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頁,共750頁 第一第一 ... 218618668708716717718719720728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7,171 到 7,180 共計 7500 條
  1. #7171
    註冊日期
    2020-12-31
    文章
    190
    Thanks
    328
    Thanked 517 Times in 17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gangster.tank 查看文章
    我去下載了Server 2022,但無奈藍芽跟WIFI都無法使用。
    Windows Server 安裝完成後,預設並未啓動 Wireless 服務。到 Server Manager 裡去啟動後就可以使用 Wi-Fi 了。Google 一下可以找到一些教學,步驟十分簡單。沒有藍芽好像也可以解決,google 看看。

    我之前做過比較, 聲音方面 Server 2022 還是比 Win 10 更理想一些(對我來說啦)。

    Audiophile Optimizer 4.0 版將可以用在 Server 2022 上。JPlay 論壇上有人試 beta 版(搭配 Server 2022),說非常棒。AO4.0 的好處是沒有圖形介面的 Server Core 版本上也可以用 AO 的簡單圖形介面安裝各種 driver (像 DT2 就需要),用在雙 PC 系統裡的 Audio PC 上很理想。等 AO 4.0 正式推出,我實測過再分享。

  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quad For This Useful Post:


  3. #7172
    註冊日期
    2023-02-24
    文章
    119
    Thanks
    161
    Thanked 350 Times in 104 Posts

    預設 超值DAC之科學機(二)

    一、前言

    前文經過觀察與分析,提出當我們在分析DAC的聲音表現時,可以分成電腦(數位)與類比性能,來分別觀察。並且,此一區分並非是任意的區分,而是影響到電腦性能與類比性能的原因與調整方式不同,而有區分實益。在低價的DAC上常出現的是數位性能或是類比性能不足的現象,若要兩者都能夠達到高程度的水準,僅有在高價的DAC上,才能發現。

    在低價的DAC中,我們發現來自於中國的科學機往往是晶片使用先進的高階晶片,並且測量出來的數據優異,但是以廳感而言,數位性能其實不佳的狀況,例如:在原廠的供電水準下,Topping的d50在頻寬上會產生低頻細節被吃掉的頻寬不足現象,或是聲音乾扁、尖銳刺耳的動態壓縮現象等等,都顯示出其頻寬、暫態不足的情況。

    不過,我們也發現能夠通過供電水準的改善,來增強此類科學機的電腦性能,並且對於前文留下的是否能透過香寶寶線來改善此類機器類比性能不足的問題,再全套香寶寶線材(從ac、dc電源線、同軸、類比訊號線均採用香寶寶線材)後,也呈現出沒有上限極高的改善。

    因此,本文將以討論對於M300此類低價的科學機,將要如何在超值階段,達到電腦性能以及類比性能大幅提升,以期能夠對於還未更換到高階DAC,如:AUDIOMAT的旗艦機的燒友,另一個可供替代方案。

    既然對於此類科學機,會有電腦性能與類比性能均不足的問題,而類比性能又相對價格門檻高,因此,將先討論電腦性能的提升,再討論類比性能提升。最後,對於燒友常常討論的科學機音樂性不足的問題,再處理類比與電腦性能後,再處理此一調音問題

    二、改善電腦性能

    對於中國音響廠商,在低階出的科學機,常常會有為了漂亮的測量分數,而使用最新的DAC晶片,例如:AKM4499,不過,除了跑分漂亮以外,聲音乏善可陳。以原廠狀態,聲音甚至會比2014年推出的Micromega Mydac透過調音表現出來的聲音還不「悅耳」、與樂器真正的音色不符。不過,就如同先前談到的,DAC受到晶片運算的影響頗大,並且psycho也說過,此一晶片性能帶來的效果難以透過後天改裝來達到。因此,如果要使用這些DAC,其唯一的優點就是先進的晶片,所以要選機的第一個原則是:請挑選晶片相對先進的科學機。

