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15 條

查看主題

  1. #7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4,0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8 Times in 9,310 Posts

    預設

    6. 關於煲機的謊言
    這是一個被廣泛地反覆地宣傳的謊言,使你相信各種音響設備甚至線材,煲機一段時間後,例如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後,聲音會更好。這純粹是屁話。開機後電容會在幾秒鐘內充電,偏置也會在數分鐘內穩定。在一個設計正確的放大器或者前級或者CD機,它的開機第一小時的表現和使用1000小時後的表現,是沒有分別的。至於線材就更不用說了。我們現在跟音響發燒友討論的這些是玄學,而不是科學。
    一對煲機不當損壞的大音圈低音單元
    線材也需要煲嗎?
    不過,喇叭等設備的確是需要一段時間運作以達到最佳表現的(詳細請點擊:PC音頻入門必看 教你如何煲出好音質),這是因為它們是有運動構造部分的,是需要外力驅動的機械設備。這跟汽車的引擎和活塞等是一樣的道理。但這並不意味一個好的喇叭剛開箱的時候聲音就會很差。打個比方:一部才開了10公里的新車,會很不好開?會比舊車差很遠?

    7. 關於雙線分音的謊言


    即使老燒也有不少人掉進這個陷阱里。音箱製造商則是設置這個陷阱的參與者。他們會告訴你雙線分音的效果是跟雙放大器分音的效果一樣的。甚至有不少音響界德高望重者向這份利益的大餐卑恭屈膝,向市場的現實投降,他們應該感到罪過。


    而事實上:雙放大器分音在某些情況下是有意義的,即使是使用被動式分音器。但雙線分音則純粹是騙人的巫術。如果你把一對喇叭線的末端接在另一對喇叭線連接的地方,在電子原理上完全沒有改變,物理學稱之為疊加定理。疊加定理規定:在整個網絡同時施加許多電壓期間,流過線性網絡中某點的電流等於各個電壓單獨作用在該點產生的各個電流分量之和。類似地,在同樣條件下,任意兩點之間的電壓等於各個電壓單獨作用在該兩點之間產生的電壓之和。


    無論是音響銷售員和音響發燒友,只要誰能夠證明出相反理論的話,都應該去獲得科學獎項和學院榮譽。


    不過我們也得公平地說一句:雙線分音其實也並無什麼害處,只不過它其實並不能起什麼作用而已。就好比在鞋裡面裝一塊磁鐵。


    8. 關於電源處理器的謊言


    這個標題所要說的話,都在Bryston的產品手冊裡面都說了:所有Bryston放大器的電源供電方面都包含了一個精心設計的高質量專用電路,以防止無線電波,線路穿刺和其他電源線等問題。Bryston的功放不需要特別電源處理器,只需要把插頭直接插到牆插上就可以了。


    他們所說的這些,其實也是所有設計優良的放大器所具有的特點。他們可能不一定跟 Bryston具有相同的PSRR和性能。不過他們做到能夠直接插到牆插上而不需要其它特別的電源處理。如果你能夠買得起一個高價的電源處理器,你也可以買得起一個設計優良不需要特別的電源處理的放大器。電源處理器對你毫無作用。(請注意,我們不是在談論給電腦設計的浪涌保護設計的開關電源,它們可比 Tice 音響魔盒便宜得多,而且它們會比這個音頻設備受到更多的電源干擾,例如印表機等外圍設備)


    關於「乾淨」電源,其中最大和最愚蠢的的謊言就是:你需要一個特別設計的高價電源線來獲得可能是最好的聲音。所有額定處理內部交流電壓和電流的電源線的性能與其他電源線都一樣,天價電源線是一個欺詐,你的音響電路並不知道,也不需要關心在變壓器的交流端用什麼電源線。它們所需要關心的是直流端所需的電壓。想想吧,你的汽車需要關心用什麼管子來給它加油嗎?


    9. 關於CD處理的謊言


    我們暫時把思想回朔到聚乙烯年代,當我們用各種神奇的液體噴撒在LP碟上的時候,會產生一些提升回放的效果,特別是當噴出來的氣壓清理掉某些凹槽中的殘渣的時候。商業邏輯學則繼續往前推進,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某些供CD使用類似的神奇產品誕生了。


    問題出現了,沒錯CD和LP都具有同樣一個面可以讓你噴撒一些粘液。但CD的表面與LP卻是相距甚遠的。它那微小的凹坑並沒有跟模擬波形相對應,僅僅是攜帶了一些由於0和1組成的數字代碼。那些0和1不可能被弄得更好也不可能弄得更差。而LP則可能會使軌跡變得更順滑。他們讀取的僅僅是0和1。你是不是也會把一個一塊錢硬幣擦得蹭亮,避免收銀員把它當成一毛錢硬幣呢?


    10. 關於金耳朵的謊言


    這個包羅萬象的謊言,也應該有很多人聽過,也許應該把它排到第一,不過也可以作為一個總結性的結尾。「金耳朵們」要你去相信他們的聽力是多麼的犀利和敏銳。他們可以聽到重播中的任何細微的聲音,與我們與眾不同。這絕對不是真的,任何人如果沒有實際的聽力損傷,可以聽到他們所能聽到的聲音,不過有一點,那些經過訓練和有經驗的人知道那些聲音是由什麼組成的,知道怎麼去解釋和表達出來。所以,如果一個喇叭的頻響在3kHz的位置有一個巨大的低谷,那麼任何耳朵聽起來,不論是金耳朵還是木耳朵,那聲音聽起來絕對不會像頻響平直的那樣。只不過,有經驗的人能夠很快地識別出是什麼問題。就好象一個汽車機械師單純靠聽引擎的聲音就能夠很快知道汽車有什麼問題。他的耳朵可並不見得比你的好。他只不過知道要去聽些什麼。其實你也可以做到,如果你也像他那樣處理過那麼多的引擎的話。


    最糟糕的部分來了,那些自命為「金耳朵」的偏激的主觀評論者,Hi-end音響沙龍的銷售員和音響俱樂部的主要成員等等,當他們比較兩台放大器的時候,經常使用他們那虛偽的高手般的聽力來脅迫你:「你聽到了沒有?」 你好像必須要聽出那兩者有巨大差別,而其實金耳朵自己都聽不出有什麼差別。他們就是說他們聽到了,他們知道你信賴他們的金耳朵。感覺太糟糕了。


    對金耳朵最好的反駁就是雙盲測試。這是區分他是否真的能聽出兩者區別的最好方法。不過實際上,極少有這種情況發生。即使有,那些金耳朵也會在第一次蒙對之後溜走。
    此篇文章於 2017-08-22 07:52 AM 被 Leo Yeh 編輯。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