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常有人問劇院喇叭和聽音樂喇叭不一樣,
其實他們都是一樣的東西,包含連卡拉ok喇叭也都是一樣的東西,
因為都是將電能換成聲能的設備. . .
硬要說不同只能說使用方式(情境)不同,所以對喇叭的需求不同,
因為在這邊講講使用方使與情境(針對用途)需求. . .
先說說卡拉ok,這是台灣的全民運動,應該有3/4的人都有唱卡拉ok的經驗,
卡拉ok要的是"爽度",也就是"音癡"(我就是音癡)唱出來的聲音都不能太難聽,
所以在三者使用情境中只有給卡拉ok使用的喇叭會不一樣,
ㄧ位賣音響20年的朋友說,卡拉ok喇叭就是要"ㄟ碰" "ㄟ恰" "ㄟ下"",
這是早期台灣歌曲在配樂常會出現的樂器聲,同時也會增加唱歌的"爽度",
因此卡拉ok的喇叭的單體與體積不小(ㄟ碰),另外卡拉ok喇叭還有一種特點,
為了避免麥克風回授造成高音燒掉,高音具有保護裝置. . .
以外場與卡拉ok為主的BePro
接下來講講劇院與音樂的需求,ㄧ般而言劇院的喇叭需要"速度感"與"重量感",
其實這兩點純音樂也需要,只是現在電影除了愛情文藝片與恐怖片之外,
動作片與科幻片都有許多效果音,如果喇叭聲音"溫文儒雅"的話,
儘管聲音再真實都沒有身在"槍林彈雨"中的"震撼",
那就沒有看電影的FU. . .
為了符合這個需求,除了少數聲音溫文儒雅的喇叭外,
ㄧ般多音路喇叭大多都沒什麼問題,
但全音域就很難達成這個效果,
要用一個單體去同時再生所有的細節與速度是有困難的,
但日本也有用家使用Fostex全音域單體去組劇院的!!
聽純音樂時就看每個人的需求,
stereo sound 菅野的專欄"唱片演奏家",
裡面就有各種不同玩音響的方式,有些人喜歡用大音量,
有些人喜歡傳統的聲音,有些用家甚至使用兩種截然不同的喇叭去聽不同的音樂,
同時也有音樂家(鋼琴演奏家)不喜歡現在的聲音,她說聲音太清楚跟真實的樂器差很多!!
除了卡拉ok喇叭之外,純音響喇與劇院喇叭是相同的
唯一的不同點在於使用者喜歡何種聲音!!
入門-多音路設計的Wharfedale DIAMOND 9.1
入門-全音域設計的 johnblue 3
-
-
學習中
-
-
今天來講講與擺位有關的"空間與聲音",在眾多的形容詞之下,音響擺位變成神話,
其實擺位是有科學根據的,其效果也如同音響的EQㄧ般,
而聲音與空間的聲學也是有專門研究的領域. . .
以下資料取自日本雜誌stereo sound港版146與147集的連載專題,
"讓你房間的聲音變得更純更美",透過科學的研究與分析,
去探討音響與空間的關係,並帶出他對音響空間設計理念. . .
聲音在空間中除了直接音還有反射音,反射一次叫一次反射音,
反射兩次叫二次反射音,以此類推三次'四次'五次. . .
提外話,美國Bose創辦者研究音樂廳的聲音,是由1:8組成,
也就是1倍的直接音加上8倍的反射音,造就Bose的經典揚聲器,
Bose 901(前面一支單體,後面八支單體),
但聲音的話,因人而異,個人是覺得很美式(牛仔般的粗況豪邁). . .
採用1:8設計的Bose 901
該圖第一張為無響室中的測試圖,但二三張則是在不同房間的,
不同的響應曲線會呈現出不同的特色,例如聲音飄逸or飽滿之類的用詞,
但唯一不會變的是該揚聲器的特質,Tannoy怎麼變都不會變成Dynaudio. . .