    不過,僅有先進的晶片還不足以達到好的電腦性能,還必須要包含好的供電能力。此外,科學機為了測量分數,常常會有過度濾波的問題,也必須透過供電能力來彌補其設計缺陷。而改進供電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大瓦數的交換式電供,例如:COSEL 1500W或是全漢2000W的電腦電供。為了可以使用交換式電工,在選擇科學機的第二個原則是:必須可以DC電源輸入的機器。不過,如果有改裝能力或是能照到人幫忙改裝者,也可以經討論過後,使用AC電源的科學機再進行改裝。

    在挑選到合適的科學機後,接著必須有好的電源。對此,主流的看法認為交換式電供會產生大量的汙染,尤其是大瓦數的情況下,因此,採取線性電源的做法。線性電源確實有乾淨的優點,放在一些並非為了測量的中國機上,或許也有不錯的效果。不過,如同上文所提科學機面臨的問題是因為周邊電路設計以及濾波等跑分考量,因此,需要大量的供電能力得餘裕,來改善其電腦性能。換言之,100W的線性電源與1000W的交換電源,都是輸出5V的情況下,線性電源僅有20A的電流供應能力,而交換式則有200A,雖然DAC本身不會吃到那麼大的電流量,但是在電流變化時,較大的電流餘裕會提供較好的變化速度,使得暫態與頻寬都獲得改善。(關於科學解釋部分本文並非專業,如有錯誤還請不吝指正)因此,使用科學機時,就只能使用「大瓦數」之「交換式電供」。當然如果有人可以使用1000W或2000W的線性電源作為供電,效果如何就不在本文可以預測範圍內。因為市面上難以找到如此大瓦數的線性電源。

    基本上,DAC的電腦性能受到的是晶片、周邊電路等等的設計影響,而作為非專業者,在塞選此類科學機的DAC時,周邊電路的設計情況,難以有確認的方向。因此,挑選上僅能從是否可以外接改善供電能力以及DAC晶片來做評估。當然此一評估也有失敗的機率,例如:以Topping d50與m300同屬與低階的中國科學機而言,在外接的大瓦數交換式電供後,卻發現d50會比m300吃更多的暫態,或者說暫態與頻寬被m300超越。psycho推測這可能與d50s用的是ES9038Q2M 晶片兩顆,為了達到跑分漂亮,因此,過度的限縮其性能所導致的。此外,除了大瓦數的電供外,如有相關知識者,也可以參考對於薄膜電容的討套論,在電供上串上大瓦數的薄膜電容,也同樣可以有效改善暫態與頻寬等數位性能。同樣的如果有改裝能力,可以考慮將DAC內部的不同電壓電路,獨立出不同的DC供電頭,對於DAC的性能應能有大幅提升。

    科學機的電腦性能經過供電能力的改善後,以M300成功的例子而言,以能夠通過過去psycho所提出管弦樂測試法的暫態對比。因此,若想測試是否通過,請以管弦樂測試法的暫態標準,聽感上的參考。在處理完電腦性能後,另外一個部分是類比性能。

    (先去吃消夜,後面待續)
    三、改善類比性能

    低價的DAC經過電腦性能的調整後,可以得到怎麼樣的聲音呢?這個問題涉及到前後端搭配,能否讓這個DAC發揮出他的電腦性能。在後端不會因為性能不足或是調音等等的情況下,使DAC的電腦性能失真,則此一DAC在暫態跟頻寬的表現上,可以超越其價位的限制。否則改裝或是更換攻掠就喪失其意義了。至於可以何種程度的超越呢?以我之前曾經使用的樂之邦 09 III FUTURE為例,本體是一個集USB DAC、耳機擴大機(有獨立放大電路)、DAP一體的一體機,全新的價格也約在15K左右。在電腦性能改裝後,單純暫態與頻寬約與原價40~50K左右的DAC可以並駕齊驅。不過,就聽感而言,是否也可以一樣呢?我認為高價的DAC會贏。這裡的問題出在哪裡呢?

