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kevintran
					 
				 
				想問一下高醫師:用DSD或是PCM錄,有差嗎? 
			
		 
	 
 我沒試過DSD 
但是DSD ADC比較少 
可能也比較貴 
 
主要應該要看個人播放時的習慣 
再決定要PCM或DSD 
 
我是肯定用PCM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rkao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SGIREM463
					 
				 
				感謝分享, 我個人喜歡 1 跟 3. 特別是 3 
 
 
LP 轉錄大約從 4, 5 年前䦕始作,到現在錄了大約 1500 張 LP 
 
 
前面 1000 張是用 PC + Lynx L22 sound card + Samplitude 9 錄製, 
唱盤是 Brinkmann LaGrange 2-Arm, 唱臂是 Graham Phantom Supreme, Graham 2.2 
唱頭有 Lyra Skala, Expert Stylus retipped Benz LP-2, Lyra Helikon Mono, Linn Akiva, Expert Stylus retipped Linn Troika, 
唱放有 Tom Evans Groove Plus, 大改的 EAR 834P + Bent Audio Mu StepUp 
 
播放 Computer 是 Mac Mini i7- 4 core + 16GB + 512GB SSD + Core Audio Technilogy 外接直流電源 
播放軟體是 iTune + BitPerfect (Apple App Store US$ 9.99) 
DAC 是 Ayre QB9-192 
 
後 500 張唱盤的馬逹升級成 Brinkmann Sinus, 
唱放多了 Brinkmann Edison, 唱臂多了 Brinkmann 12.5, 唱頭增加 Brinkmann EMC Titanium 
還把 Linn LP 12 的 Ekos 2 也拆下來裝到 LaGrange 玩, Ekos 2 還是一支很好的唱臂, 做工精細搭配 Linn Troika 很好聽. 
AD 換成 Lynx Hilo Reference AD/DA, 錄音軟體是 Pure Vinyl 4.0, 直接錄進 Mac Mini, 整個過程比以前流暢. 
Lynx Hilo 在 Computer Audiophile 評價非常好. 很多專業用家使用, 比 Lynx L22 雜訊低, 各方面都有進步. DA 大半用 Lynx Hilo, 比 QB9 中性, 細節跟定位也比較好 
 
 
電腦是我的本行, 我相信作業系統的優化有正面的效果, 但是應該僅止於不干擾數位訊號的正確傳輸, 0 is 0 and 1 is 1, 很難理解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影響. 特別是當 AD 是獨立系統時, Analog Section 完全不受電腦干擾. 
 
 
我對播放軟體的看法是越簡單越好,Bitperfect 輸出是很簡單的軟體技術,US$9.99 的 BitPerfect (軟體就叫 BitPerfect) for MAC OS X iTune 是簡潔的極致,價錢便宜,用 Mac 的樂友絕對值得一試, 我也有 Pure Music, 但是試了BitPerfect 之後就不再用了。 
 
在我的系統基本上我是分不出來 LP 跟電腦播放 
 
Brinkmann 在台灣不常見, 很可惜, 低調的奢華, 作工跟音質都是上上之選. 任何ㄧ個器材在 Stereophile 或其他媒體上都是驚嘆級的評論. 
			
		 
	 
 拋磚引玉 
高手出現了 
 
當MSB老闆LARRY到我家時 
口中一直提BITPERFECT這件事 
最後聽到他的MACBOOK與我的CAT的顯著差異 
臉上露出無法置信的表情 
聽說近期要推出數位輸出的MUSIC SERVER 
類似AURENDER的產品 
 
0仍是0 
1也還是1 
但是電腦內的任一組件通通都會影響聲音 
BIOS的設定也會影響聲音 
OS也影響聲音 
歡迎兄到寒舍體驗 
 
好像MAC MINI有線性電源套件 
肯定影響聲音 
但0仍是0 
1也還是1 
 
重要的是 
當數位訊號流出您的MAC就射後不理 
就算是USB傳輸是號稱BitPerfect 
卻是公認聲音最差的傳輸介面 
除非改裝把電源部分分流 
  
所有使用電腦錄音的錄音工程師 
肯定都會對這部電腦做某些程度的優化 
您試試把OS放在硬碟及SSD 
聲音一定不同 
 
其實 
我做了這麼多 
黑膠實際播放還是贏了同檔案數位播放 
雖然我們的CAT可以媲美頂級數位系統 
黑膠實際播放還是比較厲害
				 
			 
			
