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3-03-31, 11:31 AM
#3721
錄音科學的進化:從 FY/SOLSTICE 走出到 Klarthe
此篇文章於 2023-03-31 11:36 AM 被 psycho 編輯。
-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3-03-31, 12:16 PM
#3722
查了一下教授說的這個組合 Inghelbrecht + ORTF
才發現之前找香榭麗舍樂團的時候就聽過這個組合的鵝媽媽。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OL...TppIpoDbIyvRFM
當時只是要驗證一下香榭麗舍樂團是不是天團(不過那是陰錯陽差的誤會,當時的香榭麗舍樂團就是ORTF。)
另外又發現了一個有點有趣的曲目,我個人喜歡的Poulenc的FP.49,「有趣」的點在於這張裏頭是Poulenc本人彈鋼琴來取代大鍵琴。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OL...k8j2-1sELW2t6Q
衝著教授說的Inghelbrecht + ORTF我會聽一下,至於Poulenc的鋼琴在我的嚴苛(應該?)標準底下... 。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3-04-08, 11:25 AM
#3723
-
-
2023-05-02, 01:43 PM
#3724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quad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3-05-22, 12:50 PM
#3725
Jean-Baptiste Mari/巴黎國家歌劇院樂團的小牧神
小牧神全曲錄音只有 Timpani,非全曲則還有其他版本,最近聽了一些。
Jean-Baptiste Mari/巴黎國家歌劇院樂團:1 到 4 軌曲目剛好是 Shallon/盧森堡愛樂全曲那張的 4 到 7 軌。樂團名稱是 Orchestre du Théâtre National de l'Opéra de Paris,應該就是 Orchestre de l'Opéra National de Paris。樂團聲音之美和豐富就不說了,沒想到錄音的音場寬深、動態驚人。1976 年錄音、1992 年數位 remastering。錄音地點是座落於巴黎第17區、離凱旋門不遠的文化古蹟 Salle Wagram 多功能廳。記得我有這張的LP ,以前不知道是瑰寶,改天找出來聽聽看。LP 竟然有錄音和演奏這麼棒的小牧神,實在太神奇了;希望它的 mastering/刻片良好 。
聽 Erato 另一張 Martinon/ORTF 和 Naxos 的 Darell Ang/Orchetre National de Lille 的小牧神選輯,沒什麼驚喜。Youtube 上還有 LP 轉錄的 Paul Paray/ORTF(現場錄音)片段。

此篇文章於 2023-06-06 12:06 AM 被 dequad 編輯。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quad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3-05-22, 10:31 PM
#3726
 作者: dequad
小牧神全曲錄音只有 Timpani,非全曲則還有其他版本,最近聽了一些。
Jean-Baptiste Mari/巴黎國家歌劇院樂團:1 到 4 軌曲目剛好是 Shallon/盧森堡愛樂全曲那張的 4 到 7 軌。樂團名稱是 Orchestre du Théâtre National de l'Opéra de Paris,應該就是 Orchestre de l'Opéra National de Paris。樂團聲音之美和豐富就不說了,沒想到錄音的音場寬深、動態驚人。1976 年錄音、1992 年數位 remastering。錄音地點是座落於巴黎第17區、離凱旋門不遠的文化古蹟 Salle Wagram 多功能廳。記得我有這張的LP ,以前不知道是瑰寶,改天找出來聽聽看。LP 竟然有錄音和演奏這麼棒的小牧神,實在太神奇了;希望它的 mastering/刻片良好  。[COLOR=#000000][FONT=&]
