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8-09-29, 11:51 PM
#411
 作者: 名琴LP
陆教师对音乐有非常好的见解,实在难得,在此贴中学到非常多的东西.
不敢當...也很期待您多分享....
我覺得其實聽音樂和看小說一樣
絕不要只看一次或聽一次
通常好的音樂和好的文學作品或電影都一樣
在聽或看第二次第三次之後就慢慢愈來愈知道他的好處在那邊
第一次是知道"劇情大概"
第二次欣賞之後"結構"發展和銜接以及個別"演員"的表現等等
種種細節就會愈來愈清楚浮現
好的音樂節奏和旋律會讓您感動上癮
甚至如癡如醉難以忘懷隨時想哼上一小段
愈深奧複雜的曲目通常愈是感情糾結複雜
更需要多聽幾次
而好的版本通常是愈聽愈有味道愈聽愈覺得好聽的
反之就是詮釋較差的版本
眾所肯定的名版必有其高明之處
但能出LP或CD唱片上市之輩其實都非泛泛
用心聆聽或是多聽幾次就能知道
但不管有名與否
能否合自己的脾胃都需要實際檢驗
欣賞也是一種學習
聽過的曲目和版本愈寬廣愈能夠去聽出音樂的妙處
而音響挑得好調得好當然是會有很大的幫助
-
-
2008-09-30, 10:43 AM
#412
-
-
2008-09-30, 11:15 AM
#413
好說好說!
其實有的時候聽音樂只是為了要休息放鬆
這時當然較適合聽些熟悉的旋律
和一些較不嚴肅的音樂
音量保持適中也很重要
大聲而不吵耐聽是調整的重點之一
小聲而清楚明確更是方便近距離長時間聆聽
serious listener 有時也會需要 relax一下
有時休止符是最美的....
-
-
2008-10-01, 03:10 PM
#414
最近在本站友串贈送的小彈簧架線器
我當初一個五十元買過類似的(張文俠網站上有售)
效果不錯
聲音的"噪氣"會減退
純淨度會提高
對中高頻有正面幫助
應該是減少了一些地板多餘共振的回饋造成的假低頻
缺點是很難搞
一碰就掉....(sweat)
太輕了!
-
-
2008-10-05, 04:07 PM
#415
昨天感謝魔豆林兄和何醫師的造訪指導
果然調音經驗豐富的兩位大哥耳力也不是蓋的
雖然大家偏好的聲音走向不近相同
但是經驗必可互相借鏡!
我現在的調音通常是做徹底的清潔工作如唱頭和一些線材接點
調音道具則是用"先減再加"的方式來聽聽差異
看看不加墊材壓鎮的比較如何!再把墊材壓鎮做些掉換增減的微調
最後還是左右喇叭擺位高中低音域的平衡
因為聆聽空間中難免有擺設的增減
隔一段時間聽聽自己熟悉的片子做一些微調
證明一下自己的發燒未退....
而同好的耳力相助更是發燒的重要原動力之一....
-
-
2008-10-05, 05:05 PM
#416
-
-
2008-10-05, 05:11 PM
#417
 作者: lyyoung
昨天感謝魔豆林兄和何醫師的造訪指導
果然調音經驗豐富的兩位大哥耳力也不是蓋的
雖然大家偏好的聲音走向不近相同
但是經驗必可互相借鏡!
我現在的調音通常是做徹底的清潔工作如唱頭和一些線材接點
調音道具則是用"先減再加"的方式來聽聽差異
看看不加墊材壓鎮的比較如何!再把墊材壓鎮做些掉換增減的微調
最後還是左右喇叭擺位高中低音域的平衡
因為聆聽空間中難免有擺設的增減
隔一段時間聽聽自己熟悉的片子做一些微調
證明一下自己的發燒未退....
而同好的耳力相助更是發燒的重要原動力之一....
\
同好的相助多少是有助益的,
小弟自己的體會,
包括當局者迷,和同好經驗的分享,
對調整是大有助益的.
恭喜陸大新臂入手,
過一陣子再過去欣賞... :o:O
-
-
2008-10-05, 05:54 PM
#418
 作者: hojuiyang111
\
同好的相助多少是有助益的,
小弟自己的體會,
包括當局者迷,和同好經驗的分享,
對調整是大有助益的.
恭喜陸大新臂入手,
過一陣子再過去欣賞...  :o:O
感激您的協助和鼓勵!
也讓我更重視清洗唱片的必要性
現在我的新到唱片大多也都手洗擦乾再聽了!
此外音色也微調了一下
當然也和您昨天聽到的又不一樣了....
新唱臂的導入需要一段時間的準備和調整
當然歡迎您再來指導
更恭喜您的新盤入手
試用Artemiz的心得不要忘記和大家分享喔!
-
-
2008-10-10, 04:57 AM
#419
最近研究單體跟音箱之間的關係,
現在有一點點心得,為什麼PO在這裡,
是因為老師有跟我一樣的器材:李氏喇叭、ROKSAN CDP、AMP
最近有看到貝參豆腐一個鋼琴牌子做成的高音單體後面,
放了一塊金屬片,連結木箱跟單體之間,
原理:類似鋼琴的發生原理
這個跟箱子又有何關係呢,
究因單體沒有裝箱聲音都是正常的,但是有的裝箱之後,聲音卻改變拉,
有箱音、聲音不真實,這些都是很大的問題,
但是高級的喇叭卻也都幫我們處理好了,
我買了一對落地喇叭,聲音怎樣就是發不出李氏喇叭那樣的聲音,
我就開始研究...
-
-
2008-10-10, 05:11 AM
#420
首先:
我看過李氏喇叭內有介紹,說他的喇叭音箱是最低技藝一點也不為過,
那是合板,跟PEL喇叭的箱子也是合板製造,
難怪我去新天新地參觀,發現他們的聲音也是如此相近,
再來看了有對小葉的喇叭,那是白樺木夾板,
都是多層合板,這跟聲音又有何關係呢,
若是你們有打乒乓球,
就會發現一點,單版聲音會比較沈,
一般結構是3層合板,
若要求更好的彈性會用到9層合板,剩至於13層合板,
在聆聽李氏喇叭的經驗中,因為他使用的合板超過3,
因此在於速度跟擴散都是相當快速,但是韻味不足,卻是相當的問題。
一般用的音箱也都是普通密集版,了不起加層鋼考,或是貼皮,
過厚的音箱會使聲音呆掉:明顯就是華安喇叭的特質,單體聲音裸聽是正常,
但是一裝箱聲音就變質了,
剩下就是像AE1,那種箱子,一般密集版,普通貼皮,單體裝箱後,
聲音會比較溫潤,但是會造成中低頻解析較弱,
剩下的就是一般高級喇叭都是用一塊好的木頭加鋼考,
聲音會比較沈、穩定沒錯,但是會使的單體的聲音聽起來比較呆,
還有一種是用金屬面版,聲音也一樣比較穩,但是也是比較呆,
這兩種聲音類似,差別在於金屬有其共鳴高音比較會共振。
-
該主題的標籤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