該圖主要呈現聆聽者在不同位置聽到的聲音會不同(揚聲器也是如此)
不只位置不同會影響聲音,連帶高度不同聽到的聲音也會不同(揚聲器也是如此)
這也是常常有人說揚聲器的高音最好對的人耳,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主要是聆聽大量的直接音而不是反射音,至於一般喇叭好還是360度的喇叭好,
這也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 .(個人是都想接觸看看)
該圖顯示不同的反射材與吸音材會改變反射音的特性
同樣的設備在不同的空間中會呈現不同的聲音,因此在音響展的時候,
常常會碰到一種狀況就是,同樣的器材去年好聽今年難聽,
或是去年難聽今年好聽的問題,這是因為空間造成的結果,
而這空間包含"房間","各種家具","窗戶窗簾","人"等等,
換個講法,音響展主要是去看器材本體與聆聽器材聲音的特質,
至於好不好聲就要看空間與主事者的功力了,
以個人調整的經驗,3~6個月的細微調整是很正常的,
但音響展只有兩三天準備時間,不要要求太高!!
-
-
在音響擺位中,常常有人提到,包含音響論壇也大力倡導"鞋盒子狀",
所謂的鞋盒子狀空間就是矩形的長條狀空間,也就是直擺,
但在一般家庭中,要有專屬的獨立空間提供直擺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另外直擺聲音就真的比較好嗎?
先姑且不論聲音好不好,先講講有直擺的能耐嗎?
直擺後會不會影響家庭生活?影響動線?被XX大人海扁並踹出門外吧!!
其實直擺造成的生活問題遠比橫擺還多(先不談論聲音),
畢竟大多數的"生活空間"比較適合"橫擺". . .
再來講講直擺與橫擺的差別,兩種擺設方式最大的不同便是空間的反射音不同. . .
圖為直擺與橫擺兩種方式,
喇叭與喇叭間以及人與喇叭間的距離都相同,唯一的不同是空間直的或橫的,
因為相對距離都相同,所以"直接音"會相同,而"反射音"則會大不同,
直擺的方式受側牆影響大,在"音場"的呈現,"深度"會優於"寬度"
橫擺的方式受前後牆影響大,在"音場"的呈現,"寬度"會優於"深度"
以目前"主流"的音場型式(音場縱深),直擺是遠優於橫擺,但並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
stereo sound港版連載專題,"讓你房間的聲音變得更純更美",
也針對6張塌塌米的房間去量測房間的響應曲線(取自stereo sound 148期). . .
左圖為橫擺,右圖為直擺,喇叭接擺在角落,變數為麥克風前後的距離(聆聽位置)
就響應曲線而言橫擺的F-L9最佳,直擺則為B-L6.6最佳,
對照橫擺的F-L9與直擺則的B-L6.6,由圖可以看出橫擺的曲線比起直擺,相對比較平直,
這代表橫擺的時候需要對空間所做的處理較少,也比較符合一般"居家需求". . .
這邊還是提醒一件事,玩音響聽音樂是生活的一部份,
不要因為各人的嗜好,聲音的表現,變成家人的"頭號公敵",
盡量以符合生活起居不影響動線為主!!
-
-
擺位的基礎 - 音響論壇 之 擺位八法
以下轉載音響論壇之擺位八法並加入簡單的示意圖
音響該如何擺位 擺位八法簡介
記得 當我們還是小學生時,上書法課啟蒙的第一堂,老師就教我們「永字八法」。這永字剛好有側、勒、努、趯、策、掠、啄、磔八種筆畫,每個筆畫的寫法又都是中國 書法中的重要技巧。所以,每一個學中國書法的人都從「永字八法」練起。只要這八種筆畫練得像樣,書法的基礎也就打好了。從書法的「永字八法」上,我們可以 衍伸到聽音響的喇叭擺位。經過我多年的實戰經驗與觀察,喇叭擺位也有八種擺法可以應付各種不同的環境與搭配情況,我稱之為「擺位八法」。而這「擺位八法」 就像書法中的「永字八法」一般重要,只要您能夠確實試過「擺位八法」,應該都能夠讓音響發出相當好的聲音。
