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2-22, 01:39 PM
                                        
                                
                                
                                        
                                                #4751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9-02-22, 01:45 PM
                                        
                                
                                
                                        
                                                #4752
                                        
                                        
                                        
                                
                        
		 
		
		
		
		
			 
			
				
					
	感覺cyrilliu兄也是DIY的高手,如果cyrilliu兄已經在使用Ian' FIFO了可否多發表一些使用心得給大家分享。謝謝您
		
			
			
				
					  作者: cyrilliu   在很多高價(大概30萬以上吧?)DAC,當然都有用到相當於Ian's FIFO技術,例如號稱可以無視前端訊源等級的chord dave
 但,嗯,chord dave也沒能讓大家瘋狂搶購,DAC前端器材廠商的生意(因為DAVE很昂貴),看起來也沒受到影響
 
 為什麼呢? 道理很簡單,Ian's FIFO技術本身並不是什麼新發明,很早以前就被音響廠商所知悉的技術,但要能實現極低的jitter,靠的並不是Ian's FIFO的板子,而是裝在上面的時鐘晶片
 
 我就曾經詢問過Ian,他自己就明確的講了:他的板子沒辦法消除Jitter,而是高精密度的時鐘晶片
 
 所以關鍵在於時鐘晶片,就算是還不錯的CCHD957 ,他一顆就要1000多,兩個就快3000,對器材廠商來說是相當高成本的元件,所以要能用上CCHD957 的DAC,大概都要20萬
 
 所以應該是說DIY,就能把錢花在刀口上,花錢買夠好的時鐘晶片(一般10萬以下的DAC廠機,他用的時鐘,唉,大概只有200元台幣….)
 
 我自己是從義大利購買pulsar clock(一對台幣3萬),但全台灣只有我一個人買過
 
 為什麼我敢肯定講呢? 因為當時為了買pulsar clock,我還得用國際快遞寄了兩份文件到義大利提出申請,保證不會轉賣給別人,因為這時鐘可以用在軍事用途...
 
 後來是放寬,不需要再簽屬這種文件,但這種等級時鐘需求太少了(因為其實只比CCHD957好那麼一點,但是價格昂貴非常非常多),pulsar clock已經無限期停止銷售
 
 印象中chord DAVE似乎沒有強調可以無視前端訊源吧,有些DAVE的用家還是在前端會加上DDC來使用。
 如果DAVE真的可以無視前端訊源的話,那麼應該用台有SPDIF輸出的雜牌DVD播放機跟30萬的CD轉盤的SPDIF輸出聲音應該是一模一樣才是。
 如果cyrilliu兄知道哪些30萬以上的DAC可以完全無視前端訊源的話也請告訴大家,讓像小弟一樣不會DIY的人可以不必那麼麻煩請人代工Ian's FIFO的DAC。謝謝您
 
 
 
	在小弟的Ian's FIFO DAC完工後,在兩聲道音樂播放方面OCXO HUB就可以功成身退了沒錯。
		
			
			
				
					  作者: cyrilliu   在我玩過Ian' FIFO,我也曾經針對這類東西投資頗大,但用了Ian's FIFO,這些投資都白費了... 不過小弟會轉移給MOD或是TV內建的netflix等網路串流設備使用,所以還不算是投資浪費就是了。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9-02-22, 01:53 PM
                                        
                                
                                
                                        
                                                #4753
                                        
                                        
                                        
                                
                        
		 
		
		
		
		
			 
			
				
					剛好提到Chord DAVE突然想到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僅供參考囉...
  https://zionote.com/blog/archives/5864
 
	
	
		
                        
                                
                                        
                                                2019-02-22, 03:14 PM
                                        
                                
                                
                                        
                                                #4754
                                        
                                        
                                        
                                
                        
		 
		
		
		
		
			 
			
				
					
	小弟的用意只是提醒大家之前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以免重蹈覆轍。
		
			
			
				
					  作者: cyrilliu   可否請教你貼出這幾則的用意是?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9-02-22, 03:30 PM
                                        
                                
                                
                                        
                                                #4755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9-02-22, 08:14 PM
                                        
                                
                                
                                        
                                                #4756
                                        
                                        
                                        
                                
                        
		 
		
		
		
		
			 
			
				
