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18 條

混合查看

  1. #1
    註冊日期
    2010-09-19
    文章
    812
    Thanks
    66
    Thanked 196 Times in 12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ashinn 查看文章
    就是因為有進行實驗與量測,(至少在家庭音響空間獲得的經驗)發現堆疊和並列的超低音之間有較為相近的頻率響應、結合後有更多且更一致的音壓增益。

    若不用堆疊和並列的方式在其他位置增設超低音,個人的經驗是不同超低音之間的響應(含 Room Mode 影響)差異通常很大、互補的效應比整體的音壓增益顯著...
    呵...
    這類實驗在下做過.
    堆疊與並列若僅就頻響或音壓級去看,有時似乎感覺差異不太大,但再從其他的聲學特性去看,其差異會較多且較大.



    引用 作者: ashinn 查看文章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 有兩個或兩組超低音喇叭,會先應用於區別左右兩半部分或前後兩半部分?為什麼?

    ◎ 環繞音箱的擺設通常是左半部和右半部互為鏡像對稱還是前半部和後半部互為鏡像對稱?

    ◎ 是「所有聲道都使用各自獨立的超低音擺在不同的位置上」,還是「有所有聲道共用同一個或同一組超低音」可以讓所有聲道的低頻重播有更為一致的響應?

    大家可再思考一下

    超低音在雙聲道立體聲、三聲道立體聲(多聲道立體聲)、多聲道立體聲上有哪些異同?




    引用 作者: ashinn 查看文章
    揚聲器設計工具書中在超低音的應用部分提到:左右聲道使用各自獨立的超低音,在「主觀上」比共用單一個超低音有更佳的立體聲像表現...

    小弟個人對主觀上的解讀是兩者在聽感上的差別是因人而異的,若從個人實際的經驗來說,甚至還有可能會因狀況而異。

    另外,我認為多數人看得懂單體的指向性和低頻的指向性是在講什麼,靈敏度和效率是又一個歷史故事...
    1.上開兄所提的揚聲器設計工具書中的說法,立基於雙聲道立體聲沒錯.
    2.『指向性』與『定位』是很不同的兩回事,在聲學上都有『定義』,建議儘量不要以「認為」而述論,不然就容易出現「雞同鴨講」或「江湖傳說」.
    3.靈敏度與效率也是有定義的.網路上的江湖傳說也不少.
    呵...
    此篇文章於 2015-03-20 04:15 PM 被 THXman 編輯。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