在 告訴您如何實施「擺位八法」之前,我要先向讀者們揭櫫一個重要的觀念,那就是「喇叭與聆聽空間是一體的」,聲音的各種表現都是在喇叭與聆聽空間二者的互動 中產生。無論您的空間條件是如何的惡劣,應該都能夠「找到一對比較適合該空間的喇叭」、「用一種適合該空間的擺法」來取得最好的效果。
要如何「找到一對比較適合該空間的喇叭」呢?這不是本文的主題。不過您可以把握「小空間不要用大喇叭」、「大空間不要用小喇叭」、「木板類軟質空間宜用大 喇叭」、「硬調子房間宜用柔性喇叭」等原則。在這幾個大原則下,加上把握「房間內東西越多可能會越好聽、東西越少聲音可能會越難聽」這二項常識,聲音的 「入耳」雖不中亦不遠矣。
聲音入耳之後,當然就要動手實踐「擺位八法」了。依照各種條件的不同,您可以經由耐心的嘗試,在「擺位八法」中找到最適合您的喇叭擺位。
第一法:三一七比例法
方法:將房間長度均分為三等分(三),喇叭擺在三分之一長度處(一),二喇叭之間的間隔為房間 三分之二長度的0.7倍(七)。喇叭最好要有略微的向內投射角度,不過沒有向內投射亦可,聆聽位置不可貼靠後牆。
效果:此法用於尺寸較大、比例均勻(例如1:1.25:1.6或1:1.6:2.5)的空間,可得到平衡的聲音與寬深的音場。這是音響論壇經常推薦讀者嘗試的擺法
第二法:三三一比例法
方法:將房間長度均分為三等分(三),寬度也均分為三等分(三),喇叭擺在長度與寬度的第一等分交點上(一)。喇叭可以有略微的向內投射角度,甚至不需要向內投射亦可,聆聽位置不可貼靠後牆。
效果:此法亦用於尺寸較大、比例均勻的空間。它與「三一七比例法」的精神是一致的,唯一與「三一七比例法」不同的是二喇叭之間的間隔較窄。此法亦可得到平衡的聲音與寬深的音場。美國TAS雜誌總編喜用此法。
第三法:螺孔擺法
方法:將喇叭擺在房間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長度之間,然後將二喇叭盡量靠二側牆(如房間很寬則不需要緊靠側牆),二喇叭的向內投射角度要大於45度。聆聽位置要在投射角交叉線交點之後約0.5-1公尺之間。
效果:此法專治高音太尖銳、中音太瘦、低音不夠的缺點。而且,面對許多惡劣的環境時可以取得最佳的效果。這是音響論壇針對台灣普遍不良空間所鼓吹的有效擺法
第四法:正三角形法
方法:第 一個條件是喇叭要離開後牆(至少要有1公尺以上)與側牆(至少要有0.5公尺以上)。第二個條件是將二個喇叭與聆聽位置畫成一個正三角形。第三個條件是二 喇叭的向內投射角度也要45度或更多。第四個條件是這個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間小、後級功率不大時正方形小些;房間大、後級功率大時正三角形就畫大些。
效果:這就是俗稱的近音場聽法。它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四面牆反射音對喇叭直接音的過度干擾,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寬深的音場。這是能夠聽到最多、最直接、最清楚細節的擺法。許多評論員在評音響時喜用此法。這也是Venture喇叭老板楊和光最喜歡的擺法。
第五法:長邊擺法
方法:將喇叭反其道擺,以房間的長邊為喇叭後牆,其餘按照正三角形擺法。聆聽位置不可貼牆,至少要留一尺距離。
效果:中頻與低頻量感會增強,音場深度會較差。如果第一到第四法都無效時,可以嘗試使用。
第六法:菱形擺法
方法:此法只限正方形空間使用。將正方形空間視為菱形,喇叭擺在菱形二邊靠牆處。喇叭後面的菱形尖角與聆聽位置後面的菱形尖角要做圓弧或圓柱聲波擴散處理,二喇叭不宜靠側牆太近。
