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rendzaw
等您幾乎每天聽時保證有一天樓上樓下會有人來拜訪的,
同樓層左右鄰居比較不煩惱有空氣空間消音,大門再加個氣密膠條就解決了。
上下樓層就沒有空氣消音是很直接的,再祈禱他們是正常上班族的小家庭。
我的工作室剛使用時上下兩層無住人真是爽啊,這幾年上下兩層經轉賣一個
醫院輪三班,一個小夜班。什麼時間可以轟一下呢? 
這只有等到 Psycho 兄把樓上樓下一併買下, 才有解~~~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SP000 For This Useful Post:
-
今天帶小鬼去動物園玩了一天,回家只能測試DA換成四十五萬元級的Audiomat maestro 3 reference + usb直入 digitimes2的播放效果,CAT仍然只是一台爛筆電使用RC USB線直入樂之邦。
結果真是嚇我一跳!!先別管會不會被鄰居砍、喇叭有沒有餵飽了...........
為什麼所有樂器、樂團與任何發聲源,整個都會定位在喇叭後方?請注意,樂器的前後位置完全有極為明確的前後遠近之分,但是感覺整個聲音舞台的最前緣至少比真實喇叭更後退一公尺以上??原先以為喇叭放在大樑下,人距離喇叭很近,聲音舞台會像是音樂廳第一排一樣緊迫逼人;沒想到實際聽起來,看起來喇叭很近,聽起來喇叭很遠,至於聲音舞台後緣早就穿透我家跑到隔壁棟去了。。。。。
原先這種音響經驗都是在大型靜電喇叭場合聽到,例如李富桂前輩家中那個全平面我忘了名字的系統,或任何使用 GENESIS G2 喇叭的系統。當初還以為這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沒想到把聲音夠正確的喇叭手搬離背牆這麼遠、就可以得到這種喇叭完全消失的效果了?
這是什麼有趣的原理?bchsieh這隻大魔王原先只是考慮低頻的正確性,但是這種喇叭徹底消失的效果才是最驚人的吧?無論如何,真是可怕的大魔王無誤!請受我一拜...........
目前亂七八糟的音響室如下:
新音響01.jpg
(end)
此篇文章於 2017-03-25 10:45 PM 被 psycho 編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教授,先恭喜您一開聲就有好聲音。
其實所有喇叭用相同的擺法,都會有類似的效果。
只是如果沒有專屬空間,或是雖有專屬空間但縱深不夠,就沒辦法這樣放。
而且這樣放,雖然舞台很深而且前後分明,但最大的問題是聲音的密度會被稀釋。
要如何有正確的音場,還有高密度、飽滿的聲音,才是最困難的地方。 
再不更動器材的情況下,基本上可以利用改變兩支喇叭之間的距離,來調整聲音密度和舞台前緣的位置。
不過目前器材和傢俱並未完全進駐,聲音還會有大幅度的變化,所以要微調小弟覺得可能還言之過早。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抱歉,忘了說原理。
其實原理很簡單,說穿了就是直接音和反射音的比例。
直接音保留了錄音時或是混音加入的音場訊息,而反射音則是聆聽環境的訊息。
要重現錄音裡的音場,避免聆聽環境對音場重建產生干擾,就必須想辦法將"直接音:反射音"的比值拉高。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喇叭和皇帝位之間的距離拉近,增加直接音的音量。
然後將喇叭和皇帝位盡量遠離四周牆壁,同樣是利用距離降低反射音的音量。
您目前的喇叭擺位,就是符合這樣的條件。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教授您好,
 作者: psycho
[恕刪]
這下子喇叭又消失了!而且發出連STSD店裡都從未聽過的完美聲音,我家的音響系統終於可以正式超過BOX店裡了....  
關於這點小弟有跟Box討論過。
礙於動線規劃,喇叭無法放在最佳位置。
不然STSD的聲音一定能再提升更多。
 作者: psycho
[恕刪]
此外,bchsieh說的反射音比例理論看懂了,但是我喇叭的位置離左右牆都不到60公分,雖然往前或往後都會增加寬度,但是會是影響因子嗎?也就是喇叭位置之前或後進行加寬,聲學效應上就是視同反射音比例減少?