					
	小弟只是一般廠機user啦
		
			
			
				
					  作者: LSP000   似乎又有一位DIY高手出現了...... 
 一樣的技術中一定有相對高CP值的產品
 
 
 P.S. 7埠USB 3.0,Tripp-Lite hdmi小黑盒,谷津C13出售中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ct0221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9-02-23, 10:40 AM
                                        
                                
                                
                                        
                                                #4757
                                        
                                        
                                        
                                
                        
		 
		
		
		
		
			 
			
				
					
	我也是自從買了教授推薦的代購牌光碟機後,
		
			
			
				
					  作者: tetsuka   小弟簡單的整理了一下rip cd的環境後重新rip cd後做了一下比較,在此提供樣本給大家幫忙測試一下。 
測試的樣本是Discovery HiFi Prologue 01這張CD的第2軌。
 
A:直接將BDR-S11J-BK內接在無任何優化的PC上使用EAC RIP到RAMDISK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MS...8qR88Cbh7jnyR0 
B:在我目前優化最好的AUDIO PC上安裝一套乾淨的SERVER2019,BDR-S11J-BK透過USB接在U3TT的HUB上使用EAC RIP到RAMDISK。 
 使用cosel PBA100F-12(使用不到100元的普通AC線)並聯一顆電容供電給BDR-S11J BK。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vk...Avs6aSM-QRa1LL 
雖然我重新RIP時BDR-S11J-BK供電部分並沒有很講究,不過光這樣兩次RIP出來的聲音就有相當差異了。 
明顯的第2次RIP的檔案音色豐富度勝過了第一次RIP的檔案,有興趣的網友請下載聽聽看是真的有差異還是小弟我的心理作用而已。
 
原本想說JPLAY雙機應該可以減少RIP的差異性就隨便的RIP,這下看來得要把常聽的CD都重新RIP一次了... 覺得好聽到rip一張就趕快來聽,意猶未盡之下趕快再rip下一張來聽.
 教授推薦代購牌光碟機加上bc大推薦淘寶牌電容萬歲!!!!!!!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rischang0624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9-02-23, 05:18 PM
                                        
                                
                                
                                        
                                                #4758
                                        
                                        
                                        
                                
                        
		 
		
		
		
		
			 
			
				
					Auralic vega g2應該就是"電氣隔離以及新的高品質時鐘,加上Ian's FIFO套件"的類似架構DAC了吧?https://review.u-audio.com.tw/review...?reviewid=1453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bcc2xp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9-02-23, 07:38 PM
                                        
                                
                                
                                        
                                                #4759
                                        
                                        
                                        
                                
                        
		 
		
		
		
		
			 
			
				
					
	bcc2xp兄您好
		
			
			
				
					  作者: bcc2xp   
 單看文字敘述的話Auralic Vega G2看起來好像有使用了跟Ian's FIFO類似的技術沒錯。
 
 可是連結裡文章的下集裡使用Auralic Aries G2輸出給Auralic Vega G2後聲音會變得更好聽,這樣子一來
 Auralic Vega G2就完全沒有Ian's FIFO最重要的無視前端數位訊源的特性了。
 
 而且文章中提到Auralic Aries G2使用獨家的Lightning Link和USB輸出到Auralic Vega G2比較後,獨家的
 Lightning Link聲音會比USB輸出更好也證明了Auralic Vega G2還是無法無視前端數位訊源品質的。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9-02-23, 07:46 PM
                                        
                                
                                
                                        
                                                #4760
                                        
                                        
                                        
                                
                        
		 
		
		
		
		
			 
			
				
					
	iFi 的產品個人覺得CP值很不錯.... 給您按個 讚 !
		
			
			
				
					  作者: cyrilliu   
 連結的文章介紹的是個處理 "USB訊號" 及 "USB電源" 的產品, 所以輸出端只有兩組四個 USB port, 產品本身設計概念很好, 我也是 iFi 愛用者; 但因必須再送給另一台DAC處理, 個人覺得就又不夠好了......
 
 至於 iFi 的 DAC產品, [類比輸出端] 應該是過不了 Psycho 兄這關的.
 
				
					此篇文章於 2019-02-23 08:08 PM 被 LSP000 編輯。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SP000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您不可以發表回覆您不可以上傳附件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