效果:此法專治正方形空間低音轟隆駐波太強的問題。如果正方形空間不想這麼擺,那就要塞入很多傢具以「平息」駐波。
第七法:貼牆擺法
方法:這是最古老的擺法。將喇叭貼近後牆擺,不論是距離後牆50公分或30公分、20公分都沒關係,自己去調配即可。通常喇叭不需要向內投射角度。
效果:高頻尖銳、中頻、低頻薄弱時使用,可以讓中頻與低頻飽滿起來,整個高、中、低頻可以得到平衡。不過,它也會讓音場的深度變淺,寬度變窄。但是,若與刺耳難聽的聲音兩相權衡,犧牲音場的表現而求取好聽的聲音是正確的作法。
第八法:上櫃法
方法:上 面七種擺法都是喇叭裝有腳架或落地式喇叭的擺法,第八種「上櫃法」專給沒腳架的小喇叭使用。通常這樣的擺法都會將喇叭放在客廳的矮櫃上或將喇叭塞在書架 裡。如果是放在矮櫃上,就要在喇叭底下墊一塊大理石或花崗石,然後在喇叭與石材之間放置角錐。若有吸收振動的鐵砂袋或鐵塊放在喇叭頂上則更佳。如果是塞在 書架裡,則將喇叭的上、下、左、右都塞滿書(「音響論壇」很好用),而且要塞得緊緊的,不要有鬆動的空隙。此時,角錐可以不必使用。
效果:聲音會飽滿結實,高頻不會刺耳。此時以聽音質為第一訴求,音場的表現則退而求其次。
注意事項:
以 上「擺位八法」是八種最常用的喇叭擺位方式,在一般空間中您應該可以找到其中一種最適合您的擺法。雖然如此,我還要提醒您二件事,第一、「喇叭的擺位不是 一成不變的;也不是一定要用尺量到非常精確。」如果您覺得用遍上面八種方法都不好聽,不要客氣,請自己想出與眾不同的擺法。喇叭擺位變化無窮,運用之妙完 全存乎一心。第二、「當您找到好位置、好方法之後,喇叭的些微移動就會變得很敏感。」此時,您就要進行微調的工作了。最後再次的強調,擺喇叭時您首要把握 的思考原則就是:在任何一個房間裡都會有一個位置、一種擺法會讓您的喇叭與房間發出最和諧的共鳴效果,找到共鳴效果最佳的那個點,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喇叭最 佳擺位。
備註:上為音響論壇提供之擺位八法,僅提供參考實際上還需依照個人狀況更改
(最後一種應該稱不上擺位,需注意喇叭面板盡量與櫃子側板齊或略為突出)
-
-
寫在個人擺位方法"臭氏擺位法"之前,
先講講"臭氏擺位法"依據的的基礎"離軸響應",
所謂的厘軸響應寄售在離開該喇叭廠原先設定的量測位置,
假設原廠量測點為高音前1米的話,
那離軸響應就是,高音的左右上下10度,20度,30度等位置,
量測出來的響應曲線,稱為"離軸響應曲線",
首先先來看圖(節錄自stereo sound 156期)
該圖為stereo sound於無響室量測B&W 800D之響應曲線,
(包含響應曲線,阻抗曲線,二次失真與三次失真)
由圖可出於高音前14米處所量測出來之響應,
雖然在6K處有稍微的凹陷,但還是一條相當漂亮的線,
接下來看離軸響應的曲線(節錄自stereo sound 156期)
該圖呈現水平30度,60度與垂直+10度,-10度的響應曲線
在1K以下並無多大的變化,但在1K以上離軸越遠則中高頻衰減越多. . .
但每家量測點皆不同,可參考stereo sound 155期與156期,
例如Tannoy是在同軸單體的中心,B&W在中高音單體,
JBL在中音號角的中心,Westlake的兩音路喇叭則在高音與中低音單體的中央,
基本上不要偏離高音單體太多,或介於中高音單體間都可以. . .
也因此為了得到較佳之直接音與較佳之響應
"臭氏擺位法"依據"離軸響應"的測試結果當作依據,作為擺位的基準點. . .
-
-
臭酸石頭擺位法
擺位的最後,獻上自己的擺位經驗,當然"僅供參考"!!
這不是直擺法也不是橫擺法,是"臭氏擺位法",
為自己擺位的一些原則,依據"離軸響應"的實驗心得,
目的是為了得到較佳的"響應曲線",
好處是可以得到較佳的"直接音",
首先看圖. . .
