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Jenling Chang 查看文章
我所嚮往的音響空间(think)
高16尺如18尺最好,分二層用網狀或格狀空格的建材做地面,地下層六尺高全部用厚吸音棉铺蓋4到6吋厚。喇叭用高架直接放在底層地面,擴大机(放在弹簧懸褂內放粗沙,粗沙上放一片木板的木盒盆上)、線、部份器材全部放在下層,最重要的是电源線全走底層地面到定位在垂直上升。电源60A220V主源。上層顶層掛可活動增減吸音布料1尺或是2尺長。宽跟長等到有了才知道。
参考:18尺乘14尺以上。聆聽空间加上音波擴散空间:就是聆聽空间“就是正常的聆聽外加的空间,完全是為了最低頻”實面積長、宽、高各边加8尺。“要搬到乡下了”這樣大型系统低頻才能表现出。當然中小喇叭也可加2到3尺要實際作了才知定有很大的效果。增加的空间要充足的吸音材质,把進入的低頻吸纳。當然有穿透的吸音牆(聆聽室或区域)圍是最好的,多一層的吸音及化音、美观、另重要的可安置不同的反射面玩自己喜愛的音場。
這樣聆聽空间祇有喇叭、干扰及共振可減到非常低。
最重要是电磁、电波全室隔离,也要内部部份的隔间隔离。
牆:外層厚硬板加上软质板钉在2x4牆结构木條上,“有人用2x6的朩柱6寸吸音棉,用2x4因為必要時要双層牆才能接近40db以上的隔音,好的隔音牆要有55db隔音”内部朩條宽空间约15寸铺上铝箔纸第一次防电波、UV、热,在铺上4寸的吸音棉要对人体无害的,先金属細網要切割不要一整片,(也许成一吸收电波的大網)铜材是最傳统的,但要不氧化的,接地自釘地摏。一層細纺纱布、一層厚透音棉布。後等有了器材才開始正式配各器材:功率、頻宽、音压而施工。完全是自我的理想(僅供参考)。
真是太佩服Jenling兄了,這簡直就是視聽室的規格書,所有的需求與尺寸定義的清清楚楚,對所有細節瞭若指掌看來這間理想的視聽室很快就會實踐。
warw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