		 
			
				
			
			
			
		 
	 
	
	 
 
-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rkao For This Useful Post:
		
	
	
	 
 
 
 
-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rkao For This Useful Post:
		
	
	
	 
 
 
 
- 
	
	
		
		
		
		
			  
		
		
				
				
		
			
				
					再重新轉錄LP時我會選擇44.1K,1,不會升頻96K OR 192K,192k測試過聲音最虛最差的, 
 
一路來都會以即時LP播放作假想敵和CAT.BDP互相比較,最後得到的結果是CAT.BDP性能還不到位 
 
時會以88K.96K儲存LP數位檔,而LP播放還是佔優勢,當BDP性能到位時豬羊變色,數位播放機首重最前 
 
端,越前端改變音樂性能越大,所以才會想說數位最前端是在哪裡!!!目前正在研究這區塊, 
 
這也是我的經驗不是在兔朝,
				 
			 
			
		 
			
				
			
			
				CALL:0932-377626黃先生 
 
 
 
新竹市光復路2段882號6F~1  
			
			
		 
	 
	
	 
 
- 
	
 
- 
	
	
		
		
		
		
			  
		
		
				
				
		
			
				
					
	
		
			
			
				
					  作者:  rendzaw
					 
				 
				再重新轉錄LP時我會選擇44.1K,1,不會升頻96K OR 192K,192k測試過聲音最虛最差的, 
 
一路來都會以即時LP播放作假想敵和CAT.BDP互相比較,最後得到的結果是CAT.BDP性能還不到位 
 
時會以88K.96K儲存LP數位檔,而LP播放還是佔優勢,當BDP性能到位時豬羊變色,數位播放機首重最前 
 
端,越前端改變音樂性能越大,所以才會想說數位最前端是在哪裡!!!目前正在研究這區塊, 
 
這也是我的經驗不是在兔朝, 
			
		 
	 
 當年選用24/96K來增加高頻泛音,24/44.1k高頻有點黯淡, 
 
當CAT.BDP性能到位時選用44.1k一樣有96K的高頻但其下盤的紮實度就是比96K好,
				 
			 
			
		 
			
				
			
			
				CALL:0932-377626黃先生 
 
 
 
新竹市光復路2段882號6F~1  
			
			
		 
	 
	
	 
 
- 
	
 
- 
	
	
		
		
		
		
			  
		
		
				
				
		
			
				
					
	
		
			
			
				
					  作者:  drkao
					 
				 
				拋磚引玉 
高手出現了 
 
當MSB老闆LARRY到我家時 
口中一直提BITPERFECT這件事 
最後聽到他的MACBOOK與我的CAT的顯著差異 
臉上露出無法置信的表情 
聽說近期要推出數位輸出的MUSIC SERVER 
類似AURENDER的產品 
 
0仍是0 
1也還是1 
但是電腦內的任一組件通通都會影響聲音 
BIOS的設定也會影響聲音 
OS也影響聲音 
歡迎兄到寒舍體驗 
 
好像MAC MINI有線性電源套件 
肯定影響聲音 
但0仍是0 
1也還是1 
 
重要的是 
當數位訊號流出您的MAC就射後不理 
就算是USB傳輸是號稱BitPerfect 
卻是公認聲音最差的傳輸介面 
除非改裝把電源部分分流 
  
所有使用電腦錄音的錄音工程師 
肯定都會對這部電腦做某些程度的優化 
您試試把OS放在硬碟及SSD 
聲音一定不同 
 
其實 
我做了這麼多 
黑膠實際播放還是贏了同檔案數位播放 
雖然我們的CAT可以媲美頂級數位系統 
黑膠實際播放還是比較厲害 
			
		 
	 
 我可能更喜歡 1 
 
就錄音而言,我是相信 AD 之後就沒有差別。 
假設一台獨立式的 AD Converter 有兩個相同的數位輸出,分別接到一台優化的電腦 A 跟一台普通電腦 B。録製的數位檔 a 跟 b 應該是完全相同的。我們 把 b copy 到 A. 我相信用 A 播放兩個數位檔 a 跟 b 是聽不出差別的. 所以我說數位錄音 AD 之後就沒有差別. 
 