再者,使用吸音手段呢?
其實我比較傾向是直接音與反射音的相位差,到了某個數值後,會出現喇叭消失與聲場破牆而出的效果??
[恕刪]
小弟猜測您指的應該是時間差。
決定音場定位,基本上有三個條件:
1. 聲音到左右耳的時間差
2. 左右耳聽到的相對音量差,而由於人耳基本上是用高頻來判斷聲音方位,所以其實是高頻的相對音量差。
3. 身體的不對稱反射
環境反射音最容易破壞1和2這兩個條件。
所以只要將環境反射音與直接音的時間差拉長,並且將反射音的音量降低,都有助於重現錄音音場。
其實大部分的音響空間處理道具,也是針對這兩點來下手。
吸音棉、地毯等等就是要降低反射音音量。
而擴散板,可以將大量的一次反射音變成更高次的反射音,同時拉長時間差和降低反射音量。
另外,由於Orfeo的絲帶高音前面有個淺號角,所以指向性很強。
因此喇叭左右側的離牆距離,雖然越遠越好,但考慮到其他的空間限制,將喇叭往後或是往前移動,小弟覺得應該不會比較好。
往後移動,除了造成低頻梳型濾波效應造成的截止點變高,原來在喇叭正側方的牆面,會變成在前側方,反射干擾更大。
往前移動,左右側空間的一次反射點距離差別太大,反射材質也差很多,小弟猜測音場會歪一邊。
不過小弟沒真正到過現場,一切純粹只是猜測,所以很有可能不準確。
您有空可以試試看不同的擺位方式,也許會有新發現。
至於空間處理,小弟覺得先等器材和傢俱都放好之後,至少唱個兩個禮拜到一個月,讓器材和空間磨合一下,再來考慮下一步。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建議賽口儘量把器材放到旁邊,喇叭四周東西越少越好,等東西就定位後,再考慮要吸音擴散什麼的。喇叭四周東西少,反射的pattern的變因相對的少,處理起來就容易多了。不要學音響店或是音響展的器材擺設方式,他們是要賣器材,器材要是不顯眼,不就白搭了?我們的需求跟他們不同。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psycho
教授的窗簾和我家的吸音簾長得好像 0.0
 作者: bchsieh
關於這點小弟有跟Box討論過。
礙於動線規劃,喇叭無法放在最佳位置。
不然STSD的聲音一定能再提升更多。
STSD的空間條件看起來不太好,而且喇叭後牆還有大片窗戶,有現在這樣的表現我覺得已經很厲害了
 作者: kevintran
建議賽口儘量把器材放到旁邊,喇叭四周東西越少越好,等東西就定位後,再考慮要吸音擴散什麼的。喇叭四周東西少,反射的pattern的變因相對的少,處理起來就容易多了。不要學音響店或是音響展的器材擺設方式,他們是要賣器材,器材要是不顯眼,不就白搭了?我們的需求跟他們不同。
放到旁邊是指像將軍大一樣,把器材都放在側牆嗎?
不過教授這個房間的側牆好像沒什麼空間可以擺那堆器材了
話說JMR Orfeo Supreme V2會大嗎?
我一直以為這種size的算"小"落地,對6、7坪的空間而言剛好
此篇文章於 2017-03-27 09:52 PM 被 Deen 編輯。
-
-
 作者: Deen
放到旁邊是指像將軍大一樣,把器材都放在側牆嗎?
不過教授這個房間的側牆好像沒什麼空間可以擺那堆器材了
嗯,那兩個櫃子搬開不就有位子了? 弄兩個便宜堅固的音響架把東西放好,也好打掃。像現在那麼多線在地上,要吸地掃地擦地又不會撞到那些器材,那幾乎都是不可能的任務。
新天新地後面的窗戶對聲音當然是有影響,喇叭能往前拉當然最好,可是這樣要選CD的顧客就會撞到。就像bchsieh兄所說,那樣幾乎是最好的妥協了。我個人比較喜歡新天新地V2明亮的感覺,雖然後面的捷運有點礙眼,車子開過去的時候也會有點吵,但是明亮的環境讓我覺得很有朝氣,很舒服。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