[恕刪]
當初買到這個錄音的日本版CD(?有點忘了?),結果轉錄完全損壞,是爛到不能聽的地步,少數EMI FRANCE中的垃圾......所以我基本上沒提過。
有沒有出現轉錄正確的新出版我就不知道了。
而只要是 Jean-Baptiste Mari 的指揮,每一張LP都是絕對精品,你如果弄得到 Delibes: Coppélia 或 Delibes: Sylvia,那更是強中之強。不過我沒有跟小牧神比較過,記得當初在網路跟人(難道就是你?)競標那張小牧神LP,從一元起標拼到了1500元,最後一個不小心被對方得標了.....所以就沒有擁有過這張LP了。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3-05-22, 10:39 PM
#3727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ilasli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3-05-22, 11:27 PM
#3728
ebay 上的價格合理,加運費也還好。應該是荷蘭壓片(我的也是)。沒記錯的話,我的那張 LP 好像是在國外出差的時候買的,價格忘了;不過我很少買超過10美元/歐元的。
除了有特殊意義或趣味的唱片外,現在沒什麼動力買 LP,因為好的數位轉錄聲音往往比 LP 真實。倒是前幾天聽 Lefebure 的貝多芬晚期奏鳴曲,發現即使大全套的 CD 竟然也比老 LP 遜色,而且是遠遜!頗為意外。有空再重新 rip ,看看是不是我之前的 rip 太糟糕······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quad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3-10-04, 09:37 PM
#3729
影片分享與升級Myamp + JMR Lucia 的過程與感想
先貼影片
Stravinsky: Petrushka | Gulbenkian Orchestra & Leo Hussain (Lisbon 2018)
https://youtu.be/gratjhKMdPI?si=DBFywSpFvfxBDHWE
這影片的錄音算不錯(或很好),至少對我來講,我聽這首都是歷史錄音,所以相對來說是很好。這個好錄音我讓我聽到了歷史錄音裏頭沒有的聲部,某些段落的樂器是歷史錄音聽不到的,可能是DAC的等級不夠的關係。
找到這支影片是個無心插柳的結果。因為中秋節前後,我的堂哥來找我,而他們看到我換了新的音響,所以基於好奇問了一些換音響之後的問題(差異)。因為他們以前就聽過我的舊喇叭,我也就播以前播過的音樂給他們比較差異。首先就是先分辨錄音差異,然後是軟體差異。到這裡他們都聽得出來。我也播了唱片加料的,跟youtube上拿手機拍下來的同一首給他們聽,讓他們知道為何我強調「正確錄音」。
而後我要更進階的給他們分辨「演奏差異」(就是能分辨「法式合奏」)的時候,一方面是時間不夠,一方面我認為是我挑的曲子太簡單了(龍貓的曲子),感受不到「法式合奏」的差別,他們便匆匆地離開了。
所以我最近幾天腦子在想著,下次如果有機會該給他們聽什麼以對照出「法式合奏」跟「非法式合奏」的差異。而且要考慮到錄音的差距,因為我並沒有要他們像我這樣聽歷史錄音。這一首就是我想找「非法式合奏」當例子,結果卻意外發現是「法式合奏」,而且錄音不錯。不過以樂團實力來說,這團不是天團,但算強團了。對我來說,這是拿來「腦補」的地基。
至於為何我敢說是法式合奏,聽感之外,是因為剛好這個指揮Leo Hussain我才在同一天聽到他指揮法國團*廠牌:BRU ZANE / 編號:BZ2006(8CD)的音樂。基本上,是不是法式合奏是指揮占九成以上。就算是非法國團,只要指揮是法式體系出身,依然可以把這團變法國團,反之,非法式體系的指揮也是會把法國團變非法國團的演奏。
