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09-19, 12:24 AM
#7261
 作者: psycho
我看你跟 a5401920 根本在雞同鴨講,讓我來清楚說明。
這個小板子『不是』要尋找『世界最好的LT3045穩壓』,如果是這個方向,那去找日本職人設計的八併聯才是正確方法。
這個小板子的緣由是:
全漢2000W的 5V輸出,明確剁掉了 COSEL 1500W之 5V輸出!!考慮到全漢2000W內部是經過很爛的DC/DC把12V轉換成5V,這麼爛的轉換都可以電掉COSEL,所以試試看使用好一點的轉換看看看效果如何。於是設計出這個接收12V再兩階降壓成5V的小板子。
所以這個小板子連試都不用試,就知道它一定會出好聲!!因為它隨便就可以剁掉 COSEL 1500W,這意謂著我們這個討論串至今沒有任何人可以聽到這種世界最最頂級的5V電源,a5401920是第一個。
而來中壢音響室驗證,是要看看有沒有上次接水盒『音質扭曲』的慘劇,不過依我猜測應該不會再次發生?....
這個 5V 就是目前為止全世界最正確的 5V,當然了,也得放在電源隔離最正確的中壢音響室,再加上香寶寶線材世界第一多,再加上接地盒大電容天下無敵多......這樣的情況下,才能確認有沒有任何高難度的音響性能問題。至於電腦性能問題,a5401920的系統與耳力都是可信的,一定正確。只是很難說有沒有音響性能的問題.......
等到在我這裡確定音響性能的正確性後,再來要談什麼八併聯或像日本職人一樣的超高等級,這都慢慢來.... 
這裡有個地方講錯了,電腦電供裡面的DC/DC還是交換式電供的,因此,才會有150W的問題。而這個穩壓線路是沒有再經過交換式電供轉電壓的。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a5401920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4-09-20, 06:21 PM
#7262
此篇文章於 2024-09-20 06:25 PM 被 a5401920 編輯。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5401920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4-09-20, 09:29 PM
#7263
此篇文章於 2024-09-20 09:38 PM 被 psycho 編輯。
-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4-09-20, 10:50 PM
#7264
 作者: psycho
[恕刪]
最後是終極解答:全漢2000W的12V => 兩個大電容 => LT3045穩壓成5V => MYDAC。
[恕刪]
教授,問題可能出在這裡。
小弟之前說的天作之合那篇有提到,LT3045的"輸出",要並聯MKP大電容,再接音響。
也就是大電容要接在LT3045之後。當然前面接大電容也是有幫助啦,但重要性應該是比不過後面接大電容。
無論如何,大電容請盡量靠近音響器材,可能的話,最好直接並在音響器材的電源輸入處。
後記:剛剛小弟才發現2019年時tetsuka兄也有提到在LT3045前後都放大電容,當時小弟回應說LT3045後面一般不建議並聯MKP電容,應該先將LT3045的周邊零件升級為優先。但近年來依據實測數據和聽感經驗,LT3042/LT3045後面接大電容有好無壞。在這邊小弟要跟tetsuka兄說聲抱歉~
 作者: psycho
[恕刪]
他XX的2015年怎麼沒有人教我??
[恕刪]
教授,大概是因為LT3045是2016年第三季才公布的關係吧?
此篇文章於 2024-09-20 11:49 PM 被 bchsieh 編輯。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4-09-20, 10:56 PM
#7265
看完教授的評測之後,小弟實在是非常佩服a5401920兄的行動力 
不知道a5401920兄所使用的LT3045穩壓板是使用單顆LT3045或是雙顆?