從圖中可以看到A,B,C,D,四個數據
A為喇叭背板中間到牆的距離
B為兩喇叭面板中間的距離
C為喇叭面板中間,到人耳間的距離(這邊要注意,不是喇叭到人耳的"直線"距離)
D為角度,建議值為D1(中間那條線),直射位置在耳朵略外側或略內側
下面為一些基本為則(有點類似等腰三角形,以下數據為個人偏愛的數據,僅供參考)
中軸線(兩支喇叭的中央)盡量在房間的中央軸線上
A距離建議在1~1.5米,越短音場的深度越差但中低音越多(聲音也較不清晰),
太長影響動線對聲音的幫助也不會太大
B距離建議在2~2.5米,太窄聲音糊在一起,太寬中間虛虛的
C距離大於或等於B
D頭射角度盡量對著人耳(D1),角度往D2移>音場越寬,角度往D3移>聚焦越好且聲音越飽滿
以上為N年來習慣性的擺法,不管是直擺或橫擺皆適用,吃飽撐著的人可以試試看,
ps.聆聽位置盡量不要貼著牆,若貼牆,該牆面可擴散與吸音同時處理!!
-
-
塞低音反射管=密技?
其實塞低音反射管也是一門科學,但這要從喇叭設計談起,
因此"略過",那不是重點,對於實際應用實在太遙遠了,
這裡簡單講解低音反射孔的原理與調整後的變化,
首先~看圖. . .
這是喇叭與低音反射孔量測的示意圖
在喇叭與低音反射孔前皆放上麥克風量測,會得到如右圖兩組響應曲線,
而低音反射孔主要的功能就是延續喇叭的低頻響應,使喇叭低頻更多更沉. . .
目前許多低音反射式的喇叭接有附上一種圓形的泡棉,用來塞在低音反射孔,
如果有做嘗試的各位應該會發現,低頻大量減少,感覺似乎只剩下中高頻,
基本上低音反射孔塞上泡棉便可以當作是密閉式喇叭考量(空氣流動不易),
同樣的單體在不同的兩種箱體設計,要達到相近的低頻,
密閉式音箱會比低音反射孔音箱來的大上許多,
再來看看泡棉塞與不塞的示意圖. . .
圖左側藍色線條為沒塞泡棉,圖右側紅色線條為塞泡棉
由兩者的響應曲線其實可以知道,沒有塞泡棉低頻較多,
塞上泡棉之後低頻減少許多,但延伸較好,
但市售的喇叭塞上泡棉後基本上不要考慮延伸多好,低頻量感已減少的相當驚人,
因此ELAC針對這點提供另一種泡綿. . .
ELAC新喇叭提供另一種可組合的泡綿,可以調整兩種低頻量感,
避免整個塞住後造成低頻不足的困擾,或是都沒塞又低頻轟隆作響. . .
經由以上的解釋應該可以了解,低音反射管放東西其實不是一種密技,
是一種科學,只是沒有經過驗證,造成好像調音密技的假象,
再來看看兩種例子. . .
這是個人使用的喇叭,自製三種尺寸用來塞低音反射孔,調整反射孔的大小
這是站上朱大的喇叭,在低音反射孔塞上的眾多的吸管
在音鄉設計中反射管有以下幾種各色,僅供參考:
孔徑用大低頻越多,若孔徑縮小低頻減少低頻延伸較佳
反射管越長低頻越沉,若長度縮短低頻增加低頻延伸較差
因此通常超低音的反射管會又大又長
最後來看看MYAV上Brachy的實驗,該實驗的對象為B&W的N802(節錄自MYAV)
這些響應曲線是反射孔的實測圖, 由上面向下的響應曲線為:
深藍色: 原始響應
淺藍色: 反射孔放置一半吸管, 可見古早音響前輩放吸管對調整低頻響應是有
根據的!
淺綠色: 反射孔放置一半吸管上半部加一球吸音棉
紅色: 反射孔靠外面放置兩球吸音棉
深綠色: 反射孔靠內側放置兩球吸音棉
淡紫色: 反射孔靠內側放置四球吸音棉
注意30Hz的地方,最大的落差相當10db,這是很驚人的數字,
一般喇叭衰減6db,在聽感上就是減少一倍的音量. . .
-
-
-
-
是阿....
不過塞海綿後,低音真的消除很多,但又有點悶悶的,如果聽交響樂好像不太適合
改天想用吸管試試看....
作者: 小葉
Dynaudio也都會附吸音綿可讓用家塞住反射孔
~樂於自處當下的幸福~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