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467 條

查看主題

  1. #11
    註冊日期
    2015-03-17
    文章
    568
    Thanks
    358
    Thanked 1,457 Times in 496 Posts

    預設

    BIOS調教:CPU 和 RAM 的電壓的策略

    在小弟組好PC後,就請有經驗的H大幫我調BIOS。在數次的過程中,領略了CPU和RAM電壓的重要性。
    目前看來,有兩派的玩法:加壓超頻 vs 低電壓甚至降頻。
    因為採用的是Linux,在調校的過程中,發現電壓越低,音色會來豐富;反之會越來越生硬、單板。
    至於動態方面,有些前輩採用加壓超頻來取得高動態;但在ArchQ,低電壓似乎沒什麼太大的影響。

    因此小弟採用低電壓先決的策略,就是低電壓 > Kernel高頻率(Q...)的選擇。
    舉個例:Intel 12500(i5 6核) 可以用較高的電壓,CPU來跑3.0G,Kernel 可選 Q441,這看來似乎是最佳選擇。
    但若用最低電壓,則CPU可能只能跑到2.4G~3.0GHz (要看CPU體質),但Kernel 只可達到 Q396,這時卻是最佳的聲音表現。
    所以策略上就是:先找出CPU最低的電壓 -> CPU配合RAM選用較高或合適的頻率 ->再選用數值可達到的Kerenl (使用config -> Kernel -> Frequency來觀察)。注意,不是Kernel 選用數字越高的版本就越好,只要剛好過關就可。
    另外,Intel 12100(i3 4核),基礎頻率可達到3.3GHz,是很有機會使用Q441,Player端不失為最佳選擇;單機也應可勝任。

    RAM就比較簡單了,就是選出可和CPU配合的頻率,再慢慢調低電壓到極限。

    若用以上的方式去調整BIOS,會發現空間的殘響會越來越明顯,再配合其他硬體上的條件,甚至會有殘響顯出音樂廳氛圍的效果。
    此篇文章於 2022-10-21 02:17 PM 被 sam0402 編輯。

  2.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am0402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