在播放上, USB (或其他數位傳導) 雜訊是會造成影響. 可是有效隔絕雜訊並沒有那麼難, 盒內盒外把 USB Power 隔絕都可行. 
Jitter 有影響, USB 的解決方式 是 Async. 也可以用 Master Clock 或 ㄧ定程度的 Re-Clock 
 
我的 Mac Mini 有用 Core Audio Technology 的線性電源. 
在數位上我可能是比較”鐵齒"的ㄧ族, 有可能是偏頗的專業限制了比較開放的思維 
 
我的器材比空間好, 也比我的聽力好, 分不出 LP 跟電腦播放實在不是 Surprise.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GIREM463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SGIREM463
					 
				 
				我可能更喜歡 1 
 
就錄音而言,我是相信 AD 之後就沒有差別。 
假設一台獨立式的 AD Converter 有兩個相同的數位輸出,分別接到一台優化的電腦 A 跟一台普通電腦 B。録製的數位檔 a 跟 b 應該是完全相同的。我們 把 b copy 到 A. 我相信用 A 播放兩個數位檔 a 跟 b 是聽不出差別的. 所以我說數位錄音 AD 之後就沒有差別. 
 
在播放上, USB (或其他數位傳導) 雜訊是會造成影響. 可是有效隔絕雜訊並沒有那麼難, 盒內盒外把 USB Power 隔絕都可行. 
Jitter 有影響, USB 的解決方式 是 Async. 也可以用 Master Clock 或 ㄧ定程度的 Re-Clock 
 
我的 Mac Mini 有用 Core Audio Technology 的線性電源. 
在數位上我可能是比較”鐵齒"的ㄧ族, 有可能是偏頗的專業限制了比較開放的思維 
 
我的器材比空間好, 也比我的聽力好, 分不出 LP 跟電腦播放實在不是 Surprise. 
			
		 
	 
  
  在回應您的文章前 
  容我先講一個老故事 
    
  當我們開始研究及組裝CAT 
  意外發現不同RIP CD狀況竟然造成聲音不同 
  當時發起了一串的實驗 
  不同電腦狀況RIP同一張CD 
  聽起來卻不同 
  比對起來檔案也相同 
  也舉行了盲測 
  結果大家都可以聽出差異 
  在場還有像P900, jlee, lwc這種相關電腦從業人士 
  後來P900利用將檔案載入RAM 
  並且在RAM中將檔案defrag 
  從此再也沒有人可以聽出差異 
    
  小弟提這故事是要說 
  我們需要再進一步了解數位 
    
  Rip CD其實比較像複製檔案 
  從CD靜態的資料擷取成檔案 
  的確可以說數位不滅 
    
  而錄製黑膠的過程比較像是播放的顛倒 
  目前已經證實播放的環境會影響聲音 
  當電腦將檔案變成數位訊號時 
  他變成電流 
  帶有數位訊號的電流 
  這個過程就已經會被嚴重影響 
  所以市面上開始有AURENDER這種產品誕生 
  我們去改善電腦的供電狀況 
  我們去降低或升高電腦的工作頻率及電壓 
  我們去更換電腦較高級的零組件 
  都可以改變聲音 
  大家可以接受高階顯示卡得到好的畫面 
  為何不能接受用不同的設定來得到好的聲音??? 
    