====
會升級音響還是因為舊的喇叭真的掛掉,想找同牌子的又找不到(停產)。擔心說買其他牌子的喇叭會有「聲音走向不正確」的問題,想想最後乾脆砸錢「攻頂」(預算上),去找Myamp + JMR Lucia。而因為我也知道Myamp已經停產,不一定買的到,本著試試看的心態,打電話去預計要買的店家問看看有沒有,結果還真的剩下一個庫存。所以就決定買下去了。
不過因為是第一次買擴大機+被動式喇叭,其實中間搞了一陣子。但即使是沒完全發揮的這個組合(Myamp目前還是用usb輸入,具教授說相對差很多),跟之前比起來,第一,聲音飽滿多了。第二,低頻明顯多一截。光是這兩點,我就覺得這筆錢非常值得。我想我應該不會遺憾說不上Bliss Jubile,因為光是Lucia就讓我非常有感升級了。
不過升級也代表有些音樂會因為錄音差而翻車 。如果比較嚴格地說,對我來說「現在還會想聽的」(也就是非常極端的樂)唱片有一張翻車了,因為錄音實在太爛了。但若寬鬆一點的話,有張唱片是沒那麼想聽的也是翻車了。這個還是我「進化」之後的狀況。之所以說進化是,練習聽古典樂的我有個時期,是原先有在聽的古典樂以外的音樂幾乎都因為錄音聽不下去,是差不多在第三次去教授那之後,才終於走過這個階段,變成「我知道這錄音不好,但我不在乎」的狀態。才又回頭聽那些原先會嫌錄音不好,但對我來說是「極端的樂」的部分。我敢說這些音樂在教授那的頂級音響播起來應該都是「不怎麼樣」,因為很多都是電子合成的樂器。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23-11-06, 11:37 PM
#3730
第四次拜訪教授
這次來前面花了不少時間弄一些事,DDC測試能不能作用,rip唱片,搬檔案之類的,弄到開始聽是10點多。
而我這次來也一開始就跟教授說可能會虐待他的耳朵,因為這次我打算聽那些「非古典樂」,我以前聽的「樂」的部分。而我也知道這些錄音是比不上古典樂,在我這就可分辨。我只希望不要太慘烈,慘到在這不能聽。
不過當可以開始聽的時候,我還是先聽193x的拉慕魯天團,畢竟頂級的音響,不聽頂級的樂團就狼費了。
* Timpani
Lalo - CD1 Track9,10
聖桑 - CD1 Track11
Ravel - CD4 Track11,13
* Vel3049
Ravel - 古風小步舞曲
在聽完拉慕魯之後,才轉向非古典樂,對我來說是樂的部分。首先是遊戲凱薩大帝三的配樂,這是我十來歲的時候聽的,回頭來看著,可以說這是我的「管弦樂啟蒙曲」。
我事先就告訴教授,這可能虐待他耳朵。而且這音樂的檔案的格式很奇怪,又費些功夫才能在foobar 上播。
教授聽一小段後說「聽這種音樂怎麼玩遊戲。」讓我覺得很好笑,因為他說中了我的行為,多年之後,我為了音樂去買遊戲。真正的「買音樂送遊戲」。
教授在播完後說,(大意上)這配樂的作曲程度大概是莫札特等級,但是樂器的使用方式已經是華格納等級。
我就問說,聽過這個會覺得貝多芬無聊是正常的吧。他也同意。
* Rome3,Rome4
然後下一首,這個我比較訝異的是教授說這錄音好。因為這首對我而言太「樂」了,我已經不在乎錄音好不好。
* 10.杜花茶
聽完後先問一下教授聽不聽的懂台語,才播這首。以非古典樂來說,這錄音算好的。
* 陳明章 - 新竹風
到這時已經中午,所以吃午餐。因為外面再打掃,所以這次在音響室內。於是我說就播一些不用認真聽的。
* 16 - Tonight, I feel close to you (feat. 孫燕姿) - 倉木麻衣.wav
我說這個對我來說是「宗教音樂」,而當然,我也知道這錄音不好。若不是因為今天剛好在音響室內吃,我是不會播這首的。
* 05 - 牧神的夜宴 - 吳金黛
* 11 - 穿過雨林的風 - 吳金黛
聽完教授說這個吳金黛也太窮,樂器只有一個電子琴。此外他對牧神的夜宴這首的說法是,這比較像隱樂(影樂?),就是說這音樂沒有結構。是在測試各種聲音。
我是聽不太懂這個意思,因為對我來說這首也很「樂」。
下一首我先說了這個是手機錄音,而且現在youtube上也找不到了。歌詞大致上是唱或獻給當地一個傳教士的。
* 0530新竹縣107年度表演藝術在地亮點桃山國小合唱團演出-不凡的愛.wav
教授說這首好聽。雖然這是手機錄音,但應該是有把音場給錄進去。加上桃山國小合唱團的合唱實力(這時候應該是最強的時候,根據我個人聽到的部分)。
