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armiba
若您受到Rip CD相關優化電源討論的影響, 採用
Olive 4HD 來 Rip CD, 或許只有解決部份問題...
本質上Olive 4HD 應該是採embeded Unix 系統,
(由Backup 使用的 tar file 及 Import資料夾內的
.formacimportfile來看, 這些都是Unix 下的作法)
收藏的音樂太過冷門/發燒, 或以中文為主, 補tag資
訊會花掉不少時間, 到頭來Rip 的工作可能主要還是
得由PC端來做(Album Art 錯誤/Tag抓不到/ANSI v.s.
Unicode文字編碼問題)
不過Olive 4HD 的確朝理想的數位訊源又邁進了一大步,
忘掉電源優化/完美Rip 這回事, 比較能享受它帶來的便利
我也是拜讀過那3篇...
最近有提到系統優化中,以作業系統別來比較聲音
Linux(Unix)>MAC>MS
以Olive的背景來說,有強力的軟體設計能力,這也是他們能整合出Olive 4HD這些硬體的優勢.
至於Album Art 錯誤/Tag抓不到/ANSI v.s. Unicode文字編碼問題
我在EAC上已經習慣了...
(我的CD中有80%是日文CD..10%西洋... 10%古典...0%中文.)
加上我目前RIP CD後只有WAV檔..封面資料都沒抓..
所以入手後,就一次整理起來!
現在比較困擾我的是...手上有不少音樂檔案格式為ogg檔...
Olive好像不支援(sweat)
要自己轉檔為WAV又怕有轉檔上的音質損失...
不管如何,實際試一次就知道
-
-
Olive 連Aiff 都不支援了;(, 何況格式更複雜的ogg...
ogg 類似mkv, 算是影音檔案的 container , 音訊可以使用不同的codec.
若使用vorbis 則為壓縮格式, 若使用Flac 則為無損壓縮,
另有oggPCM 類似於WAV 非壓縮.
codec 若使用後兩者, 倒不用擔心轉換問題. 不過照Rip
CD/線性電源相關討論來看, 轉檔時PC電源最好也做些處理.
若您的日文收藏是以shift-jis (ASCII)為tag 資訊的語系編碼,
import 到Olive您可能有得忙了
 作者: Rendy
...
現在比較困擾我的是...手上有不少音樂檔案格式為ogg檔...
Olive好像不支援(sweat)
要自己轉檔為WAV又怕有轉檔上的音質損失...
不管如何,實際試一次就知道
-
-
 作者: armiba
若您的日文收藏是以shift-jis (ASCII)為tag 資訊的語系編碼,
轉到Win7時也會再痛一次.....要轉成UTF-8.....
-
-
 作者: armiba
Olive 連Aiff 都不支援了;(, 何況格式更複雜的ogg...
ogg 類似mkv, 算是影音檔案的 container , 音訊可以使用不同的codec.
若使用vorbis 則為壓縮格式, 若使用Flac 則為無損壓縮,
另有oggPCM 類似於WAV 非壓縮.
codec 若使用後兩者, 倒不用擔心轉換問題. 不過照Rip
CD/線性電源相關討論來看, 轉檔時PC電源最好也做些處理.
若您的日文收藏是以shift-jis (ASCII)為tag 資訊的語系編碼,
import 到Olive您可能有得忙了
我查過Olive的資料
支援Aiff喔!
另外日本CD系統的資訊很完整...(封面未知)
我用EAC..全部都抓的到..
加上Olive支援日文顯示.
應該還好..
不過我的電源救星昨天剛到..今天就燒掉了...
(可能是接錯...前面的是1KVA UPS,後面接了1000W 電源救星,之前問過MyAV那邊的y賣家也說可以這樣接..楊董之前回信說耳機系統還ok)
晚上寄回送修了...
所以Olive供電部份,可能先以Online UPS來試Rip CD
再試一次電源救星的,比較檔案差多少..
-
-
Rendy兄看到的資料出至何處?
Olive原廠產品技術規格並未列支援Aiff, 小弟實際測試也是不行, 倒是支援 AAC HE及Apple loseless(ALAC) 超乎小弟預期.
http://www.olive.us/products/olive4hd/specs.html
或許可以請小葉或8850168兄驗證.
Olive 内嵌系統應該是以Unicode 為語系編碼, 故操控功能表能切換不同語言, 即使在英文模式下, 亦能顯示中日文字. 小弟提醒的是網路許多檔案資源裡頭的tag或如同FreeDB這類資料庫裡(FreeDB 很可能是Olive 抓CD資料的主要來源), 存在許多以ANSI編碼(Big5/gb/shift-jis ...)的亞洲文字, 在Olive 下顯示會是亂碼, 如阿淘的下課啦, 不但圖檔抓錯, 曲目顯示也是亂碼, 這類檔案import 到Olive 前, 最好挑出來找工具程式先轉換語系, 否則Olive 的maestro web 界面改tag資料, 並不是那麼方便有效率


 作者: Rendy
我查過Olive的資料
支援Aiff喔!
另外日本CD系統的資訊很完整...(封面未知)
我用EAC..全部都抓的到..
加上Olive支援日文顯示.
應該還好..
不過我的電源救星昨天剛到..今天就燒掉了...
(可能是接錯...前面的是1KVA UPS,後面接了1000W 電源救星,之前問過MyAV那邊的y賣家也說可以這樣接..楊董之前回信說耳機系統還ok)
晚上寄回送修了...
所以Olive供電部份,可能先以Online UPS來試Rip CD
再試一次電源救星的,比較檔案差多少..
-
-
剩下2-3天就要入手Olive 4HD,
網路線的部份大家的意見是用高規格的CAT7
還是高品質的AQ之類?
-
-
CAT7 是一定要投資的拉..畢竟這個應該不會很貴..
至於高品質的AQ...
這個是瞎米東西..我就不知道了..
是AP嗎?(無線基地台)嗎?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豬都殺了..醬油就不要省了..^^
-
-
-
-
今天把前兩天Olive 備份的tar file解出來, 納悶系統顯示硬碟使用110G, 可是備份下來的tar file只有17G, 解出來卻只有8G左右, 檢查了一下音樂檔數量, 倒是和library 資訊顯示的數量一樣, 播放也沒問題. 下午到Olive 網站看了一下資料, 原來Olive 4 裡頭內建了CD 資料庫, Rip CD 時會同時在內部及Olive 公司維護的CD 資料庫尋找資訊(這意味不連網路Rip CD也有機會找到資料), 難怪系統耗用這麼多空間. Olive 4 功能表裡頭有一個更新CD 資料庫功能暫未enable, 原以為是更新存檔library 資料庫, 現在想起來應該是和Olive CD 資料庫同步用的, 或許考慮資料量太大因而未開放. 由解出來的檔案看, Olive 內部使用SQLite, 可惜備份時沒能tar出來.
 作者: armiba
...
小弟提醒的是網路許多檔案資源裡頭的tag或如同FreeDB這類資料庫裡(FreeDB 很可能是Olive 抓CD資料的主要來源), 存在許多以ANSI編碼(Big5/gb/shift-jis ...)的亞洲文字, 在Olive 下顯示會是亂碼, 如阿淘的下課啦, 不但圖檔抓錯, 曲目顯示也是亂碼, 這類檔案import 到Olive 前, 最好挑出來找工具程式先轉換語系, 否則Olive 的maestro web 界面改tag資料, 並不是那麼方便有效率
...
-
-
-
該主題的標籤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