  當我們錄製黑膠時 
  ADC送出數位訊號到電腦中 
  在還沒有變成檔案前 
  數位訊號還是類比的 
  它是帶有數位訊號的類比電流 
  這時候數位並不是不滅 
  直到它變成檔案時 
  這時才數位不滅了 
    
  我又重新錄了上次上傳的4個檔案 
  原因是我發現我的錄音CAT接地沒弄好 
  所以我重新上傳 
  大家如果已經下載過 
  可以再下載一次 
  而且可以比較一下 
  之前的沒接地跟現在的有接地 
  不過之前的沒接地都已經刪除了呦 
    
  https://www.dropbox.com/sh/jmt5zxisy...GD8yQb2Da?dl=0 
    
  另外4與5是相同 
  只差在5是讓錄音CAT全速運轉 
  4是大幅降低工作頻率及電壓 
  也可以比較看看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rkao For This Useful Post:
		
	
	
	 
 
 
 
- 
	
	
		
		
		
		
			  
		
		
				
				
		
			
				
					建議您到高醫師家跑一趟。您的見解其實很常看到類似的,例如用何種數位線沒有差別啦,數位世界只有0跟1,現在電腦這麼快跑這麼少的資料還會出錯那就天下大亂啦! 
 
我記得我那次去聽的時候,連用不同sata線都有明顯差別。 
所以,千萬不要用0,1 這麼簡單的觀來看待電腦音樂。
				 
			 
			
		 
			
			
			
				
					此篇文章於 2015-01-13 07:08 PM 被 kriss 編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riss For This Useful Post:
		
	
	
	 
 
 
 
- 
	
	
		
		
		
		
			  
		
		
				
				
		
			
				
					檔案 Defrag 之後聽起來不同, 這個我相信, HDD 讀寫頭跨區跨軌會造成不同的 load 跟 noise 可以理解, 這點我以前沒想到過。 
 
 
其實我是接受不同電腦播放同一個檔䅁會有不同聲音,因為電腦確實很髒, 雜訊很多, 如果 DAC 不能有效隔離雜訊, 聲音當然不同. 所以我的 MAC Mini 有加線性電源也把 HDD 換成 SSD。 其他優化可以降低雜訉我也認同。 
 
但是我認為設計良好的 DAC 應該可以把雜訉的影響降到極低,畢竟只要 Digital Domain 正確掘取訉號,Analog Domain 的雜訉應該沒有那麼難濾除. Berkeley Audio Alpha USB 跟 Audiophilleo 1/2 是兩個評價很高的獨立式 USB converter, 同樣的技術可以內建在 DAC 裏面. 
 
 
至於優化跟不優化的電腦經過 Berkeley Alpha USB 有多少人能聽出差別,我不知道。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SGIREM463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SGIREM463
					 
				 
				檔案 Defrag 之後聽起來不同, 這個我相信, HDD 讀寫頭跨區跨軌會造成不同的 load 跟 noise 可以理解, 這點我以前沒想到過。 
 
 
其實我是接受不同電腦播放同一個檔䅁會有不同聲音,因為電腦確實很髒, 雜訊很多, 如果 DAC 不能有效隔離雜訊, 聲音當然不同. 所以我的 MAC Mini 有加線性電源也把 HDD 換成 SSD。 其他優化可以降低雜訉我也認同。 
 
但是我認為設計良好的 DAC 應該可以把雜訉的影響降到極低,畢竟只要 Digital Domain 正確掘取訉號,Analog Domain 的雜訉應該沒有那麼難濾除. Berkeley Audio Alpha USB 跟 Audiophilleo 1/2 是兩個評價很高的獨立式 USB converter, 同樣的技術可以內建在 DAC 裏面. 
 
 
至於優化跟不優化的電腦經過 Berkeley Alpha USB 有多少人能聽出差別,我不知道。 
 
 
			
		 
	 
 在接觸CAT之前 
說什麼我都不會相信我上一篇所說的 
 
Berkeley Audio Alpha USB我曾經試用過 
Berkeley Audio Alpha DAC我用過一段很長時間 
問題在DAC哪知道哪個是雜訊 
哪個該濾哪個不該濾 
許多高階DAC有FILTER的功能 
我發現FILTER越少越好聽 
FILTER太強聲音就呆掉了 
 
還有 
我喜歡關掉over- & up-sampling 
這些運算常讓聲音變得超不自然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drkao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