* 11 - Route de la soie - Cécile Corbel.wav
然後中間教授要跑去泡咖啡,我則是這段時間聽了宮崎駿的
*Princess Mononoke - The Underworld; Adagio of Life and Death.wav
之後是彭靖的三首,
* 01 - 早鳥 Early Bird - 彭靖.wav
* 02 - 穿過竹林的風 A Wind through the Bamboo Forest - 彭靖.wav
* 03 - 晒雪 Snow under the Sun - 彭靖.wav
教授說這個與吳金黛的差距巨大,說彭靖錢比較多,錄音好,找來的鋼琴演奏也好。我有點訝異的是這鋼琴也強就是了,因為之前聽有感覺,但當時想說有可能是因為樂的喜好影響我對實力的判斷。然後聽完下一首之後,教授還查了一下彭靖這個人(我跟他說這台灣人)。
* 09.Valhalla - Cécile Corbel.wav
以上,終於把非古典樂給聽完了。接著回頭聽古典樂。
* Damase - Sonatine pour deux harpes par Marion Ravot et Emily Hoile.wav
* Damase - Nobutaka Shimizu Flute Sonata en Concert,2005.wav
* Damase - Theme et Variations - Jean Michel Damase_Rachel Kelz.wav
讓我意外的是*Damase - Theme et Variations - Jean Michel Damase_Rachel Kelz.wav這首錄音在這裡才發現真差,比我預期的差。連帶的對其實力也有誤判,原先高估了。
之後聽錄音超好的KLA163,這個我聽到快睡著,不是無聊到睡著,是舒服到快睡著的那種。比較像被按摩按到睡著。
* KLA 01~04,06,09,11~14。
之後是室內樂,拉穆魯1958年。這個一開始是聽到現代錄音的版本,然後我回頭找到歷史錄音。
* Stravinsky - Concerto in E-Flat Major -Dumbarton Oaks 共三首
到這裡我已知道又聽不完,要修改一下順序了。
* Saint-Saëns - Septet in E-Flat Major, Op. 65- 03. Intermède
* Chabrier - Le roi malgré lui- Danse slave · Orchestre du Théâtre national de l'Opéra-Comique, Richard Blareau,1953.wav
* Haydn - Symphonie No. 88 in G Major, Hob. I-88- IV. Finale. Allegro con spirito_Lamoureux,1958.wav
* Lefebure - Ravel - 水之嬉戲
到這裡還有六分鐘可以再聽最後一首。於是看一看這首時間夠短。而且團很強。
* Bizet - Farandole_L'Arlésienne, Act III, Tableau 4, Pt. 2_Albert Wolff Orchestra, 1956.wav
教授聽完還說這就是拉穆魯,我說這個是195X年的團。
回程的車上我問起了現代能不能再聽見拉穆魯。教授的回答是我所聽到的拉穆魯可能不只是單指實力而已,也許我還聽見了精神層次的東西。否則,以聲音的實力來說,現代音樂家確實有超越拉穆魯時代的。我認為這聽起來很合理,拿最近教授所提的小提琴唱片就可以知道,越後面的應該越強。不過很可能剛好我都沒聽到。而那些個別項目的高手目前只能孤芳自賞,無法組成樂團,因為沒人出錢負擔不起整個樂團。
再者,我分辨高下的標準雖然用「強」來形容,但很可能那不只是單指實力,還有「隱藏分數」這個別的變項存在。只不過剛好,通常都是實力高低就分出高下,這是很有可能的。而就這時候,車子塞車且時間快到了,我就趕快下車跑去捷運站了。所以,以這個問題來看,我還是有機會聽見現代的拉穆魯,可能還超越拉穆魯,如果有那個機會的話。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