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12-03, 08:41 PM
#101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SP000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03, 10:51 PM
#102
給 bchsieh 一個大禮物 !
今天 tetsuka 到我的音響室來玩,帶了一套 REM軟體與聽說不錯的麥克風測量了我的音響室之空間特性,結果如下連結:
http://www.my-hiend.com/psycho/psycho.mdat
解釋這個資料有什麼是嚴重缺失的困難任務,就得交給大魔王了!......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03, 11:51 PM
#103
先上傳一些結果..
頻響和相位圖:
right_psycho.jpg
left_psycho.jpg
Spectrogram (功能類似瀑布圖,但小弟覺得比瀑布圖清楚多了):
spectrogram_R.jpg
spectrogram_L.jpg
另外有個問題,音效卡似乎沒有做loopback校正.....
此篇文章於 2017-12-03 11:54 PM 被 bchsieh 編輯。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04, 09:23 AM
#104
昨日家訪教授的中壢音響室,簡而言之,教授的系統就像照妖鏡,能輕易地辨識出錄音與演奏的差異,讓人可以"輕鬆地"欣賞音樂,但是否能讓人"舒服地"聽"悅耳的"音樂,就因人而異了。基本上,教授家的系統是我想追求的方向(不過我實在很懶得搞CAT)。
教授說要講缺點,但我家音響和教授家的差一大截,對我來講沒什麼缺點啊(音響室裝潢太簡陋算不算?)
回家後突然覺得我們家的音響很"柔美",但常看教授文章的人應該知道"柔美"在這裡是什麼意思
目前沒空多講,若想到什麼其他感想再補充。
 作者: bchsieh
另外有個問題,音效卡似乎沒有做loopback校正.....
麥克風是minidsp的UMIK-1,這隻麥克風是等級不高的便宜貨,好處是方便,不需校正音效卡,但我不知道Tetsuka有沒有導入其修正檔?
此篇文章於 2017-12-04 09:36 AM 被 Deen 編輯。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e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04, 10:17 AM
#105
 作者: Deen
[恕刪]
麥克風是minidsp的UMIK-1,這隻麥克風是等級不高的便宜貨,好處是方便,不需校正音效卡,但我不知道Tetsuka有沒有導入其修正檔?
謝謝Deen兄的資訊,從資料紀錄來看,麥克風校正檔案有匯入。
另外再請教兩個問題:
1. 麥克風測量時,是如何固定的?
2. 麥克風測量時,方向是朝上還是朝前?
-
-
2017-12-04, 10:17 AM
#106
不虧是bchsieh兄
小弟剛入手minidsp的UMIK-1不久只會用minidsp官網教學最基本的REW測量,其實對測量出來的結果也一知半解看不出個所以然。
在教授家測量是用谷津的C-13 DDC當作音效卡輸出到DAC,不知道音效卡loopback該如何校正可以的話請bchsieh兄指導一下。
如果bchsieh兄也願意抽個空幫小弟看一下我自己視聽空間的REW測量結果的話,小弟會非常感謝bchsieh兄的!!
PS:在教授家的REW測量已經事先載入UMIK-1的校正檔了。
在此回bchsieh兄
1. 麥克風測量時,是如何固定的?
測量時麥克風是放在教授平常聽音樂的位子上,用椅子跟一些箱子將麥克風高度接近人耳高度。
2. 麥克風測量時,方向是朝上還是朝前?
測量時麥克風收音方向是朝向前方。
此篇文章於 2017-12-04 10:23 AM 被 tetsuka 編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04, 10:55 AM
#107
謝謝tetsuka兄的回覆。
因為UMIK-1本身內含AD,接頭又是USB,所以基本上是無法做loopback校正。
不過以一般狀況來說,音效卡的校正值跟空間和喇叭所造成的失真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如果是測量空間和喇叭,音效卡的校正值是否有匯入,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小弟也只是半瓶醋,不過歡迎大家一起研究討論REW/ARTA等等測量的結果,一起進步。
關於麥克風空間測量,小弟有幾點想法:
1. 測量時,最好能使用麥克風架。
一方面能夠穩固的固定麥克風,讓測值準確;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昂貴的麥克風掉落。
更重要的是,麥克風架對聲音的影響最小。
如果使用空箱和桌子等等架設麥克風,會改變空間中的反射和吸音條件。
測量值也會因此受影響。
2. 雖然是使用無指向(omni)麥克風,理論上收音頻響不會因為收音角度而改變,但實際上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因此,針對不同的測量目的,會使用不同的麥克風指向。
當要測量喇叭的性能時,麥克風會放在喇叭正前方不遠處(幾十公分至一公尺左右),正對喇叭,以盡量避免空間對測值的影響。
而當要測量空間效應時,麥克風要放在聆聽位置,指向天花板,才可以收到前後左右各方向的聲音,以完整紀錄空間對聲音的影響。
而miniDSP官方也提供了UMIK-1兩種指向不同的校正檔,必須匯入正確的校正檔,才能有正確的結果。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04, 11:49 AM
#108
 作者: bchsieh
當要測量空間效應時,麥克風要放在聆聽位置,指向天花板,才可以收到前後左右各方向的聲音,以完整紀錄空間對聲音的影響。
而miniDSP官方也提供了UMIK-1兩種指向不同的校正檔,必須匯入正確的校正檔,才能有正確的結果。 
miniDSP官網的說明是這樣寫:
We provide two calibration files to be used depending on your application.
- For stereo system (e.g. 2ch dirac live, single speaker measurement), use the 0deg file and point the UMIK-1 at the speakers
- For multichannel system (E.g. 5.1/7.1) or a surround application where multiple speakers are spreadout around the room, use the 90deg file and point the UMIK-1 at the ceiling.
測兩聲道時,朝向前方;測環繞多聲道時,則朝向天花板,所以我們朝向前方測
還是即使測兩聲道的空間效應時,也應該朝向天花板才對?
不過我現在回想起來,我們昨天測左右個別聲道時,忘記把麥克風朝向喇叭單體,而是朝向兩個喇叭的中間,這樣應該會有很大的誤差
此篇文章於 2017-12-04 11:51 AM 被 Deen 編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e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04, 12:08 PM
#109
以前看過國外論壇普遍認為測量空間效應(無論是幾聲道)都應該要指向天花板。
小弟也覺得應該是如此。因為前端無突起的無指向麥克風再怎麼厲害,在往前方指向的時候,也應該收不到後方牆面反射的聲音。
至於測量個別聲道是否有朝向個別喇叭,由於角度不大,而且是無指向麥克風,所以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7-12-04, 01:16 PM
#110
 作者: bchsieh
以前看過國外論壇普遍認為測量空間效應(無論是幾聲道)都應該要指向天花板。
小弟也覺得應該是如此。因為前端無突起的無指向麥克風再怎麼厲害,在往前方指向的時候,也應該收不到後方牆面反射的聲音。
不過我有個疑問,若朝向前方會收不到後方的聲音,那朝向天花板,不就也會收不到來自地板的聲音,這樣仍然沒有測量到完整的空間,只是因為後牆離人耳的距離比地板近,影響比較大,所以在取捨之下,選擇犧牲來自地板的聲音,而不是犧牲來自後方的聲音?
是不是在專業測量時,使用的是真正可以向360度收音的麥克風?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een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