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8-15, 07:27 PM
                                        
                                
                                
                                        
                                                #5861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8-15, 07:37 PM
                                        
                                
                                
                                        
                                                #5862
                                        
                                        
                                        
                                
                        
		 
		
		
		
		
			 
			
				
					我要分享一下BIOS調整,CPU負載線校正通常大部分的主機板都有,然後還有兩個。
 本次調整的選項如下,共兩種:
 1.「Extreme Tweaker」→「外部數位供電控制」→「CPU負載線校正:Level 1」
 在我的電腦,修改本項從Level 8→Level 1的過程中,動態變大、高低頻延伸變好、中頻凸出減少。
 這個選項在大部分主機板上都有,除非是最低階主板。
 
 2.「Extreme Tweaker」→「內建 CPU 電源管理」→「CPU Integrated VR Fault Management:Enabled」、「CPU Integrated VR Efficiency Management:High Performance」。
 在我的電腦,打開本項後,高低頻延伸會更好一點、動態也是。
 
 3.「Extreme Tweaker」→「BCLK Aware Adaptive Voltage:開啟」。
 在我的電腦,打開本項後,動態會好一些,高低頻延伸差異不是很大。
 後經測試,開啟後會導致中頻較為凸出,因此該項斟酌測試。
 
 
 以下是BIOS照片,ASUS的BIOS應該都很好找。
 159397.jpg
 159398.jpg
 159399.jpg
 
 我可以確定就算Windows系統優化到極致,沒有做以上這些選項,就是差一大截!
 這個影響對CDrip非常嚴重!要聽到上次我分享給教授那種「小睡神」等級的CDrip,至少要做負載線校正的調整。
 因此,還請有條件的網兄幫忙測試以及分享心得,看是否能在不同的電腦上獲得類似驗證。
 
				
					此篇文章於 2020-08-16 05:54 AM 被 gangster.tank 編輯。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8-15, 08:03 PM
                                        
                                
                                
                                        
                                                #5863
                                        
                                        
                                        
                                
                        
		 
		
		
		
		
			 
			
				
					負載線校正應該是Load-Line Calibration,在cpu有loading時
 額外加壓,你能確認一下level1是不是最輕度嗎?
 
 是的話其實這跟降電壓很像。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8-15, 08:18 PM
                                        
                                
                                
                                        
                                                #5864
                                        
                                        
                                        
                                
                        
		 
		
		
		
		
			 
			
				
					
	反了,應該是讓CPU防止掉壓,有點是穩壓的概念。
		
			
			
				
					  作者: Higuma   負載線校正應該是Load-Line Calibration,在cpu有loading時
 額外加壓,你能確認一下level1是不是最輕度嗎?
 
 是的話其實這跟降電壓很像。
 結果反而不利於數位播放。
 
 Voltage droop
 簡介
 說明譯自英文-電壓降是設備驅動負載時有意輸出電壓的損失。在穩壓電路中增加電壓跌落會增加負載瞬變的裕量。儘管看似適得其反,但在穩壓器輸出和負載之間包含了一個串聯電阻。需要選擇電阻,以便在最大輸出電流時,負載處的輸出電壓是可接受的最小電壓。相反,當輸出電流為零時,電壓接近最大值。這完全符合歐姆定律。
 
				
					此篇文章於 2020-08-15 09:16 PM 被 gangster.tank 編輯。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8-15, 11:41 PM
                                        
                                
                                
                                        
                                                #5865
                                        
                                        
                                        
                                
                        
		 
		
		
		
		
			 
			
				
					
	
		
			
			
				
					  作者: Higuma   因為那天晚上我正在喝酒。 
	
		
			
			
				
					  作者: Higuma   負載線校正應該是Load-Line Calibration,在cpu有loading時額外加壓,你能確認一下level1是不是最輕度嗎?
 是的話其實這跟降電壓很像。
 
	你沒看到 Higuma 說:晚上我正在喝酒....嗎?所以...............
		
			
			
				
					  作者: gangster.tank   反了,應該是讓CPU防止掉壓,有點是穩壓的概念。結果反而不利於數位播放。[恕刪]
 
 我再加碼爆料好了:他是因為支持的人在高雄選輸了,所以喝更多了!
 
 
 
 
 
 
 
 
 
 
 
 
 
 
 p.s. 完全是鬼扯,我只是想氣死 Higuma而己......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8-16, 10:14 AM
                                        
                                
                                
                                        
                                                #5866
                                        
                                        
                                        
                                
                        
		 
		
		
		
		
			 
			
				
					
	https://en.wikichip.org/wiki/load-line_calibration
		
			
			
				
					  作者: gangster.tank   反了,應該是讓CPU防止掉壓,有點是穩壓的概念。結果反而不利於數位播放。
 
 Voltage droop
 簡介
 說明譯自英文-電壓降是設備驅動負載時有意輸出電壓的損失。在穩壓電路中增加電壓跌落會增加負載瞬變的裕量。儘管看似適得其反,但在穩壓器輸出和負載之間包含了一個串聯電阻。需要選擇電阻,以便在最大輸出電流時,負載處的輸出電壓是可接受的最小電壓。相反,當輸出電流為零時,電壓接近最大值。這完全符合歐姆定律。
 
 是防止掉壓沒錯,但機制就是隨時脈或loading預先加一點電壓,
 
 讓CPU在拉高loading時的壓降能被沖抵掉.只是凡是動態補償
 
 的機制都一定無法完美,所以才會有各種不同等級甚至模式的LLC
 
 在Bios讓人調整,開得越高就是補償曲線下得越重,在輕度附載時
 
 反而會讓電壓比預設更高.
 