如果您有興趣的話,小弟可以把手上日本職人製作的LT3045四並聯5V穩壓板借給您試試看。
LT3045.jpg
前兩天我有問過日本職人如果使用12V穩壓為5V的話,這樣子會不會壓差過大。
他回答說穩壓板設計上由12V穩壓到5V是沒有問題的,只要第一階穩壓用的LT3081*2有做好散熱就好。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4-09-20, 11:28 PM
#7266
人在外面先簡短的回
首先,是關於bc大提到的問題,我也是後來才意識到,應該是接在LT3045後面這個問題,不過,因為測試當時一直無法在後段大電容得到5v電壓,所以當時沒有這樣測試。
而原作者後來也提醒,因為目前使用的LT3045是單顆,供電能力不足,所以需要等大電容充滿電。
此外,原作者也提到建議是在電供到LT3045那邊放一顆大電容,然後LT3045出來後也放一顆大電容。
另外,就是非常感謝T大願意出借LT3045的四並聯版本,不過,我準備先按照原作者的建議,試試看把電容接在LT3045後能不能達到psycho 的暫態標準
另外就是,原作者有提供參數如下:「
我之前測試機器的時候抓到的 MY DAC 的功耗大概 300-320mA 而已。真要加我覺得改到 1A 版本就已經很 overkill 。粗估可能 DAC 3.3V 穩壓改上以後會有改善」
母目前的計畫是,先做出超值版的2並聯或是4並聯的LT3045穩壓版,然後再去動內部的DAC。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5401920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4-09-20, 11:45 PM
#7267
 作者: a5401920
人在外面先簡短的回
首先,是關於bc大提到的問題,我也是後來才意識到,應該是接在LT3045後面這個問題,不過,因為測試當時一直無法在後段大電容得到5v電壓,所以當時沒有這樣測試。
而原作者後來也提醒,因為目前使用的LT3045是單顆,供電能力不足,所以需要等大電容充滿電。
此外,原作者也提到建議是在電供到LT3045那邊放一顆大電容,然後LT3045出來後也放一顆大電容。
另外,就是非常感謝T大願意出借LT3045的四並聯版本,不過,我準備先按照原作者的建議,試試看把電容接在LT3045後能不能達到psycho 的暫態標準
另外就是,原作者有提供參數如下:「
我之前測試機器的時候抓到的 MY DAC 的功耗大概 300-320mA 而已。真要加我覺得改到 1A 版本就已經很 overkill 。粗估可能 DAC 3.3V 穩壓改上以後會有改善」
母目前的計畫是,先做出超值版的2並聯或是4並聯的LT3045穩壓版,然後再去動內部的DAC。
嗯嗯,剛剛算了一下,如果是用1000uF大電容,在DAC未開機的情況下,單顆LT3045要花約5秒鐘把電容充滿,的確是要等一下,再把DAC電源打開。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4-09-21, 12:28 AM
#7268
所以我也沒猜錯嘛,某人就是需要重砲巨艦才行XDDD.
雖然是階段性驗證,但確實只接一組的瞬態性能完全不夠.
至於音響性能大提升......你都用了LT3045這種頂規LDO,
噪訊 電壓波動抑制沒大勝一般ATX的DC/DC才是新聞吧.
老實說四並聯在瞬態上就會足夠嗎? 尤其用在數位端上.
也許最後還是得在瞬態與音響性能上取捨一下..........,
或是上到更誇張的並聯相數.
另外針對
"原作者有提供參數如下:
「我之前測試機器的時候抓到的 MY DAC 的功耗大概 300-320mA 而已。
真要加我覺得改到 1A 版本就已經很 overkill 。粗估可能 DAC 3.3V 穩壓
改上以後會有改善」"
我想表達一下看法,傳統討論電源規格總是會說功耗多少,我加個幾倍很夠用了,
就供能角度是這樣沒錯,但長期在CAT這領域聽下來,我總覺得問題不是功耗多少,
而是多大的電源規格可以給我夠高的瞬態性能(ESR/skew rate/內阻/transient response?)
我不知道該使用捨麼術語描述這個概念才是對的.
但就像最早某人堅持一定要超大瓦數電工才可以,我很不認同,當時我認為ripple之類的噪訊表現以及
regulation這樣衡量電壓波動抑制能力的參數比較重要,瓦數大可能噪訊還更高.但十幾年後我發現
我開始贊同他的觀點,因為我感受到了我前述稱為瞬態性能的這個概念.
而除了電源規格,對我來說,在DC迴路上串上MKP電容的效益,聽感上也是屬於瞬態性能的範疇,甚至
包括不斷把一樣架構材質的AC/DC電源線加粗,其聽感效益也是同個領域.所以我開始模糊的感覺到,
也許我在追求的是怎樣能讓電能更逼近理論上的瞬間傳遞,也就是物理角度下,在動作發生的瞬間就
提供其所需的能量(delta_t=0,而非趨近0).
在接受這個模糊的假想概念後,我發現我開始能將這串討論中很多奇怪 非主流的做法給出一個內在
自洽的邏輯,並在實際使用後得到驗證.所以.........很期待後續LT3045多並聯的相關驗證測試.
此篇文章於 2024-09-21 12:58 AM 被 Higuma 編輯。
-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4-09-21, 07:19 AM
#7269
 作者: Higuma
[恕刪]
另外針對
"原作者有提供參數如下:
「我之前測試機器的時候抓到的 MY DAC 的功耗大概 300-320mA 而已。
真要加我覺得改到 1A 版本就已經很 overkill 。粗估可能 DAC 3.3V 穩壓
改上以後會有改善」"
我想表達一下看法,傳統討論電源規格總是會說功耗多少,我加個幾倍很夠用了,
就供能角度是這樣沒錯,但長期在CAT這領域聽下來,我總覺得問題不是功耗多少,
而是多大的電源規格可以給我夠高的瞬態性能(ESR/skew rate/內阻/transient response?)
我不知道該使用捨麼術語描述這個概念才是對的.
但就像最早某人堅持一定要超大瓦數電工才可以,我很不認同,當時我認為ripple之類的噪訊表現以及
regulation這樣衡量電壓波動抑制能力的參數比較重要,瓦數大可能噪訊還更高.但十幾年後我發現
我開始贊同他的觀點,因為我感受到了我前述稱為瞬態性能的這個概念.