    相對於低價DAC改裝,高價DAC聽起來,相對而言聲音的顆粒感或粗糙感比較低。以psycho過去討論音質的例子而言,高價的DAC與低價的DAC都可以表現出訊源裡面的圖像的全貌,換言之,假設訊源是蒙娜麗莎的微笑,在電腦性能完備底下,不論是高價或是低價DAC都可以幫我們看到整ˋ幅圖像。不過,高價DAC就如同用高級的顏料,經過名家之手;低階的DAC則是用平價的顏料,並且是畫技不佳的仿品,在單一顏色上顯得色彩感不足、上色不均勻等等。代換到音樂表現上,會產生當單一個基音演奏後,因為演奏技巧、錄音、空間感等等產生的複雜泛音,在低階DAC尚無法充分的描繪出來。不過,這個基音轉到下個基音之間轉換則涉及到暫態,因此,此類轉換的音樂訊息應使指細節,則不會受到影響。除了音質外,還有音場問題,也就是聲音的左右、尤其是深度定位以及高度定位、聲音是否可以瀰漫在整個空間內部等等。因此,過去就將這些差異稱為類比(音響性能)不足。並且此一音響性能過去也認為涉及到音響廠商美學上的獨門知識,難以透過後續改裝。如此一來,就形成了超值與極致門檻。超值,可以透過改裝,追求電腦性能,價格也不用太高,就是要費點心思;極致則涉及到經濟能力的問題,無法強求。

    不過,近期,通過對於香寶寶線在低階DAC上的測試則發現了另一條,相對沒那麼貴的路。就如同前文提及的,香寶寶線可以提升DAC的音質,並且,對於類比性能越是不足的機器,提升度就越明顯,相反的對於原本類比性能就不錯的DAC會有比較高的邊際效應。這個提升雖然同樣有邊際效應,不過,經過計算後,相對於入手高價DAC(100K以上)pyscho認為仍有相當的性價比。當天,將先前提過的m300全套香寶寶化後,不論是電腦性能還是類比性能,都可以勝過同樣全套香寶寶化的ˊMydac。這意味著Mydac雖然類比端設計比較正確,但是在電腦性能上,因為晶片以及尚未改裝電供,輸給經過改裝的m300並不意外;在類比性能上,則是出現因為m300類比性能不佳,一旦全套香寶寶化後獲得得提升敢遠超Mydac。甚至psycho認為這樣搭配的m300,在200k內預算,包含線材的情況下,難以有高價DAC(200K內),配上小黑線能夠超越M300在電腦以及類比性能。

    如果有志於通過香寶寶線來提高電腦性能者,建議的優先順序是數位線材的提升程度會大於類比線材,因此,同軸線提升程度會最大,再來是電源線與類比訊號線。在電源線部分,AC與DC同時使用香寶寶線,才能夠發揮最好的效果,僅換AC則效果相對不佳。至於電源線與訊號線哪個提升更大,則有待測試。

    當然,此一透過香寶寶的改裝方案,也有相當高的價格門檻(當天使用約140K),並且香寶寶線也並非容易取得,不過,比起其獲得的效果,仍屬於以較低價格,獲得高類比性能的方式。

    四、調整音樂性(?)

    最後,要談DAC的音樂性問題。(晚上再說)
    五、結論
    此篇文章於 2024-07-05 01:02 PM 被 a5401920 編輯。

  4.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5401920 For This Useful Post:


  5. #7173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77
    Thanks
    3,733
    Thanked 5,918 Times in 1,97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a5401920 查看文章
    一、前言
    三、改善類比性能
    四、調整音樂性(?)
    五、結論
    這個混球說明天才要補完,一定要當掉!!...

    簡單說一句:我們發現音響廠商根本不懂得怎麼做音響、或者說根據商業邏輯設計的音響產品一定有嚴重問題....

  6. #7174
    註冊日期
    2017-02-14
    文章
    582
    Thanks
    1,886
    Thanked 1,690 Times in 4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equad 查看文章
    Windows Server 安裝完成後,預設並未啓動 Wireless 服務。到 Server Manager 裡去啟動後就可以使用 Wi-Fi 了。Google 一下可以找到一些教學,步驟十分簡單。沒有藍芽好像也可以解決,google 看看。

