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共69頁 第一第一 ... 33414243444553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421 到 430 共計 681 條
  1. #421
    註冊日期
    2008-02-19
    文章
    24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之前有研究角錐的震動,

    重點在於不要在垂直震動的地方吸音,

    還有會角錐的剛性要有,不然會使解析下降,


    簡單的原理:就是把單體的震動分為

    垂直分力跟水平分力,然後來分析。

    ...

  2. #422
    註冊日期
    2008-02-19
    文章
    24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如何創造出那樣的聲音呢:類似合板結構

    小弟之前是在喇叭跟單體之間加上金屬墊片,

    有兩種:一種為螺帽、一種為金屬墊片,

    這一些都是五金行買的到的機絲,


    兩者單獨使用,

    前者會造就比較穩定的聲音,但是因為螺帽比較大,跟墊角錐一樣,

    會有高度,使的單體跟箱子結合產生的聲音不能相和,

    也就是說單體發出來沒有音箱的溫潤,


    而調音在和,因此不採用此法,


    若是加一層金屬墊片,那是很薄一層,聲音的結構因此穩定了許多,

    但是單體在敲擊鋼琴的聲音明顯不夠深沈,


    若是把墊片加為2層,聲音會類似一般DYAUDIO音箱的聲音,

    因為兩層金屬墊片產生了變化,結構更為強化,音色更為穩定,

    聲音比較陰柔,

    但是響度卻比較不足,這跟之前乒乓球單版、3版、多層合板產生的變化類似,


    最後我採用3層金屬墊片,一則因為那加起來也不會太高,

    聲音比兩層增加了響度,聽鋼琴的聲音,果然真實了許多,

    也有2層金屬墊片的溫潤,


    此外還有所螺絲的技術,需要配合聆聽來所螺絲,

    我用的試聽片是EMI FRANCE,跟SOLISTCE的小提琴,


    若是太緊聲音也會呆滯,太鬆也會造就不夠溫潤,

    還有墊片也可以調整單體高度,讓自己使每個單體裸聽,能找到最佳高度,


    雖然會有一點漏氣的現象產生,但是相對於校音過的單體聲音,

    明顯優於沒有研究直接裝箱的聲音好的許多,


    以真實的聲音為師,比起裝箱後失真的聲音,實在好聽太多。

    這就是我調教的心得,



    試聽片都是PSYCO老師推薦的,合板可以得到最大的訊息量,

    跟暫態反應,但是若使用得宜,還能夠增加聲音的厚度。

  3. #423
    註冊日期
    2008-02-19
    文章
    24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此外單體的材質也是相當重要的,

    紙做的,我聆聽的感覺,雖然細節多,但是不夠深沈,

    發出來就是像老喇叭ADVENT的味道,


    我後來買到台灣迪歐喇叭的單體,塑膠單體,聲音就像是DYAUDIO,

    材質無法避免就是有他自己聲音,朱銘老師說過,

    創作就是要一性質給予創造本質的特色,


    若是將塑化單體裝在合板的箱子,自然會得到PEL Q....+的聲音,

    若是用紙盆單體裝在合板,會得到李氏的那種聲音。


    現在我會選塑化單體,因為結構比較強,聲音比較不會變形,

    這些心得也都是玩出來。


    我不知拆解我的喇叭單體已經好幾十次,

    也是因為李氏喇叭書架賣掉了,買不到李氏落地,

    後來換了迪歐喇叭,老闆的單體跟分音器都有相當的水準,

    據說老闆有30年經驗,他的單體也是不錯的,


    所以小弟只有多看別的箱子,像ROKSAN音箱,那種塑膠實在無法裝在我的單體上,

    找不到那樣的素材,最後有一天心血來潮,

    把我的墊片拿起來玩,發現疊起來竟然會產生這樣的效果,


    最後用ROKSAN CDP、AMP、加上SOLSITICE 小提琴CD片測試,

    聲音不會壓縮,跟大廠發出來的聲音已經相近,

    當然還有電源的調教,之前也有PO在PSHCO老師那裡

    也發現鎖電源線結構,也是有如出一冊的效果。

  4. #424
    註冊日期
    2008-02-19
    文章
    24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一般COOPER那種電源頭,因為結構比較薄弱,聲音也比較活,

    母頭也是只用螺絲跟電線相和,因此接面沒那麼整齊,

    聲音也類似開闊的聲音,若鎖的太緊,聲音也會呆滯,


    若是WAGGATE、MARCIO都是兩片夾住,聲音也比較溫潤內斂,

    這就是接點造成電源線聽感差異,還有鎖螺絲的力量,要多少,


    這些都會改變,我都是利用手感,像之前墊片一樣,

    用手去感覺每一個接點,去體會他的震動,

    當然鎖螺絲也是要靠螺絲起子去感覺力量,


    這些就是之前有人敲擊單體螺絲的密技,相似的道理,

    綜言之,每種施工要看聲音的本質而調教,非一種用到底。


    鬆緊合宜,調音在合,以真實錄音為師,

    這就是我的玩的過程。


    當然是因為喇叭級數太低,才會玩來玩去,但是發出來的聲音,連我都已經很驚豔拉。

    還有反射孔密技...


