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02-25, 10:33 AM
#4771
 作者: psycho
RIP差異的聽感應該還是很吃音響系統的特性?或者是自己的聽感偏好?
像下面tetsuka的RIP檔,我覺得差異還不至於太大,不像上次用USB DVD的RIP與藍光機相差那麼大。還是我對該唱片的敏感度比較低?
我補充說明一下,我家可能因某些頻段的吸音過多,所以目前的頻率響應在6000Hz以上就開始下降了,這相對來講也算是一種中頻突出,所以可能因為這樣而像P900一樣聽出RIP差異(不過也不算太明顯,不認真聽的話,會覺得一樣)
此篇文章於 2019-02-25 01:55 PM 被 Deen 編輯。
原因: 錯字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e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9-02-25, 01:14 PM
#4772
 作者: tetsuka
感謝gangster.tank兄的幫忙測試。
也請gangster.tank兄訂製的線材到齊後,再提供PBA1500F-12並聯3顆電容的RIP檔給大家測試看看了。
好的,我大概最快本週二可以完成電容、COSEL 1500、分離線、DC線等組建,因為分離線今天才寄出,最快也是明天才能收到,而新天新地的線材於今日收到了。
另外,分享一個與本討論串無關的消息,就是我朋友的老板(是個女雙博士會十國語言),認識一個研究電磁波的科學家,他們發現如果兩分鐘內使用手機,電磁波會讓紅血球變扁且聚集在一起不流動,並且對DNA造成影響。
他老板現在要代理一個產品有43個美國專利,可以「中和」不好電磁波高達95%,且完全不影響通訊,使用方法是貼在手機背面,一片不超過一千元新台幣。
不過他說市面上很多號稱防電磁波的東西(工研院或美國的都有),都是利用「阻隔、遮蔽」的方法去降低電磁波,但這樣會使得通訊不良、訊號不佳。
對於音響用途不知道有沒有用就是了,音響線材或設備有沒有電磁波的影響我是不太懂,到時候拿樣品貼看看好了
畢竟跟音響用的我想還是有差距。
另外這貼片也可貼在WIFI分享器、電腦(但這個電磁波真的沒必要貼)...上。
主要是覺得「中和」的概念很不錯。
關於這東西有一大篇英文的研究論文。
此篇文章於 2019-02-25 01:18 PM 被 gangster.tank 編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9-02-25, 02:05 PM
#4773
-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9-02-25, 02:20 PM
#4774
我的確是 單獨的JPLAYMINI播放 
我不是雙機的關係比較能聽出RIP差異。
有可能是教授說的不夠HIFI。
我比較擔心我的三顆電容+線材、電源加總25000會白投資
不過有一位大陸網友也是用雙機JPLAY依然聽出RIP差異,是NANO DAC。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9-02-25, 03:18 PM
#4775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9-02-25, 06:16 PM
#4776
悲剧了,03USB+NANO DAC+有源音箱,A版与B版在0.14秒的那一下,在foobar中循环播放,百分百可分辨出,力度及残响A版胜出,按教授听感,中频是明显加料了。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zwjzq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9-02-25, 06:33 PM
#4777
我突然想到一點,就是我現在的DDC是谷津C13,可能跟這也有關係!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9-02-25, 08:00 PM
#4778
我把我RIP的兩個版本壓縮後,請有興趣的人再下載測試看看。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x9...9pIfowdqUBXoMY
因為原本聽不出兩個版本差異的日本網友請我把原始檔案壓縮後再分享給他下載。
日本網友怕上傳到雲端硬碟後造成兩個檔案的差異性消失,後來把兩個檔案壓縮上傳後居然他真的可以聽出聲音差異了。
後來我想到一般提供雲端硬碟服務的廠商為了減少空間的浪費,會利用技術將所有CRC驗證碼一樣的檔案在SERVER上只留一份資料。
就算不同使用者上傳了一千份不同檔名的同樣檔案上去,其實在伺服器檢查過後只會留下一份檔案而已。
所以教授會聽不出我上傳的兩個檔案聲音差別,可能是下載到的是已經被google drive給檢查過CRC後留下來的同一份檔案。
而gangster.tank兄可以明顯聽出兩個檔案的差別,可能是手腳夠快下載到沒被動過手腳的兩個不同檔案吧。
所以如果有網友聽不出兩個檔案聲音差別的話,請你在重新下載新的壓縮檔再測試一下吧。
因為小弟的疏失造成了教授跟大家的困擾,小弟在此向大家道歉...
此篇文章於 2019-02-25 09:04 PM 被 tetsuka 編輯。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9-02-25, 09:46 PM
#4779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9-02-25, 10:19 PM
#4780
 作者: psycho
教授我說的是真的喔,幾乎所有雲端硬碟公司都是利用比對CRC方式保留一份檔案來節省空間的。
所以當你把自己RIP的WAV檔上傳到雲端而雲端上也有其他用戶也上傳同一張CD RIP的WAV檔的話,之後
再從雲端下載回來的WAV檔就不一定是你原來上傳的那一個版本了。
要避免這個問題的話只能把WAV檔壓縮並加上密碼保護才能避免。
所以請教授再重新下載壓縮檔後解壓縮檔案再比較一次,相信這次教授應該就可以比較出兩個檔案的差異才是。
另外我把教授跟Higuma兄提供的測試檔給日本網友測試後,他也是可以正確的聽出兩個版本的聲音差異的。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