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08, 12:17 PM
                                        
                                
                                
                                        
                                                #6241
                                        
                                        
                                        
                                
                        
		 
		
		
		
		
			 外行來聽勒菲布
			
				
					後來找到了前文當中的勒菲布的三首,在這一個播放清單的16、17、18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OL...XoSoAJ57CvhFec
 
 不過我強烈的懷疑這影片有被做了什麼,因為三首聽下來,我是判定這影片的錄音太爛了。
 又或者在傳這影片的時候有被動手腳了。看有沒有人真的有原始影片出來說明一下,不然我都從根本上懷疑起了。
 只從影片來判斷的話,遠遠輸給前文的現場錄影。如果不是看到勒菲布這個名字我應該根本不會聽吧。
 
 但奇怪的是,有個矛盾的地方。這張的樂團雖然變成幾支樂器,但某些地方聲音卻很清楚。
 例如第三部0206開始,有個低音部份,我猜是大提琴撥弦?這個在前面的現場當中也沒這麼清楚。
 而從某些弦樂器的合奏聽起來,這個團好像也不差。
 
 但沒關係,雖然樂團似乎消失了,至少主角勒菲布彈的鋼琴還在,起碼可以PK一下鋼琴。
 但少了樂團,合奏的音色就聽不出來。因此我只有聽鋼琴。
 
 
 後來找到了另外一支勒菲布的鋼琴,這個就真的值得聽了。
 Ravel - Le Tombeau de Couperin: VI. Toccata
 https://youtu.be/ARJFsHAQZ60
 
 我想這支可以當成勒菲布的「音色營照」的例子,適合給外行人(包括我)聽。(因為時間短,聲音又很豐富)
 聽這首會讓我懷疑起「這真的是一個人彈一台鋼琴的聲音?」
 我不知道她怎麼做到的,但她讓聲音弄得「很繽紛」,
 也許是抖音還啥的技巧,總之那應該是所謂的「餘音繞樑」所營造出來的聲音。
 因此會有種「交響樂」的錯覺。
 
 下一首
 Le Tombeau de Couperin: IV. Rigaudon
 https://youtu.be/Mf6ut1nEQkc
 
 這一首要跟前文的第二部份一起說。不過這比較抽象或主觀。在前面對比過勒菲布跟阿XXX(忘記名字)的第二部的鋼琴之後,我就有個感覺是「相比之下,勒菲布的鋼琴比較『溫柔』。」不過我說不上來確切的客觀指標。在聽了她的其它首之後,我想這感覺應該沒錯。
 我個人的猜測有幾種,一種是客觀指標按鋼琴鍵的力道。勒菲布就是有本事按到「恰到好處」,不多也不少,所以整體聽起來的聲音就是「剛剛好」──也就是我說的『溫柔』的感覺。
 第二種之後就比較主觀或抽象,也許就是所謂的「文化底蘊」,法國基底的鋼琴聲就是要這樣彈。
 第三種是個人的詮釋(?),她心目中的XXX應該要怎樣彈的問題。
 到後兩種的時候,技巧已經退到次要地方,講的變成該怎麼彈的層次。
 
 但回到一個簡單的問題,你喜歡那一個?
 我想我選勒菲布。
 而且我想我會想買這一張的唱片。原因是為了這鋼琴聲。
 
 順便一題,後兩首那張唱片可以找到全部的曲子(同一個封面,同一個發布者)。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1-02-08, 03:37 PM
                                        
                                
                                
                                        
                                                #6242
                                        
                                        
                                        
                                
                        
		 
		
		
		
		
			 
			
				
					
	基本原則是,越新的錄音,錄音的音響性能通常越佳;越接近巴黎的樂團,樂團的合奏能力乎鐵定越強。
		
			
			
				
					  作者: yuntree   [恕刪] 
看說明也是法國樂團,而且影片發布日期是2021年1月7日,很新!
https://youtu.be/gg1TDKBSRvg 
因此來個(對我而言)比較有難度的來問一下教授 
比較前面文章的法國團跟現在這支, 
1.那一團的合奏能力比較強? 
2.那一隻影片的錄音比較好?[恕刪] 
 上述那個youtude應該是最著名的 ortf ,又名法國國家管弦樂團。所以他的合奏能力是最強的!!又因為是2021錄音,所以錄音性能我測試也是最強的。
 
 合奏能力最強的定義是:10:05左右第一小提琴與木管齊奏的部份,不但有『相同音高的重量感』,而且『適當地分配木管與第一小提琴的音量強度』,聽起來不像偏向小提也不會偏向木管,而是成功地混合出一個『弦+木』之獨特音色。
 
 因為我的經驗豐富,所以使用edifier s1000這等級的電腦喇叭就可以聽出來了。不知道其他人聽起來如何?我猜gangster.tank應該可以輕易聽出來?.....
  