    我之前做過比較, 聲音方面 Server 2022 還是比 Win 10 更理想一些(對我來說啦)。

    Audiophile Optimizer 4.0 版將可以用在 Server 2022 上。JPlay 論壇上有人試 beta 版(搭配 Server 2022),說非常棒。AO4.0 的好處是沒有圖形介面的 Server Core 版本上也可以用 AO 的簡單圖形介面安裝各種 driver (像 DT2 就需要),用在雙 PC 系統裡的 Audio PC 上很理想。等 AO 4.0 正式推出,我實測過再分享。
    後來在大陸發燒友的幫助下,我下載了Server 2022核心的Windows 10,確實如同dequad兄所說的更理想一點,主要表現在暫態以及聲音的從容不迫,但也並非沒有缺點;我覺得雖然暫態以及動態非常好,但它的兩頻延伸略差,應該說兩頻跟不上它的暫態表現。

    在這方面我覺得LTSC會更好,只是相比之下LTSC更不耐聽,與Server 2022相比LTSC就像是稍微加料的系統。

    但是Server 2022的暫態真的是令人流連忘返

    這個Server 2022核心的Windows 10下載連結我就提供在此: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yc1...ew?usp=sharing

    有興趣的可以下載來玩看看。

    但是語言是簡體中文,可以安裝繁體語言包,不過輸入法的部分會一直顯示失敗通知,輸入法可以透過第三方輸入法來實現注音輸出,內建被強制關閉各種更新。

  7.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8. #7175
    註冊日期
    2009-06-13
    文章
    441
    Thanks
    52
    Thanked 917 Times in 272 Posts

    預設

    https://github.com/WhatTheBlock/Wind.../master/server

    Server 2022 Datacenter

    20348.230

    巴哈也有網兄製作精簡版,GT兄可以試試,至少語系問題可以解決.
    此篇文章於 2024-07-06 09:47 AM 被 Higuma 編輯。

  9.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10. #7176
    註冊日期
    2017-02-14
    文章
    582
    Thanks
    1,886
    Thanked 1,690 Times in 4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iguma 查看文章
    https://github.com/WhatTheBlock/Wind.../master/server

    Server 2022 Datacenter

    20348.230

    巴哈也有網兄製作精簡版,GT兄可以試試,至少語系問題可以解決.
    感謝 Higuma兄 提供連結,我測試了,問題跟我之前下載的Server 2022一樣,WIFI與藍芽仍無法安裝驅動。

    不過還是感謝提供

  11. #7177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77
    Thanks
    3,733
    Thanked 5,918 Times in 1,972 Posts

    預設 詭異的音響市場產品,造就了詭異的音響科學

    詭異的音響市場產品,造就了詭異的音響科學


      因為 a5401920找到超值而極緻的耳機系統,害我現在又開始動歪腦筋來思考音響科學的問題。所謂的『科學』就是理論與實證那是太古老的實證主義式科學哲學,現代的科學哲學早就走向現象學式的科學哲學了。現象學在玩音響所需要的科學社會特別重要:因為任何音響科學都得受到『聽覺心理現象』的管制!這導致不懂聽覺心理方法的音響科學往往完全錯誤而不自知。我狗運好訓練出黃金雙耳的可怕實力,也是有點蓄意的完全不理會任何音響科學知識,就是想看看黃金雙耳的現象學比較科學?還是音響物理科學理論比較科學?當然了,從科學哲學史看來,現象學式的科學反而會走向真正的科學.....

      所以最近的聽感現象讓我提出一個絕對離經叛道的答案,而且保證從任何理性面向都可以『證明』我提出的音響科學才是正確的科學!當然任何人都可以違反科學,因為科學又不是宗教或道德;但是那一種方法才能得到真正的科學素養,這是我一輩子最計較的。

      我要提出的離經叛道的答案是:音響三大件不重要!線材最重要!!

    這個答案有以下限制:

    第一、音樂美感必需接近新天新地唱片行的走向,或者認知到古典音樂唯一的真正中心只有巴黎而不是柏林、維也納。

    第二、音響美感必需走向絕對高傳真,真心不偏好染色。

    第三、用一輩子的時間,願意在訊源花二十萬元以內,耳機耳擴再四萬元以內,喇叭有點難估計。

    只要符合上述三條件,我就百分之百掛保證:音響三大件不重要!線材最重要!!

