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02-10, 01:48 PM
#331
 作者: Yeh捨
DRC(digital room correction)從本站的2010.9.20開始有專門討論串以來.小弟算是比較早有參與討論到的.
他是國外來的開放軟體.當然也是不少人的心力所累積成的.要駕馭好之~需要不錯的電腦底子.
相較於其他類似的軟體或成品機或任何可以有等化(只是個通稱.)功能的機器而言.都需要先經過一定精度的系統+空間測量.有足夠的相關數據後.便可以下去設定參數與調整.當然.等化器是人在操作的.您愛怎樣調怎麼加減也都可以啦~
調整的技巧或手法則要看操作者的經驗.或是對重播之相關認知甚或體認的深度來下手了.
我一直有在使用他.起因也是自己亂玩音響與愛聽音樂了幾十年.換過幾個專用空間.也和不少同好交流過..但是始終跨不過某些瓶頸.比如..低頻段如60或120Hz有嚴重的凸起也可以稱為駐波.一般很難利用家居擺設去克服之.即使利用器材或線材的個(特)性去調往往也是杯水車薪..再如.既成的裝潢面材.家具.格局.比例.對稱與否..在在都是造成重播可能偏頗的原因.如果不從根本去變更改善或改裝.而且也可能大動土木之後改善也許很有限也可能白忙一場(更糟?)的案例也不會少見..
於是乎.我先是用了AQ 的dg48兩年多後.轉而試用了DRC..
請教一下您使用上的經驗
使用DRC會不會有負面的影響?
例如音質或是不自然方面的問題
還是說高低價位差很多?
藍光轉盤 Audiomat tempo2.6 (DA) Audiomat prelude(AMP) PEL Quattro(speaker)
real cable全套線材 數位線 AN7510 喇叭線 HD-TDC電源線 PSOCC X1 CHAMBORD X1 訊號線 CHENONCEAU RCA
-
-
2015-02-10, 01:55 PM
#332
一定會有所消長
只不過
我們在玩音響講求重播傳真度
必然會有取捨
至於那個取或是捨?是不是剛好你所需要的或者百思不得其解之效果的
那就看你自己啦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2-10, 02:15 PM
#333
先回歸一下主題
音響空間要如何處理
顧名思義
就是想如何要讓音響重播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
但是
什麼叫做理想?
請問你
用耳朵聽來評斷嗎~那請問你的耳朵夠精確嗎?
還是用比較精確的測量之後再來分析呢?
我也玩了幾十年聽了幾十年
為什麼我會選擇用測量嘞?原因無他
一支經過校正的麥克風
比我們每個人耳朵.不同年紀的耳朵..不同接受敏感度之耳朵
~要標準太多了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2-10, 07:05 PM
#334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給大家參考
我們很多人家裡都有家庭劇院系統
動輒5~6隻..甚至超過十隻喇叭
家庭劇院的擴大機在我們玩Hi Fi的人眼裡應該是很普通吧?
可是再簡單的劇院擴大機也有測量以及數位或者稱為音場校正的功能.它可以把眾多喇叭在不見得優良的空間
整合到一個相當的程度表現.您也可以說他是制式化
可是
該相關產業之軟體就是依照其規範下去做的
否則
眾多喇叭唱出來可能會亂得一塌糊塗?
那DRC大致的原理上就是等同於這種DSP訊號處理
以現代電腦運算的能力
來處理兩聲道與空間的音樂表現
應該是相對容易很多..
像是本站所報導的史坦威全數位擴大機系統
或是其他hi end大廠的類似機器.早已行在多年了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2-10, 08:57 PM
#335
image.jpg
再回到如何處理空間討論
這也是一個測量圖
可是
兩條顏色的線造成會是截然不同的聽覺
我所指的
還是同個系統同一個空間所聽到的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2-10, 09:23 PM
#336
一定有人會說
為什麼又是圖表?
因為
圖表就是一個測量之後的量化值
否則
大家各自以耳朵的聽感
或者是拿各自的習慣或喜好?來發表意見
各說各話~那將會
沒有辦法來討論的
這些年下來測量的觀念或者說精度進步了
或者說
能夠量化而成為聽感解釋聲音的程度
也已經慢慢形成
所以
這是一個比較有規(則)範的討論方式?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2-10, 10:27 PM
#337
因為只有大略的看過drc的執行方式
有一些不解,請教一下
根據drc的運作方式我有幾個疑問
1.他是不是類似主動式降躁耳機的原理一樣,但其實更簡單,因為它不須realtime去適應,因為空間就定死了不會改變
除非家具做大改變或裝潢, 只是他不需要真的打一個反向波,而是預先衰減,有點像是predistortion的味道?