 但是要強調:這種管弦樂的合奏能力之欣賞是最高難度的音樂欣賞能力。
 
 
 
	也許我的個人經驗,(不知不覺中)已經體驗過高過古代作曲家的現代作品(不管是遊戲配樂或電影配樂),所以我當然無法喜歡上古代作曲家。 ==> 我認為很有可能喔!!
		
			
			
				
					  作者: yuntree   
 以上述五個音樂範例而論,Caesar 3 - Rome 1 完全模仿葛利果聖歌式的中古世紀民謠樂風,Rome 2開始使用的調性就己超越了貝多芬,到了Rome 5己經是現代古典音樂的作曲技巧了!對我來說,習慣了Rome 3到Rome 5的音樂,然後再嫌棄華格納或馬勒的管弦樂『不夠豐富、不夠精彩』,完全可以理解喔!.....
  
 當然了!它終究通俗市場取向,所以作曲技巧固然一流,但是音樂內容就非常狹窄。如果要長篇大論、哲學反思或生命意義探討,那麼『戲劇內容』豐富甚多的華格納或馬勒就會大勝一截,贏在故事性的豐富度贏遠遠一截。
 
 
 
	讚!!!
		
			
			
				
					  作者: gangster.tank   教授,我說的是363的第一軌~第三軌,當然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演錄俱特優,可是這也不影響我欣賞363的第一軌~第三軌。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的確聽了yuntree兄分享的影片,直接把我上述分享的那兩段影片給電爆,看來我的耳機跟鑑賞水平還是有很大進步空間。     363的第一軌~第三軌是歷史錄音,不夠正確的音響只會覺得錄音很糟,暫態正確的音響系統才能正確鑑聽出歷史錄音完整的超高頻與超低頻。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發現任何音響系統可以正確表現出歷史錄音的超高頻與超低頻(當然只有我可怕的中壢音響系統才能通過),你的音響系統可以讓你好好欣賞363的第一軌~第三軌??!!太猛了!!....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1-02-08, 08:06 PM
                                        
                                
                                
                                        
                                                #6243
                                        
                                        
                                        
                                
                        
		 
		
		
		
		
			 走向超值而極緻的 HI-FI電腦訊源(連載)
			
				
					
	Hmm..對這段蠻有興趣的。
		
			
			
				
					  作者: termdoxa   
前幾天拿到洋蔥機後,我開始相信上面這兩段話了!甚至有點不想上來PO文了     
「咦?某首歌歌手明明人在右邊,換上洋蔥機後,聲音怎麼從左邊出來???RME不是做錄音室器材嗎?難道也會加料...?」 
「唉...怎麼有些歌變得不好聽了。明明沒底噪,可是聽起來讓我有點坐不住,甚至心浮氣躁」
 
原先認為RME ADI-2 都用上Daitron RFS 50W + 三顆大電容,應該不會輸得太難看吧?結果是連AB TEST都不想做了...心裡也開始肖想Tempo 2.9 的聲音究竟是如何... 歌手明明人在右邊,換洋蔥機後人聲從左邊出來,
 所以RME(不確定您這說的是ADC or dac)的器材加料..?
 