    我與 a5401920發現:一台 CHI-FI機 SMSL M300SE DAC不到新台幣四仟元,加上全套香寶寶線材如下:2X2 AC電源線 25000元,三仟元二手COSEL 1500W,2X2 DC電源線 7000元,9X1 同軸數位線 35000元,2X2 RCA訊號線 24000元。香寶寶線材+1500W共九萬元,還不必加上絕對性能更極緻的大電容(也只要幾仟元)。其他 USB DDC、HUB、U3TT、電源隔離......算兩萬元,總共在十二萬元以下,組成一台『線材最重要』的psycho牌DAC。

    然後我以黃金雙耳斷言:這樣子的psycho牌DAC,從HI-FI性能到音色正確性到音質,絕對『全面』剁掉十八萬元的 AUDIOMAT TEMPO再使用原廠線;就算使用全套PSOCC也可能輸,只要不使用香寶寶就很危險!

    p.s. 當天測試的是2000w,但是我斷言使用1500w cosel 結果一定相同。

    1、先別高興以為無論什麼CHI-FI DAC都行,挑出可改造的DAC是超高難度的事!我就先講:TOPPING D50s與D10s都完全不行!為什麼鬼才知道,只能說他們只會製造跑分機而不會設計音響。

    2、所以如果想花二十萬元以下買dac,我絕對科學地建議買psycho牌DAC。當然了, AUDIOMAT TEMPO+全套香寶寶 當然一定全面贏過psycho牌DAC,但是這就不是二十萬元,而是三十多萬了!!而花十二萬元買psycho牌DAC,除了聲音絕對剁掉沒有香寶寶的AUDIOMAT TEMPO外,完全沒有浪費一點錢,因為這十二萬會隨著你升級dac而越來越強,隨時可以把M300SE升級掉。從理性消費的角度,想不到有第二個答案。

    3、所以 M300SE DAC在 psycho牌DAC只是一個小配件,隨時可丟可棄,只是要升級那一個?就要看看有誰要學習黃金雙耳了...

    ============================

    先交待以上結論,再來寫寫發現的過程。

    一切源自 MICROMEGE MYDAC,這麼便宜超值的DAC居然沒有一統江湖,反而讓聲音像垃圾一樣的 CHI-FI機大行其道,這根本是荒謬的笑話。

    MICROMEGE MYDAC 不能方便升級 1500W是超級致命缺陷!但是,它的HI-FI性能再怎麼輸,音響性能就是大贏特贏。所以我才會好奇:那麼在完全香寶寶化的情境中,MYDAC的音響性能會繼續贏 M300SE嗎?

    結果一試之下下巴掉下來了:莫名奇妙,完全稥寶寶化固然讓MYDAC提升音響性能,但是對M300SE是完全的起死回生:原先的音質真的就是蒼白無力又噁心,完全香寶寶化後突然變成可以叫陣 AUDIOMAT的頂級器材??

    我相信就算是bc大魔王看到這現象也只能頭暈:使用原廠線的 m300se 聲音是垃圾,全套香寶寶就會變成黃金??原先我們以為線材只要不扭曲、不降低性能就偷笑了,沒想到線材還可以從無到有?別問我,我會懂才怪.....

    這也顯音響科學的設計其實太簡單:輕易就可以讓我破解的hi-end級dac算什麼高難度工程??問題只怕是,詭異的音響市場要求詭異的產品,導致音響設計師要花最多心力去『迎合市場』而不是『追求高傳真』,連單純的最便宜chi-fi都為了『跑分』而亂設計一通。

    我反而猜測 mydac 應該無法救回來,因為才一萬兩仟元的原廠機使用爛爆的內建電供到就可以得到至高無上的音色正確性,高度懷疑它是基於『正確音色』而『加料』,是高明的加料但是後天可提升性就會很有限。相對的m300se只會拼命破壞音響性能,把限制器破解掉聲音就回來了。

    至於為什麼全數香寶寶化就可以破解m300se的限制器?這種高難度的科學理論就留給真正懂的高手如bc大魔王.....