所以他必須去解一個多項式演算法去逼近原始的音樂波形,而演算完的多項式就當作之後音樂的transfer function?(訊源->transfer function->amp->speaker)
2.這個前提是說,如果沒有間接音(反射音),那麼就會接近原音重現,那無響室的聲音是最好的嗎?又或是聽耳機不就沒有這些困擾了嗎?
如果不是,那要如何決定是要吸收甚麼增加甚麼而去做這種shaping的動作呢?
抱歉我只能用我已知去理解這項技術,若是問得太可笑請見諒
其實我最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
有人說音場是根據視聽室的反射造成的
但實際上來說當初錄音之時(以現場錄音來說)
是已經將現場的直接音與反射音和相對應的相位都已經收錄進去了
也就是說理論上理想的音響是要不就是無響要不就是前後側牆都無限大
但看板上的老前輩沒人這樣搞
可見我有思考上的謬誤
請指正,感謝!!
此篇文章於 2015-02-10 10:35 PM 被 poki921 編輯。
藍光轉盤 Audiomat tempo2.6 (DA) Audiomat prelude(AMP) PEL Quattro(speaker)
real cable全套線材 數位線 AN7510 喇叭線 HD-TDC電源線 PSOCC X1 CHAMBORD X1 訊號線 CHENONCEAU RCA
-
-
2015-02-11, 06:26 AM
#338
您別客氣.大家互相討論.畢竟我只是有在玩他.真正的內情知道的也有限
1.原理有一點接近
首先都是主動式的
也就是
在發出聲音之前以mic測量之後.用手法先介入處理
也可以解釋成在數位訊號端.就先做了必要的反向處理
一般的接續方式.是從轉盤的數位訊號輸出.進入一個含drc程式的電腦
在裡面執行校正的參數.再輸出到dac去解碼.
2.如何調整也是一種藝術.端看整個空間與系統的問題在哪裡.某些特別優良的空間也無須下多少手.
首先
沒有人喜歡再無響室聽音樂吧?會有一種自閉的感覺?
那如果家裡的反射面過強(一般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或是各種駐波或是某些頻率反射狀況過大(吸音不足)
那麼音樂重播~將會被嚴重的扭曲..
自己的經驗下來告訴我
很多扭曲的聲音聽了幾十年?也會把它當成正確的
因為
之前沒有更好的方法處理他
另外
音場不是根據視聽室的反射造成的.除非你的空間空盪到不像話?會有回音
相信那樣子也不能聽音樂
絕大部分都是録音樂的人録進去或者另外做出來的~
只説一個簡單的道理就好了
音樂廳這麼大.個人的空間這麼小.但是聲音的速度幾乎是一樣的
至於為何唱片能夠聽到模擬現場的聲音
這就是錄音製作的厲害
並不是我們把家裡搞成縮小的音樂廳那個形狀
就可以達成的
以上所說的是
參與過不少的專用或兼用空間測量校正之後的部分心得
有了足夠的經驗後就會發現
玩音響如果純粹靠耳朵.不是不行.而是真的會有盲點存在?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2-11, 07:04 AM
#339
image.jpg
先聲明我是做裝潢業的人喔.音樂音響只是興趣
這一瀑布圖可以解釋成許多人空間中~低頻率段的狀態
也就是兩百五十赫茲到最低端
圈起來的地方就可以稱之為低頻駐波
然後.它向右邊也就是時間軸消散的方向.拖得很長
?就是我們俗稱的哄或者渾濁的主因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5-02-11, 01:35 PM
#340
我可以理解駐波的問題
我也絕對認為駐波必須要消除
但我的疑問是關於需不需要反射音的問題(我有翻到前幾頁將軍大提到的,他不認為在一個四面都沒反射音的環境會好聽)
也就是說
如果DRC的終極目的是消除反射音
這其中是不是有點矛盾
我就是真的想不透~~~~~
藍光轉盤 Audiomat tempo2.6 (DA) Audiomat prelude(AMP) PEL Quattro(speaker)
real cable全套線材 數位線 AN7510 喇叭線 HD-TDC電源線 PSOCC X1 CHAMBORD X1 訊號線 CHENONCEAU RCA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