 下面提到RME ADI-2 的部分算是個人偏好,予以尊重;
 但上面說RME器材加料的部分就很令人感興趣了,願聞其詳。
 
				
					此篇文章於 2021-02-08 08:13 PM 被 k900733 編輯。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900733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1-02-08, 08:17 PM
                                        
                                
                                
                                        
                                                #6244
                                        
                                        
                                        
                                
                        
		 
		
		
		
		
			 
			
				
					
	結果我動作太快,就隨便買台灣的USB3.1 Gen2(是LINDY的USB3.1 Gen2鐵殼7埠HUB https://store.lindy.com.tw/LINDY/moreinfo_485.htm)
		
			
			
				
					  作者: psycho    USB 3.1 GEN2規格、絕對沒有任何非USB功能、隨便買一個即可。     
 
 
 之後才有gangster.tank分享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1&abbucket=14)
 ,而我用LINDY的USB3.1 Gen2鐵殼7埠, 結果電腦和Hub之間多加usb 線分離供電,就抓不到Hub.
 
 請問一下有網友使LINDY的USB3.1 Gen2鐵殼7埠,電腦和Hub之間多加usb 線分離供電,會有抓不到Hub的情形嗎?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inbada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1-02-08, 08:30 PM
                                        
                                
                                
                                        
                                                #6245
                                        
                                        
                                        
                                
                        
		 
		
		
		
		
			 
			
				
					
	如果是這種情況,可以考慮對USB HUB本身也進行供電,我的USB3.1 GEN2 4埠有5V供電,7埠的是吃12V或15V。
		
			
			
				
					  作者: linbada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1-02-08, 08:37 PM
                                        
                                
                                
                                        
                                                #6246
                                        
                                        
                                        
                                
                        
		 
		
		
		
		
			 
			
				
					
	如果我的認知沒錯,我有輕鬆聽出來!10:53又來一次合奏(而且後面很長一段都有這種獨特音色)!
		
			
			
				
					  作者: psycho   
合奏能力最強的定義是:10:05左右第一小提琴與木管齊奏的部份,不但有『相同音高的重量感』,而且『適當地分配木管與第一小提琴的音量強度』,聽起來不像偏向小提也不會偏向木管,而是成功地混合出一個『弦+木』之獨特音色。
 
因為我的經驗豐富,所以使用edifier s1000這等級的電腦喇叭就可以聽出來了。不知道其他人聽起來如何?我猜gangster.tank應該可以輕易聽出來?.....   
但是要強調:這種管弦樂的合奏能力之欣賞是最高難度的音樂欣賞能力。 
 
 
 
	這一切都是因為Cosel 1500...特別是兩個一起發威。
		
			
			
				
					  作者: psycho   但是我還是不明白什麼是超高頻以及超低頻,只能確保暫態是足夠的。
 另外,當初使用Daitron電供反而覺得這張的第一軌~第三軌不好聽,因為暫態不夠。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1-02-08, 08:46 PM
                                        
                                
                                
                                        
                                                #6247
                                        
                                        
                                        
                                
                        
		 
		
		
		
		
			 
			
				
					
	我也有對USB HUB本身也進行供電,但是也是抓不到Hub
		
			
			
				
					  作者: gangster.tank   如果是這種情況,可以考慮對USB HUB本身也進行供電,我的USB3.1 GEN2 4埠有5V供電,7埠的是吃12V或15V。 
	
	
		
                        
                                
                                        
                                                2021-02-08, 09:35 PM
                                        
                                
                                
                                        
                                                #6248
                                        
                                        
                                        
                                
                        
		 
		
		
		
		
			 
			
				
					
	喔!看樣子我的猜測似乎猜對了一部分,10:05這個地方是合奏能力的高低關鍵。我也是依據這裡的差別判斷舊的合奏強過新的這支影片的。因為舊的那支影片在約10:00把這個音色演得很「合一」,在我的音響中有種純粹的美感(我指的是瞬間進入內心的感覺,但這要條件都符合),而對照新的這隻影片在這個位置的時候,他們並非如此「合一」,當時聽起來是兩股聲音,這是我讓判定他們合奏能力差距的緣故。
		
			
			
				
					  作者: psycho   基本原則是,越新的錄音,錄音的音響性能通常越佳;越接近巴黎的樂團,樂團的合奏能力乎鐵定越強。 
上述那個youtude應該是最著名的 ortf ,又名法國國家管弦樂團。所以他的合奏能力是最強的!!又因為是2021錄音,所以錄音性能我測試也是最強的。
 
合奏能力最強的定義是:10:05左右第一小提琴與木管齊奏的部份,不但有『相同音高的重量感』,而且『適當地分配木管與第一小提琴的音量強度』,聽起來不像偏向小提也不會偏向木管,而是成功地混合出一個『弦+木』之獨特音色。
 