    (end)

  12.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7178
    註冊日期
    2009-01-25
    文章
    36
    Thanks
    6
    Thanked 133 Times in 3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以下是重點:『電源隔離』是 HI-END 之根本!這個絕對不能放棄,目前也不知道有沒有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案,所以我要回文洗腦你!

    引用 作者: termdoxa 查看文章
    另外,電源隔離雖然有用,但是現實不得不讓我有放棄的想法:
    1. 無法特地為音響迴路設置分電箱,為了滿足不用音響時關閉電源的需求,均購買自帶breaker的淘寶牌法規排插。但是數位端電源因為電源隔離使得排插散落在各處,導致想要控制各個電源迴路非常不方便,最後都偷懶直接關閉最靠近壁插的排插的breaker。

    2. 法規插頭雖然牢固,但不代表給外線用的鎖點能夠將5.5mm2的線鎖的很牢固...上週日替換排插時發現有些鎖點已經接近鬆脫的程度,加上這些低價排插的銅排與breaker不可能用多好的料,這些因素對聲音有多少減損?不得而知...
    這兩點有些看不懂?第1的位置問題,『電源隔離』可以任意亂放,像我家一樣亂七八糟照樣有效,不知道第1點真的問題會不會是嫌難看?那真的沒救。

    第2我保證沒問題,我都用那麼久了還沒爆炸.....還是你用的排插與我不同?可是我用的是淘寶上最便宜的3C PDU一個不到新台幣一仟元耶!?

    而且我用了快8年(?),無論何時拿高價美規排插來測試,都是測一個死一個,甚至插在家用迴路都會死...,所以,我甚至認為故障的法規都比正確且高價的美規還要更強!.....
    這一切都是現實考量或個人喜好所做的"選擇",以我最熟悉的跑步來說,我有三年多做到這種程度:
    1. 整年規律訓練,一週跑步5~6天。
    2. 生活作息幾乎是複製貼上,只在辦公室、河濱或公園、住家三個地方跑。
    3. 恢復跟訓練一樣重要,作息與睡眠也要非常規律。
    4. 只要有排課表,就算是寒流加下雨也照樣跑步,既使12/31、1/1這種大日子也是以跑步為優先。

    既使做到這種程度,還稱不上是嚴肅跑者,例如飲食我就破功了,鹽酥雞+珍奶照樣喝...
    因為種種原因,現在不想花太多心力在某一件事情上,但既使如此還是維持著一年3000km的運動量。

    ========

    回到音響,不論硬體或軟體,老師的理念就像嚴肅跑者,不能有一絲妥協。
    為什麼我的電源隔離一段只有2.5m?因為實際入手才知道5.5m2有多佔空間,空間不夠的情況下硬塞的話顯得又亂又醜,這對想過極簡生活的我來說有點相衝突。既然不能無腦增加排插或1500W,於是回到傳統音響的思路,盡可能將劣化音質的部件逐一剔除。

    我的淘寶牌排插也是明爵牌,如下圖,空氣開關+法規頭。由於COSEL 1500W本身沒有開關,我只能用排插自帶的開關控制電源,但是排插又因電源隔離散落各處,最後懶得彎腰就直接切斷主排插的電源。
    DIY排插_明爵.png
    淘寶牌排插的問題是外線的固定螺絲面積太小,遇到5.5mm2的線無法保證固定,還好我都偷懶不為這些放在角落的排插做打掃,不然早就發生漏電或短路意外

    現在我的DIY排插長這樣:
    DIY排插_數位端.jpg

    DIY排插_類比端.jpg

    圖中的terminal block品牌是Phoenix Contact,在電控領域非常常見,為了保證設備可靠性,廠商設計的簧片非常牢固,就算抓著最細的線甩動整個排插也不會脫落。現在是用8mm2太平洋電纜,等玩到沒地方升級時再考慮把線換成PSOCC或是香寶寶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解決方法也很簡單:各種轉接頭都有備用一份,特別重要的轉接頭備份兩個!......
    為了預防各種意外,同款轉接頭我不只買兩個,我連DT2都買到四個了

  14.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rmdoxa For This Useful Post:


  15. #7179
    註冊日期
    2007-10-23
    文章
    937
    Thanks
    3,307
    Thanked 4,115 Times in 83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ermdoxa 查看文章
    [恕刪]

