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共12頁 第一第一 ... 34567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41 到 50 共計 117 條
  1. #41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8,87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在平衡線burn-in了24小時後,剛剛接上了試聽,簡單來說,真的就像burn-in過熟化的感覺,兩端的延伸更為輕鬆自然,細節的表現更為豐富,如果說burn一次要500,我想這個錢一定是值得的,只要線材的本質不差.....

  2. #42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8,87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短時間"、"有效地"熟化線材

    我們都知道新的線材都要經過一陣子的熟化才會比較好聽,不過由於撥放音樂本身的頻寬本來就有限制,研究指出,樂器可以產生到20kHz的高頻,但很少高於40kHz,且大部份的麥克風對20kHz以上的訊號都沒有收錄,使用burn-in的CD也有限制,因為其要符合44.1kHz的red book標準,根據Nyquist的數位理論,實際最高可達到的只有一半,也就是22.05kHz,再加上CD唱盤裡的濾波,20kHz已是大部份的重播上限。也因此線材的潛能在此情況下未能完全發揮,因此如何能在"短時間"、"有效地"熟化線材是發燒友值得注意的...

    Proburn所產生的頻寬(橘色)與CD的相比(藍色)



  3. #43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8,87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Skin Effect

    在收音機發明後,線材製造商發現了接觸導體的材料會影響線材的聲音表現,但都不知道真正的原因,不過19世紀晚期,Nickola Tesla找到了答案,Tesla是第一位以科學方式發現,人體通過高伏特與高頻率(高於2kHz)是不會有不好的影響,因此將這稱之為"skin effect",也就是訊號是從皮膚表面通過,而不是從人裡面經過。



    線材也一樣,高頻從表面通過,因此對於High End的線材而言,除了導體的純度很重要外,其外皮與電介質(wrapping/dielectric)亦非常重要。然而線材製造商在生產過程中在導體與電介質中產生了壓力、靜電,而對線材的表線產生了永久的影響,線材的表現也無法發揮到最大。

    因此有兩個挑戰要解決: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可以有效地burn-in線材?

  4. #44
    註冊日期
    2009-02-22
    文章
    236
    Thanks
    380
    Thanked 75 Times in 30 Posts

    預設 有些事不能等

    小葉兄:
    以下這張CD不知您有沒有使用過的經驗,看他的商品介
    紹,或許沒辦法在短時間看到效果,但卻能較一般CD更全
    面性的熟化線材.:O
    http://playsound.shop.rakuten.tw/200000000176198/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短時間"、"有效地"熟化線材

    我們都知道新的線材都要經過一陣子的熟化才會比較好聽,不過由於撥放音樂本身的頻寬本來就有限制,研究指出,樂器可以產生到20kHz的高頻,但很少高於40kHz,且大部份的麥克風對20kHz以上的訊號都沒有收錄,使用burn-in的CD也有限制,因為其要符合44.1kHz的red book標準,根據Nyquist的數位理論,實際最高可達到的只有一半,也就是22.05kHz,再加上CD唱盤裡的濾波,20kHz已是大部份的重播上限。也因此線材的潛能在此情況下未能完全發揮,因此如何能在"短時間"、"有效地"熟化線材是發燒友值得注意的...

    Proburn所產生的頻寬(橘色)與CD的相比(藍色)


  5. #45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8,87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這張沒有

    但請注意"CD"與"proburn"的差別......:)

    引用 作者: jj-bond 查看文章
    小葉兄:
    以下這張CD不知您有沒有使用過的經驗,看他的商品介
    紹,或許沒辦法在短時間看到效果,但卻能較一般CD更全
    面性的熟化線材.:O
    http://playsound.shop.rakuten.tw/200000000176198/

  6. #46
    註冊日期
    2007-09-19
    文章
    532
    Thanks
    2,604
    Thanked 122 Times in 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在平衡線burn-in了24小時後,剛剛接上了試聽,簡單來說,真的就像burn-in過熟化的感覺,兩端的延伸更為輕鬆自然,細節的表現更為豐富,如果說burn一次要500,我想這個錢一定是值得的,只要線材的本質不差.....
    基本上小葉兄用 Blue Horizon Proburn ,與我用 Nordost 的 VIDAR
    burn-in 處理的結果是類似的

    問過代理商
    台幣售價約在40000元

    原廠建議6~8周就再用一次 ...... 燒錢啊 (headbang)
    音逸音響
    www.fineaudio.com.tw/news.htm
    德國〉AcousticPlan Master系列精品=Drive/Digi/Phono(SE)/Power

    線材〉audioquest/ Cardas/ Fono/ Nordost/ Ortofon/ Siltech/ VDH/ Wire World/ Zonotone
    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91號〈備有停車位 / 近和平西路/Joy Audio旁〉
    電話:(02)2381-0586
    行動:0918-058 031
    一~五:中午1:00 ─ 晚8:00
    週 六 :中午2:00 ─ 晚6:00

  7. #47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8,87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聽過變化之後,應該會很想敗一台.........

  8. #48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753
    Thanks
    0
    Thanked 139 Times in 49 Posts

    預設

    我的線靠你了. . .:*

    不過ㄧ直想不通為什麼6~8週還要在一次??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聽過變化之後,應該會很想敗一台.........

  9. #49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8,87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簡單比喻
    水管通過之後,過幾個月當然還要再通....

  10. #50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753
    Thanks
    0
    Thanked 139 Times in 49 Posts

    預設

    這個比喻有點怪,
    水管會卡垃圾,電線會卡"陰"??
    難不成run的線還會復歸??
    還是說類似除靜電的效果??(像CD run in片那樣)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簡單比喻
    水管通過之後,過幾個月當然還要再通....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