因為我的經驗豐富,所以使用edifier s1000這等級的電腦喇叭就可以聽出來了。不知道其他人聽起來如何?我猜gangster.tank應該可以輕易聽出來?.....   
但是要強調:這種管弦樂的合奏能力之欣賞是最高難度的音樂欣賞能力。 但沒想到這裡還有個更進階的部份!(當然不會想到
  ) 不過後來再聽新的這隻(當背景音樂)的時候,10:05的部份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讓我去看了一下時間軸。當時我認為這個跟舊的有不一樣的美感,新的這支的聲音分成了兩部份(但依然還是合奏)。但這都是邊做事邊聽的「無意間」聽出來的,所以反而認真聽的時候不一定聽的出來。
 
 另外gangster.tank大大說10:53開始都有那音色。這個我就不太肯定了,要看我們說的「音色」是不是一樣。
 因為就我聽起來,這裡應該是教授以前說過得「不和諧音程」(教授說的『複調性』)的開始。或許演奏的方式(也許這裡是你說的獨特音色?)都一樣,但聽起來應該是不一樣的。聽起來會有一點點的吵雜感、或刺耳感。
 
 ---
 
 插個題外話,屬於個人的。因為gangster.tank大大提到了拉威爾的Bolero,才又讓我回頭去翻以前的東西。但只看舊文沒有新的也太無聊,於是看到了教授在當時的留言。
 
 
 
	這一段在當時我是有看沒有懂,頂多知道有個東西跟和聲不一樣。於是這次想來研究一下看能不能弄懂這個教授所稱的『復調性』是什麼玩意。因為就在前面,教授有再次解釋了『復調性』是什麼。(開頭是#6169,解釋復調性是#6179)。所以再看了一下。
		
			
			
				
					  作者: psycho   答案正確!畫面正中間可以看到兩隻短笛與一隻長笛,其『複調性』音樂風格和『和聲』有什麼不同?又是一個『音樂欣賞』的高門檻,加油了! 
 這長文我一開始也是有看沒有懂。因為那個幾度幾度的我不了解。
 不過目前來講我的理解是這樣:
 復調性不是同一個音高,而是相鄰很近的音,彈同樣的旋律結構。
 
 講這麼說是要說,在新的影片裡頭,06:53大概是利用『復調性』混出一種音色(順道說明,我挺喜歡這段的音色)。然後到了10:53應該也算使用『復調性』?
 (我的理解不知道有沒有正確,這地方就要請教授指正了。
  ) 
				
					此篇文章於 2021-02-08 09:57 PM 被 yuntree 編輯。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1-02-08, 10:01 PM
                                        
                                
                                
                                        
                                                #6249
                                        
                                        
                                        
                                
                        
		 
		
		
		
		
			 
			
				
					10:05開始的音色跟10:53的音色是不同的,但我聽起來仍有合奏的感覺。10:05的聲音有小提琴的纖細聲同時又有木管樂器的厚實聲音,這我應該沒聽錯。
 10:53出現的聲音我覺得跟10:05完全不同風格,10:05是和諧,但10:53我聽起來不覺得不和諧反倒是覺得變化豐富多端。
 至於吵雜感跟刺耳感在我以前欣賞「SOCD363的第一軌~第三軌」也曾出現過,原因是系統的暫態不足、頻寬不足,直到我把Daitron換成Cosel 1500。
 仔細聽確實有一點點,吵雜感跟刺耳感在我的系統會被當成自然的,腦補自動修補。
 這種感覺的來源可能是錄音不夠好或者是Youtube壓縮造成的吧?感覺後者因素居多。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1-02-08, 10:03 PM
                                        
                                
                                
                                        
                                                #6250
                                        
                                        
                                        
                                
                        
		 
		
		
		
		
			 
			
				
					
	前面有長芯盛嗎,會不會是分離供電的線出了問題?
		
			
			
				
					  作者: linbada   我也有對USB HUB本身也進行供電,但是也是抓不到Hub 
	
 
	
	
 
	
	
	
	
	
	
	
		
		
			
				 發文規則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您不可以發表回覆您不可以上傳附件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