 不過實作細節我也不清楚,之前沒怎麼注意過這塊.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8-16, 02:30 PM
                                        
                                
                                
                                        
                                                #5867
                                        
                                        
                                        
                                
                        
		 
		
		
		
		
			 
			
				
					
	我知道AccurateRip只是為了方便比較RIP下來的檔案內容是否跟其他人一樣,其實之前使用EAC來RIP時有出現AccurateRip差異我也是不理它的。
		
			
			
				
					  作者: Higuma   AccurateRip只是方便做檔案比對,其實不是必要。
 又,daphile你玩的心得如何了?
  
 daphile本身系統能修改的地方其實並不多,再加上我用的NUC(J4005)BIOS也沒甚麼可調的所以也只有設定CPU跟RAM為整倍數而已。不過daphile可以直接安裝在USB隨身碟上不需要動到原本的OS系統,建議對daphile有興趣的網兄就找隻USB隨身碟實際安裝起來跑跑看吧。畢竟每個人的音響系統配置都不一樣,實際在家中系統安裝daphile起來播放看看應該是最直接有感的。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8-16, 02:56 PM
                                        
                                
                                
                                        
                                                #5868
                                        
                                        
                                        
                                
                        
		 
		
		
		
		
			 
			
				
					
	呵呵。小弟提供Daphile的RIP檔不是為了讓大家比較聲音有沒有比教授跟Higuma兄的RIP檔來的好的。
		
			
			
				
					  作者: psycho   怎麼還沒有人分享聽感?......   
我是發現兩個嚴重的問題:
 
第一、RIP 成 WAV 與 RIP 成 FLAC是有先天優劣的,RIP 成 FLAC 聲音一定會縮掉,還原成WAV再播放還是一樣會縮掉,『猜想』是RIP同時進行壓縮演算造成暫態不足的後果。
 
所以差不多從 00:13 開始聲音漸強時,你的RIP就會比我的2019年RIP還要『悶』。這下子就無法判斷是 RIP的問題還是 RIP同時轉 FLAC的問題了。
 
從我的嚴格角度,任何RIP不能直接RIP成WAV檔,那幾乎就鐵定完蛋了。
 
第二、如果是使用你這個壓縮檔的『我的RIP』跟『你的RIP』相比,不容易聽出上述差別。是使用我先前己經儲存在我的外接硬碟的『我的RIP』跟網路下載到外接硬碟的『你的RIP』相比,才會徹底暴露你的RIP輸一截的問題。
 
為此我還特別把外接硬碟的『我的RIP』上傳到GOOGLE網碟,然後重新開機清掉所有cache,再下載回外接硬碟,兩者一比還是有差。
 
結論是:『可能是』我的供電比較好,所以在你那裡儲存、上傳一輪工作後,『我的RIP』的聲音就變差了.........
 
因此......有太多可能的干擾變項,實在無法確定到底 Daphile的RIP 有沒有問題?不過單單以無法 RIP成 WAV這麼致命的問題來說,應該就完蛋了。
 
至於 Higuma的RIP.....記得明明是使用最昂貴的S11J-X,結果還被你的 RIP 壓倒,我看 Higuma 家的供電一定有問題......     不逗他了,我是猜 S11J-X 號稱 for audio 反而危險。 
 而是為了讓大家比較看看使用貧弱的NUC(J4005)加原廠變壓器所RIP的檔案,如果在聲音水準還不錯不會輸給教授跟Higuma兄的RIP檔太多的話。那麼使用像gangster.tank兄那樣BIOS極度優化過的電腦安裝Daphile來RIP的話,或許RIP出來的聲音會有機會可以超越使用EAC來RIP。小弟放出來給大家比較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現在小弟的系統已經很難去比較RIP的聲音差異了。像之前pawaslider兄和gangster.tank兄所提供zzt353的RIP檔,現在在小弟的系統上已經分不太出來聲音的差異了。
 
 
 
 
	小弟是建議gangster.tank兄拿一隻USB隨身碟安裝Daphile後,實際聽聽看Daphile的聲音表現和試著CD RIP下來實際聽聽看。
		
			
			
				
					  作者: gangster.tank   其實我說的用RipCD專用Linux系統的前提是,在windows系統下且BIOS調整完美(如CPU負載線校正....!@#$%)於數位播放時有很棒的聽感下,先進行windows10的CDrip測試,確定該rip檔有接近數位播放的聽感,才考慮用Daphile來進行CDrip,否則100%烙賽。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8-16, 05:51 PM
                                        
                                
                                
                                        
                                                #5869
                                        
                                        
                                        
                                
                        
		 
		
		
		
		
			 
			
				
					
	我覺得可能裝在PCIE SSD會好一些,我的隨身碟品質不優,再研究看看分割磁區能不能windows跟linux雙系統切換。
		
			
			
				
					  作者: tetsuka   小弟是建議gangster.tank兄拿一隻USB隨身碟安裝Daphile後,實際聽聽看Daphile的聲音表現和試著CD RIP下來實際聽聽看。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2020-08-16, 06:24 PM
                                        
                                
                                
                                        
                                                #5870
                                        
                                        
                                        
                                
                        
		 
		
		
		
		
			 
			
				
					
	所以說,補償越強,動態越差,反而讓CPU電壓降幅動較大獲得更大的動態跟高低頻延伸,真的沒用耳朵聽到,無法置信!
		
			
			
				
					  作者: Higuma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您不可以發表回覆您不可以上傳附件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