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02-17, 09:48 PM
#281
(1) 先放三個BDR小胖在後級下方 => +30 (些許空間感)
(2) 再放BDR板子上去 => +60 (3D空間感)
(3) 換上MAC Mini 張文俠電源 => +40 (高頻、空氣感)
(4) Lightspeed給clock => +40 (活生感),但要放合適的三角錐在下方
這次Eton系統升級 > 100分
Very good (clap)(clap)(clap)
-
-
2010-02-17, 10:02 PM
#282
完成音響系統的Tunning後,晚上Eton又趕赴下一個行程。
到三芝去拍攝台北樹蛙,在寒雨中從19:30開始遍尋芳蹤幾乎要槓龜而返,約在 23:00在三芝山邊被同行的攝影夥伴找到她,終於補捉到台北樹蛙倩影,可惜的是,沒要她叼一枚金幣擺 Pose...
Eton祝福大家 身體健康,平安喜樂,財運亨通!

更多相片請參見下列網址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v=...d=119625122452
http://www.flickr.com/photos/eton_shu/
-
-
2010-02-17, 10:12 PM
#283
 作者: 小葉
(1) 先放三個BDR小胖在後級下方 => +30 (些許空間感)
(2) 再放BDR板子上去 => +60 (3D空間感)
(3) 換上MAC Mini 張文俠電源 => +40 (高頻、空氣感)
(4) Lightspeed給clock => +40 (活生感),但要放合適的三角錐在下方
這次Eton系統升級 > 100分
Very good (clap)(clap)(clap)
還是小葉站長厲害8)8)8)
-
-
2010-02-24, 10:00 AM
#284
 作者: michael99
還好"線材小舖"的老板娘給我了一個很好的建議,Furutech FT-D20A,每一邊有兩顆螺絲,規格與檔次都優於Oyaide R1!因此當場就買下了
因為台灣沒有庫存,也向日本訂了四個插座盒的Oyaide 碳纖蓋板 WPC-2,苦等了一個月還是沒到...決定要先把四個電源插座的鋁盒先裝上,暫時用不鏽鋼蓋板頂著用,Oyaide WPC-22 碳纖蓋板到了以後再換上就是了
這次我打算自己動手,因為...不會有電工師父會幫我這小事,Furutech FT-D20A雖然比較好施作,其實還是還要搞得滿身大汗的,而且,四個電源插座的鋁盒,比兩個電源插座的鋁盒大一倍,直接固定在踢腳板上有一半是沒有基礎固定的,所以要用木工崁刀挖下一部份踢腳板,再固定上一塊漆好的木板,好讓四個電源插座的鋁盒可以穩固鎖上
從晚上開工到午夜,趴在地上進行這"外科手術",約花了4-5個小時的工,現在終於開聲了(2009/01/31凌晨)!聲音還不作準,一定要Run-in的,爬文有看到香港燒友PK過Oyaide R1與Furutech FT-D20A
http://www.av-forums.net/plus/viewthread.php?tid=53996
不討論品牌問題的話20A真的是很不錯,做工細緻也有扎實,好施工又有付螺絲,CP值比381強啊(我二顆都有,記得20A便宜快1k)
Eton兄真是燒又認真又有想法,小弟非常敬佩您!
-
-
2010-03-04, 12:04 AM
#285
相機或是鏡頭的開箱文,常見到最後一張相片是"疊疊樂"
這好像是國內mobile01的發文傳統。若是多顆鏡頭疊在一起,讓人看的膽戰心驚的,不過好像大家樂此不疲。
那麼音響的開箱文呢?基本上,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看過,不過昨天收到Eton的mail,我終於見識到了!:O:O:O~~~
以下是來自Eton的報導!
春節前拿到的BDR The Slim Line Series在大力士們的幫忙之下,已暫時固定了Gryphon Antileon Signature
Signature下BDR的使用,由上而下依序是:
第一層:BDR The Disc 4個分別放在Gryphon Antileon Signature後級四個大腳正下方
第二層:BDR 18 X 14 SL Curved Shelf A
第三層:BDR The Disc依然是4個,放置的方式與第一層一樣
第四層:黑鋼石
重點是,因後級的重量與上下各四個BDR The Disc,緊緊夾住那張BDR 18" X 14" 3.8mm的
BDR碳纖薄板,讓碳纖薄板在隨著音樂的頻率振動
這樣會如同大家見證的增加幾十%的3D空間感!
因此,如法泡製了Gryphon Sonata前級下的BDR墊材的使用,這次的說明由下而上:
第一層SAP第三代磁浮墊,可看見四個磁浮套筒還有一張強化玻璃

-
-
2010-03-04, 12:08 AM
#286
第二層BDR The Disc X 4,前級下方腳與錐的對應位置

第三層 哇!SAP 強化玻璃和BDR 19 X 15 SL Curved Shelf A大小幾乎一拜
第四層 以前體驗到的碳纖圓墊片好聲口訣:腳用 BDR,錐用Oyaide,
Gryphon Sonata 前級下,前方是兩腳,後方有兩錐

-
-
2010-03-04, 12:11 AM
#287
前級騎在對應的圓墊片上

第五層 頂蓋也用BDR 5 X 4 各一

-
-
2010-03-04, 12:12 AM
#288
加回 Acoustic Revive Ground Conditioner 左右聲道各一

開聲嘍!改變方向如 BDR 用在後級呈現的效應一致,3D 空間感加分,再加分在實體感與低頻控制力!
還有不少排列組合要再試,實際體驗就留給大夥來打分數。
-
-
2010-03-04, 12:16 AM
#289
michael99先練練身體,最近Eton應該會用到....
-
-
2010-03-08, 12:04 AM
#290
Pure Music 測試
http://www.channld.com/pure-music1.html
1. Pure Music 是一個與 iTunes 同步使用的軟體,iTunes 當資料庫與使用者界面,Pure Music 是音樂資訊的播放引擎,不過還是會看的到 Pure Music 軟體的邊框與 iTunes 一起出現 (如圖)
2. 對一般燒友最大的賣點,應該是 Pure Music 可把整個 Track 載入記憶體後再從記憶體播放音樂,可省去 Disc I/O 在音樂播放時造成的不穩定,這是所謂的 Memory Play,我覺得只要Memory夠大,現在唱的這首以外,它甚至在 Memory 存上一首與下一首
3. Pure Music 在載入音樂至 Memory 時還是需要 Disc I/O,只是避免一面播放一面又多工進行 Disc I/O
4. 因此,下一首操作的快時就要等待久些了,我還有經驗到了 Pure Music 當掉的情況..
5. 聲音好不好呢? 理論上應該比 iTunes 一面唱一面 Disc I/O 要乾淨,只是我的 ARC plug-in 就無法發揮了,Pure Music 像 iTunes 一樣,是沒辦法在軟體裡接受 Plug-in 的,想一想,Pure Music 可與 iTunes PK,但是無法與 Neutrino 含 ARC 的 EQ Plug-in 比劃,所以我就作罷了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