修正的幅度差異太大是不是造成失衡的主因還待考究。
 作者: 小葉
經過修改後對系統的個性與音質有無什麼影響?
-
-
2010-06-07, 10:52 PM
#1063
-
-
2010-06-07, 10:54 PM
#1064
-
-
2010-06-07, 10:55 PM
#1065
您買便宜了,我在原廠網站買的,US$599.........;(;(
 作者: kriss
-
-
2010-06-07, 10:56 PM
#1066
等你摸熟了,拿來借我測....
請你吃水餃
我會使用實物調整頻率不平直之處...大挑戰 8)8)8)
 作者: AndyChu
這個程式未必一定要用他的修正,看看您空間的曲線也可以當作參考。
來一套吧!  
-
-
2010-06-07, 11:02 PM
#1067
其實我覺得在一般音響玩家的空間,其實這個軟體本來就應該是參考性質,調整空間用的,等到調整空間到曲線很接近完美時,到最後才再拿這套軟體做最後補強來播放。
不然左右聲道補強修正差異太大,應該失衡得很嚴重。
而且一次最少要測12個點,所以我說用這套程式要有耐心。
我是覺得用這套軟體最基本的條件之一就是空間環境的左右邊擺設平衡的情況下,這樣用這套軟體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不然左右各自修正的差異太大,這樣會有好結果嗎?
 作者: 小葉
等你摸熟了,拿來借我測....
請你吃水餃
我會使用實物調整頻率不平直之處...大挑戰 8)8)8)
-
-
2010-06-07, 11:03 PM
#1068
-
-
2010-06-07, 11:10 PM
#1069
-
-
2010-06-07, 11:11 PM
#1070
左右平衡也可以用擺位調看看呀
基本上不要差太多就好啦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