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小葉
我也是這樣想,都po覺得很麻煩。但二邊都有不同建議也是不錯。
但小葉站長都這樣講了,小弟以後一定照辦。:)
-
-
 作者: psycho
能量更高,當然是『優點』,才可通過 solstics/fy 殺人放火級唱片的虐待啊!...
但是該轉盤本身高低頻兩端似嫌不足,正在『讓別人』傷腦筋如何改進中....:P :P
我用51XR換掉cd 200後並沒有音量變大的情況耶。
這系列高低頻兩端延伸的問題國內常有用家提到,放假這幾天小弟亂搞一通後覺得這塊其實還好。但小提琴的聲音是越聽越怪,一開始很亮比較像真的。現在變得很嗲,可能有人覺得這樣很好聽,但我總覺得怪怪的。
-
-
 作者: jjj121
古河保險絲不知道jjj121兄是用那一款,純銀鍍銠或純銀鍍金(聲霸)?搭配得電線是那一款?銅或銀?所謂效果變好指得是那一方面呢?延伸嗎?會不會犧牲掉厚度?
另BDR應該不便宜吧?jjj121兄可否告知一下價位?你是用四個還是三個mini pits呢?
問題很多,感謝您的回覆與收看我的專線改造(其實還沒完):P
-
-
-
-
來分享一下我亂搞的心得
先看看51XR跟V6假裝一套西裝的樣子:

線材 - 原本用Mogami no.3173平衡線,換了:
1.跟音響店凹得不知名線,名為swiss acoustic cable的樣子,配KC得rca頭 - 這是rca比xlr唷,結果奇怪的是音量竟然差不多?(換線比試時都有把不用得線拔掉)acoustic cable聲音較集中有力,但聽起來有一點緊張的感覺,沒有Mogami輕鬆
2.比Mogami 貴了3、4倍(不太確定價錢,停產了的樣子)的VDH C.C. THE SECOND - 二端延伸較佳,力道更強,但中頻稍微有一點點沒有Mogami甜
3.KC的4AG(全新) - 氣勢驚人,小提琴亮的漂亮,低頻也更低(不是多),中間也不覺得有變薄,全面幹掉VDH與Mogami。不過這是喇吧線的設計,拿來當訊號線break in要一年....
喇吧擺位 -
受限於客廳公共空間動線問題(要可以走過去開窗),還有投影機畫面問題,我能動的實在非常有限。約往拎聽位置前移了15~20公分,往中間10公分。
51XR換上後,舞台深度有加強,但總覺得有點怪怪的,喇吧後面中間一堆器材還有電視,我想要好也很難。但喇吧重新擺位後(照片如下),舞台深度與高度都有很明顯的進步。玩免錢的果然是最快樂的。
-
-
您這台機器應該還很新吧,不需要急著調整,break in一段時間後再看看比較準:)
-
-
 作者: martinsun
您這台機器應該還很新吧,不需要急著調整,break in一段時間後再看看比較準:)
感謝martinsun兄的建議,您說的沒錯,但新東西到手不玩玩實在不好玩
而且多嘗試比較能摸清我缺的那塊。不過也因為是新機,暫時我不打算花錢添購這台的相關道具
-
-
 作者: wei123wei123
39元角錐,貼四個,聲音自己試試看,
小弟是木內的四角愛好者,還有英國R牌聲音愛好者,這台聲音還輸R一截,取決於調音技術,
小弟是用ROK...做為參考機,因此調音方向應該不太一樣,
小弟實在不太喜歡黑金石當作基才,
目前聲音只調到一半,小弟發現墊板也是很重要的,
黑金石聲音實在沒有什麼彈性,
目前是用竹子版,目前還在研究那個牌子LP是怎樣避震的。
目前止到一半進度,晚點照相給你參考。
相機沒電拉。就跟那LP弄一樣的避震系統就對拉。
感謝wei兄分享心得!
這種貼家具、家電的塑膠墊片我之前玩過,感覺比工業用橡膠好一點,但二端的延伸還是不行,聲音偏甜。
您的意思是說這台聲音輸您的ROKSAN CASPAIN一截 嗎?可否談談差異性。ROKSAN我之前也聽過,也算是耐聽韻味派的走向,但沒二台ab test過就是了。
另小弟家中小提琴太嗲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元兇果然是茂凱的鋁合金淬鋼錐,把陶瓷角錐跟鋁合金淬鋼錐位置對調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昨天還試了朝上朝下,還是前一後二,尖端前上後下最為平均。也玩了花梨木圓柱+陶瓷角錐或花梨木圓柱加在底下二塊石頭之間,怎樣都不對,花梨木圓柱加在墊材的任何一環節都會吃掉不少的訊息量,這跟我之前得心得一樣。
嫌這台延伸不夠或是聽搖滾樂不夠刺激的話,加陶瓷角錐我想就沒錯了。應該也適用其他的訊源,小弟試了3台都是這樣。但會有一點太清楚的感覺,樂器有一點要衝出喇吧的味道,改善這點是我下個目標。不過也許擺著不管一陣就好了
-
-
 作者: Fong
感謝wei兄分享心得!
這種貼家具、家電的塑膠墊片我之前玩過,感覺比工業用橡膠好一點,但二端的延伸還是不行,聲音偏甜。
您的意思是說這台聲音輸您的ROKSAN CASPAIN一截 嗎?可否談談差異性。ROKSAN我之前也聽過,也算是耐聽韻味派的走向,但沒二台ab test過就是了。
另小弟家中小提琴太嗲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元兇果然是茂凱的鋁合金淬鋼錐,把陶瓷角錐跟鋁合金淬鋼錐位置對調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昨天還試了朝上朝下,還是前一後二,尖端前上後下最為平均。也玩了花梨木圓柱+陶瓷角錐或花梨木圓柱加在底下二塊石頭之間,怎樣都不對,花梨木圓柱加在墊材的任何一環節都會吃掉不少的訊息量,這跟我之前得心得一樣。
嫌這台延伸不夠或是聽搖滾樂不夠刺激的話,加陶瓷角錐我想就沒錯了。應該也適用其他的訊源,小弟試了3台都是這樣。但會有一點太清楚的感覺,樂器有一點要衝出喇吧的味道,改善這點是我下個目標。不過也許擺著不管一陣就好了 
新機器Break in一段時間後高低頻延伸會增加,說不定墊上陶瓷錐以後還是要拿下來
-
-

CDP底座,竹版取自大賣場,是切哇沙米用的沾板。
360塊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