    現在我的DIY排插長這樣:
    DIY排插_數位端.jpg

    DIY排插_類比端.jpg

    圖中的terminal block品牌是Phoenix Contact,在電控領域非常常見,為了保證設備可靠性,廠商設計的簧片非常牢固,就算抓著最細的線甩動整個排插也不會脫落。現在是用8mm2太平洋電纜,等玩到沒地方升級時再考慮把線換成PSOCC或是香寶寶

    為了預防各種意外,同款轉接頭我不只買兩個,我連DT2都買到四個了
    termdoxa兄您好,

    這排插看起來很威啊~

    小弟有兩個小小的想法,您可以參考看看。

    1. 地線如果可以跟水火線一樣粗,甚至更粗,可能會比較好。

    2. Schneider A9A15306 這顆法規插座的地pin,內部是用類似鉚接的方式連接,用手去旋轉,某些插座的地pin甚至還可以轉動,不利於傳導。照片如下:
    DSC_0566.jpg
    IMG_20160503_140428.jpg
    IMG_20160503_140713.jpg

    如果有辦法把這顆插座打開的話,建議可以將連接處用焊錫固定,降低電阻。
    IMG_20160503_140123.jpg

    以前小弟在DIY一些測試線材的時候,就發現燈籠造型彈片設計的香蕉插,如果將那些可以轉動的彈片用焊錫固定,電阻可以降低非常多。

    這是焊接前的香蕉插,從彈片至本體圓孔的電阻約為7.8694mΩ
    240704122727023.jpg
    240704123118121.jpg

    這是將香蕉插彈片下方跟本體焊接固定,從彈片至本體圓孔的電阻約為0.3923mΩ,跟原來相比,差距約20倍。
    240704122605347.jpg
    240704123211938.jpg

    這顆插座不好拆,因為用了兩顆單向螺絲鎖住,需購買專用工具,但就算用了專用工具也是得花點力氣和技巧。願意挑戰的網兄可以試試看。
    51sxcqsdNOL._SL1050_.jpg

  16. The Following 8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17. #7180
    註冊日期
    2007-10-23
    文章
    937
    Thanks
    3,307
    Thanked 4,115 Times in 83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恕刪]
    我反而猜測 mydac 應該無法救回來,因為才一萬兩仟元的原廠機使用爛爆的內建電供到就可以得到至高無上的音色正確性,高度懷疑它是基於『正確音色』而『加料』,是高明的加料但是後天可提升性就會很有限。相對的m300se只會拼命破壞音響性能,把限制器破解掉聲音就回來了。

    至於為什麼全數香寶寶化就可以破解m300se的限制器?這種高難度的科學理論就留給真正懂的高手如bc大魔王.....

    (end)
    教授好,小弟不才,不知為何全數香寶寶化可以破解m300se的限制~

    小弟找不到m300se的內部照,但有找到mydac的內部照,可惜解析度不夠高,沒辦法看得很清楚。小弟在照片上面稍微標示了一下,如下圖:
    MyDAC-PCB918拷貝2.jpg

    小弟看了一下,看起來如果要改成外接電供,可以拔掉XF1和XF2兩顆變壓器(圖中兩個綠色叉叉),以及整流二極體D3、D4、D5、D6、D7。但不確定兩組輸入電壓是否相同,必須實際測量之後才知道。如果電壓不同,就必須準備兩組不同電壓的外接電供。

    小弟從這低解析照片上粗看,myDAC在設計上其實花了不少心思。跟聲音有關的電路,用了兩組低噪線性穩壓電源(可能是TPS7A49) 。USB電路也有做隔離,避免干擾。但兩組時脈的品質未知,不像M300SE使用了NDK的低相躁晶振。類比輸出的零件用料也挺用心的,用了德州儀器TI OPA1642這顆性能不錯的輸出放大器,而週邊還用了好幾顆高成本的金屬皮膜貼片電容。

    但改了外接電供加上全數香寶寶能夠好多少?小弟也不清楚就是了。
    此篇文章於 2024-07-13 06:51 PM 被 bchsieh 編輯。

  18. The Following 9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