    老師給你看看,這就是我最近的心得。

    BDR的結構也是類似堆疊。

    木內的也是,原理都是相同的。

    很妙喔,關鍵在於厚度跟大小。

  5. #425
    註冊日期
    2007-05-19
    文章
    963
    Thanks
    341
    Thanked 232 Times in 78 Posts

    預設

    :O:O:O
    兄弟您實在是太強了!您不到大廠去做研發工作實在是太可惜了!
    我是懶人
    最喜歡新台幣直入法
    只要聲音好又不貴
    我就努力來個全套
    再加加減減來調聲音
    因為玩到唱頭後發現隨便一調聲音變化都比換線等等大得多!
    再加上全套Roksan聲音已經很有感人的味道(原廠調音以打動人心為準)
    所以我只是一直買唱片加偶爾調調唱盤換換唱頭或唱臂
    音樂的妙處不待多言
    相信您現在一定已經調出很不錯的聲音
    恭喜了!
    Roksan的愛好者可以多多參考您的調整方式!

  6. #426
    註冊日期
    2007-05-19
    文章
    963
    Thanks
    341
    Thanked 232 Times in 78 Posts

    預設

    喇叭(揚聲器)和唱頭實在是系統中最敏感也最重要的兩個component

    挑對了喇叭系統就完成了快一半了

    而換喇叭通常所費驚人動搖國本

    而推動他的後級甚至前級和其他周邊設備包含空間的布置都要改變!

    所以揚聲器的好壞實在太重要了!!

    根據wei123wei123兄弟所做的研究

    我們可以盡量挑選我們所喜歡的音色的音箱結構

    但是畢竟個人之力是難以和hi-end廠商的財力和研發能力相抗衡

    以拆解音箱結構做聲音改變的試驗的結果

    可以在未來DIY或是挑選更高階音箱時作為依據

    那也是很好的事情!

    wei123wei123兄去過上瑞了嗎?

    那邊的試聽室可是有很多很正點的器材(有些很貴有些不會)

    您可以多向張sir請益(音響迷加上音響專業工作經驗超過四十年)

    上瑞以前也有生產過自有品牌揚聲器喔!

  7. #427
    註冊日期
    2008-02-19
    文章
    24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小弟有去過拉,送CDP送修,

    小弟今天又看了一本雜誌,之前是單體校正的方式,


    今天玩的是音響架、喇叭音箱的校正,

    這是我目前比較大的突破,

    看那本STEREO SOUND有個概念跟木內的一些概念,

    因為一般的音響架都不是採用音響方面的設計,

    若是要達到音響架的要求,


    主題是:均震,目的可以達到均衡的饗度。


    一般是在乎結構是否夠不夠重,一般來說都是抑震為多,

    但是一抑震,聲音雖然會沈,相對自然就呆掉了,

    這是一般樂友會遇到的問題,

    之前有看MYAV小林只改了簡單的螺絲,聲音也起了變化,

    http://www.myav.com.tw/forum/showthr...hreadid=274202

    小弟也依樣畫糊蘆,但是聲音還是達不到小弟的要求,

    全頻段連接自然。

  8. #428
    註冊日期
    2008-02-19
    文章
    24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要如何改善呢,當然第一點,鎖螺牙不能夠鎖死聲音會呆掉,

    重點是如何讓喇叭角座自然的饗應,

    有螺冒,小弟在螺冒上加了金屬墊片,


    重點是結構有加強了,目的也是要讓角錐敲擊起來靈活而聲音響應平坦,

    有了自然的饗度,


    當然這個看個人需求,小弟在讓喇叭立於花岡岩上,也要利用敲擊去感受聲音,

    感受整個箱子是否能有自然的饗應。

  9. #429
    註冊日期
    2008-02-19
    文章
    24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小弟玩過一堆方式就是無法突破,目的大家都是在於個別校正,

    卻無法有整體概念,概念在於均震,產生最好聽的饗度,

    當然玩音響大家都用圖譜,去看,

    但是音響架,喇叭結構是無法解決的問題,因為震動是無法消擬的,

    這是無解的問題,但是也不需解,


    因為之前用夾板的實驗也說明了撞擊,

    若是大家有玩過3個懸掛在一盪鞦韆的小鋼珠A、B、C,

    A撞擊B,B會撞擊C,

    C自然會反撞回B,B在撞A,


    能量是不會消失的,能量會被保存產生最大的饗度,

    這就是音響好聽的原理,樂器也是美在諧和。

  10. #430
    註冊日期
    2008-02-19
    文章
    24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剛剛已經說明了我把落地喇叭校正的方式玩好了,

    剩下的就是我玩音響架跟喇叭架的分享,

    先說音響架好了,

    音響架組合也是從底部開始,

    一看你家的地上鋪的是什麼拉,

    第2就要看角墊不能跟角柱鎖死,要鎖多少,在鋪了你的主板後,遙遙看,

    看你的主板跟地板發出來的聲音如何,

    第一也是不能呆,第二要有自然的饗度,

該主題的標籤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