而除了電源規格,對我來說,在DC迴路上串上MKP電容的效益,聽感上也是屬於瞬態性能的範疇,甚至
包括不斷把一樣架構材質的AC/DC電源線加粗,其聽感效益也是同個領域.所以我開始模糊的感覺到,
也許我在追求的是怎樣能讓電能更逼近理論上的瞬間傳遞,也就是物理角度下,在動作發生的瞬間就
提供其所需的能量(delta_t=0,而非趨近0).
在接受這個模糊的假想概念後,我發現我開始能將這串討論中很多奇怪 非主流的做法給出一個內在
自洽的邏輯,並在實際使用後得到驗證.所以.........很期待後續LT3045多並聯的相關驗證測試.
完全同意Higuma兄您的看法。
之前小弟有提過,其實交換式電供真的不需要大瓦數,但大瓦數電供才會使用低阻抗的設計以避免電供在大電流輸出情況下的內耗升溫。有能力試試看的人,可以自行把小瓦數電供內的輸出整流二極體和濾波電感改成大電流型號,電路板銅箔部分也用大線徑線材加強,就可以大幅降低小瓦數電供的輸出阻抗。沒有辦法動手的人,就只能靠外接MKP大電容來改善。
另外,TI的TPS7A4700這顆穩壓晶片,雖然在雜訊上拼不過LT3045,但輸出阻抗只有LT3045的約十分之一。所以在某些供電暫態比低雜訊更重要的電路上,TPS7A4700的實際聽感表現會勝過LT3045。
ps. 其實對吃300~400mA的器材來說,供電能力1A真的只能算是及格而已。
-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4-09-21, 09:54 AM
#7270
端子接頭處理
前面小弟有提過必須好好處理MKP端子,避免讓MKP的低ESR好處被抵消。在這邊小弟做了一些實測,提供給各位參考。
小弟還是拿前面提過的Vishay 200uF 250V MKP電容來測試,鎖上一顆大線徑O型(或稱R型)壓接端子,規格為8-8。前面的8,指的是可接的線材截面積,8就是適合壓接8mm平方的線材。而後面的8,指的是O型環適合使用套在多粗的螺絲上,也就是O型環的內徑,約為8mm。
由於Vishay這顆電容的螺絲直徑為6mm,所以小弟把O型環套上之後鬆鬆的,為了增加接觸面積和穩定性,小弟沒有對齊圓心,而是用偏心鎖法固定。下面這張照片,是用"徒手"將螺絲鎖緊後,測試從螺絲柱頭到O環之間的電阻的結果:
hand.jpg
電阻為0.3242 mOhm。
接著小弟用套筒起子工具將螺絲鎖緊,再次測試,結果如下:
tool.jpg
電阻為0.0606 mOhm,只有徒手鎖緊的五分之一。所以請一定要用工具將螺絲鎖緊,但要注意千萬別用盡力氣鎖,也最好使用"套筒起子"而非"套筒板手",以避免很輕鬆就鎖過頭,讓螺絲柱頭的螺紋受損,就得不償失了。如果有扭力板手是最好的,一般來說,這種M6螺絲最大承受扭力約在5~6Nm,M8約在6~8Nm,而公頭(螺柱)會比母頭(螺孔)的承受扭力再大一點。
而小弟發現,O環的孔徑,幾乎跟電容螺柱的底座一樣大。下面是電容螺柱的尺寸照:
MKP_size_side.jpg
MKP_size_top.jpg
螺柱底為楔型柱狀,楔型頂面直徑是8.5mm,下面直徑為11mm。而O環內徑實測為8.4mm,只比楔型頂面直徑小了0.1mm,所以如果對齊圓心後鎖螺絲,接觸面積極小,會增加接觸電阻。就算是利用偏心方式固定,也只是稍微好一點而已。
crimp_terminal_compare.jpg
所以,最好是能夠選用剛好尺寸的O型環,才能確保最佳的接觸面積。以上面這個Vishay MKP電容來說,適合的O環尺寸應該是8-6或是6-6,也就是O環內徑是6mm,才能達到最佳的接觸面積。
但是,每顆電容的螺柱大小不一定相同,還有些是螺孔,例如現在本版最紅的高耐壓760uF大電容就是螺孔。如果手上的訂做線材O環大小沒辦法剛好配合怎麼辦?這時候就可以利用一些小道具來改善。以小弟的Vishay MKP的例子來說,可以增加一片內徑為6mm的紅銅墊片:
washer_size.jpg
紅銅墊片套上電容螺柱的樣子:
washer_installed.jpg
只要先墊上這個紅銅墊片,再套上這個尺寸過大的O環,就可以增加O環的接觸面積:
final.jpg
而實測結果,接觸電阻也更進一步的降低了:
tool+washer.jpg
實測電阻為0.0526 mOhm
ps. 如果電容端子為螺孔,那麼螺絲材質就一定要慎選,不要使用鐵質、鋼質、甚至是鋁質的螺絲。可以使用黃銅、鈹銅、甚至是碲銅螺絲。如果能找到紅銅/紫銅螺絲也可以,但因為紅銅較軟,扭力承受力低,不確定紅銅螺絲在導電度和接觸緊密度的平衡性如何。
-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