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為了網路線的事,請教了公司之前相關部門的人員(網路硬體開發)
整理了一下資訊
1. Olive 4HD有線網路規格 - Gigabit Ethernet (超高速乙太網路)
2. Gigabit Ethernet (超高速乙太網路) - IEEE 802.3x 1000BASE-X
Gigabit Ethernet 定義在 IEEE 802.3x 標準當中,共有四種實體網路:
1000Base-SX (780/850 nm 短波雷射)
1000Base-LX (1310 nm 長波雷射)
1000Base-CX (同軸電纜)
1000Base-T (UTP 5 雙絞線)
理想傳輸速率可達1Gb/s, 也就是每秒1000Megabits
3. 目前一般便宜的路由器只支援到10/100 Mbps (Fast Ethernet)
所以要讓Olive跑1Gb/s
要有支援IEEE 802.3x 的路由器 / 網路線 / 網路卡(pc端)
網路線的部份,CAT-6以上就能跑1Gb/s
剩下的部份要換才能達到,
一般的10/100 Mbps的網卡跟路由器,只需配上CAT-5 or CAT-5e網路線就好.
再來是線材部份
雙絞線 (Twisted Pair)
→ 八條銅芯線兩兩對絞
<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
→ 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無遮蔽式雙絞線)
→ 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遮蔽式雙絞線)
UTP:
→ 在絞線和外皮間沒有一層銅網或金屬層的遮蔽
STP:
→ 在絞線和外皮間有一層銅網或金屬層的遮蔽,能抑制
檢查了一下我目前的網路卡是D-Link DFE-530TX PCI Fast Ethernet
路由器是D-Link DIR-300 (Fast Ethernet)
網路線是CAT-5e UTP
只能跑10/100 Mbps
要以NAS或PC讀檔走網路給Olive 4HD播放,有建議的最佳頻寬嗎? (硬上1Gb/s?)
(繼續查資料中)
-
-
-
-
目前查了一下,
網路卡的部份,
D-Link的DGE-530T就有支援到Gigabit Ethernet
一片約NTD 400~500內
路由器的部份,有支援到Gigabit Ethernet ,一台要NTD 3.5~5K多.
(D-Link DIR-655 Xtreme N Gigabit 這台比較划算, 3.5K的價格 有802.11n +4個10/100/1000 Gigabit WAN port)
如果用交換器(Gigabit Switch),約1000內, 前端接路由器上網,本機再接PC/NAS/Olive 4HD
感覺是比較省錢的作法
線的部份,CAT6的2米 STP的一般牌的約250.
線的部份有問過,為了避免被干擾,一定要選STP的遮蔽式雙絞線.
一般市面上常見的CAT6 (包括扁平線)都是UTP的.建議要換STP
再來就是線的材質了...Musk大的藍教用網路線當然算是STP吧
不過算是CAT-5e? 還是能達到CAT-6?
目前在想,如果網路卡跟路由器不換的話,找條CAT6 STP的就夠用了...
(目前主機版內建網卡是Gigabit Ethernet,不過掛了,換插一塊D-Link DFE-530TX PCI Fast Ethernet)
(路由器是D-Link DIR-300 也是Fast Ethernet)
(網路線是CAT-5e UTP)
-
-
 作者: 小葉
Nobody的故事
等michael99來說 (makeup)

這幾天身體不舒服(上吐下瀉的)(sweat)(sweat)(sweat)
整理一下,一定給個交代;(;(;(
-
-
Rendy大,CAT5e就可以上1Gb/s了。在短距離(十幾公尺)內,好一點的CAT5也可以上1Gb/s。小弟家裡十幾年前蓋的時候拉的網路線(都是CAT5的),我家的有線網路就是跑1Gb/s(只要電腦和switch有support就行了)。 
-
-
-
-
-
-
之前計劃升級電腦訊源時,我也是考慮用RME Fireface UC ,然後輸出給DAC的方式
然後在爬了一週的文章中,看到了Olive 4HD,也看到了Rip CD的變數相關討論
一堆討論中提到最大的干擾來自PC端.
所以要有好聲,要優化PC軟/硬體...且優化後的PC只能當Music Server用.
想到我個人的PC,是高階GAME機(一直為GAME再提升的CPU跟顯卡..XD)...
要作優化是反其道而行....
(衝突到CPU頻率/RAM的數量/螢幕解析度簡化/高階顯卡的耗電需高瓦數POWER/散熱風扇等等一堆)
另外要在PC上優化Rip CD..要弄線性電源
雖然可以獨立弄一台PC,不過跟我的想法不一樣..(我已經有3台NB了..)
個人喜歡用"一"套系統...
後來看到Olive 4HD,一次解決我的需求...
不需PC也能使用,也能由PC端控制(選歌)..
加上2TB的內建HD,可以把CD都存進去...
所以我選擇了Olive的方案
-
-
若您受到Rip CD相關優化電源討論的影響, 採用
Olive 4HD 來 Rip CD, 或許只有解決部份問題...
本質上Olive 4HD 應該是採embeded Unix 系統,
(由Backup 使用的 tar file 及 Import資料夾內的
.formacimportfile來看, 這些都是Unix 下的作法)
收藏的音樂太過冷門/發燒, 或以中文為主, 補tag資
訊會花掉不少時間, 到頭來Rip 的工作可能主要還是
得由PC端來做(Album Art 錯誤/Tag抓不到/ANSI v.s.
Unicode文字編碼問題)
不過Olive 4HD 的確朝理想的數位訊源又邁進了一大步,
忘掉電源優化/完美Rip 這回事, 比較能享受它帶來的便利
 作者: Rendy
...
然後在爬了一週的文章中,看到了Olive 4HD,也看到了Rip CD的變數相關討論
一堆討論中提到最大的干擾來自PC端.
所以要有好聲,要優化PC軟/硬體...且優化後的PC只能當Music Server用.
想到我個人的PC,是高階GAME機(一直為GAME再提升的CPU跟顯卡..XD)...
要作優化是反其道而行....
(衝突到CPU頻率/RAM的數量/螢幕解析度簡化/高階顯卡的耗電需高瓦數POWER/散熱風扇等等一堆)
另外要在PC上優化Rip CD..要弄線性電源
雖然可以獨立弄一台PC,不過跟我的想法不一樣..(我已經有3台NB了..)
個人喜歡用"一"套系統...
後來看到Olive 4HD,一次解決我的需求...
不需PC也能使用,也能由PC端控制(選歌)..
加上2TB的內建HD,可以把CD都存進去...
所以我選擇了Olive的方案
-
該主題的標籤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