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3829 條

查看主題

  1. #1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99
    Thanks
    3,757
    Thanked 5,965 Times in 1,992 Posts

    預設

    最近一直沒辦法靜下心來好好寫文章。

    唯一的原因,就是被音響毒到無法寫文章!!.......

    原本追求絕對的HI-FI性能,的確非常科學,但也因此造成音響太嚴苛、耳朵太挑;在換了這台45萬元的極緻DAC之前,胃口己經被HI-FI指標養刁了:除非真正演奏水準太高的『真正老大師』如孟根堡、提博、柯爾托,否則2000年之前的錄音根本聽不下去!因為真的輸2000年後的錄音太多了,輸到完全沒有動力想再聽一次。

    現在換了45萬元的極緻DAC後,雖然2000年後的現代錄音還是狂電2000年前,但是DAC太強,導致唱片內容絕對的挖掘程度,讓我總覺得先前近一萬五仟張2000年前的舊錄音唱片,通通聽到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不由自主就是一張張聽下去,完全沒時間寫文章了!

    最誇張的就是1960年代公認最發燒的EMI克路易坦拉威爾管弦樂集與卡拉絲的卡門全集,這兩套唱片我己經聽到爛,無論是千萬級CD玩家還是千萬級LP玩家,通通都見識到1960年代的錄音有多高的水準。我當然擁有他們的萬金難求之第一版CD與最HI-FI的LP。但是隨著JPLAY 雙CAT的進步,開始感覺它們跟現代錄音相比完全是缺乏HI-FI水準的垃圾,而且嚴格來說兩套CD的演奏水準未必有柯爾托、孟根堡,Inghelbrecht 的世紀大師級水準,所以這些1960、1970年代的錄音被我冷凍在箱子裡許多年。

    現在換了45萬元級DAC,又重新找工讀生RIP這些唱片,一聽之下完全嚇到了:這完全不是我聽過的水準!甚至可以說是我有音響經驗以來聽過最正確、音響水準最高的克路易坦與卡拉絲!!當然這不是說我的音響系統有多麼偉大,應該說把CAT當成數位轉盤的音響水準根本是前人未見的全新世界。總而言之,這些先前嫌棄的舊時代錄音,因為音響素質的瘋狂提升,得到前所未見不同的欣賞旨趣。結果時間就慢慢流逝,沒時間寫文章打屁了.....

    最最誇張的還是真正夠水準的老大師之歷史錄音,手上一大堆不壓縮動態的正確歷史錄音唱片,當初真的只是拿來證明我的欣賞能力遠比其他自命清高玩歷史錄音的人強上太多而己.......... 現在有了極緻DAC的幫助,我真的是可以直接播放193X的柯爾托與提博,僅僅只是為了美好的『音響快感』得到輕鬆愉悅的休閒效果。也就是說對我的純粹感官快感而言,它們與2000後的現代錄音或現場演奏是無異的。先前從來不敢奢望音響系統可以達到這麼高的水準,現在沒想到只要花45萬元就可以達成。這下子我說45萬元真的一點都不貴,同好們應可以理解為什麼我說出這麼何不食肉糜的蠢話了.....

    因此我深切體會追求絕對最高領域的音響快感或音樂素養,真的還是有太多無形的門檻。欣賞能力固然是重要門檻,但是純粹物質上的音響水準也是躲不掉的。45萬以下的DAC或傳統轉盤,就算花上千萬元也絕對沒有這水準,最多只能發現HI-FI性能的快感而己。要到達超越錄音水準低劣的限制而『聽到』真正的音樂內容,除了極為極少數如己故林主惟先生那種絕頂天才外,是絕對沒有任何人做得到的!!因而並非絕頂天才的平凡你我,只能依賴科技的進步來補自身的不足了。

    只是居然需要花上八十萬的價格才能透過科技超越自身的限制,這個代價真的太高太高,只能期望科技的發展能夠在十年後讓世界可以在物質上更公平一點!在此之前,只能承認這個世界還是有些不公平,缺乏良好現場演奏環境的我們,45萬元的DAC,真的完全躲不掉.........

    P.S. 我說主惟是絕頂天才一點都沒有亂說,因為用他當年那套音響系統能聽到我說的音樂水準那才真的是有鬼!可以肯定當年他完全是用自身高超的音樂素養『猜測』那些唱片是好唱片,而不是真正聽到了。過了多年,我用到這樣頂級的訊源後,才發現主惟完全是先知,並且稀奇他當初用的低水準音響系統到底是怎麼聽得出來.............
    此篇文章於 2016-07-22 01:36 AM 被 psycho 編輯。

  2.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