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實新聞 2013-10-28 12:42:50 記者 陳怡潔 報導
台灣的風力發電將正式邁向下一個新里程碑!經濟部能源局28日舉行「風力發電離岸系統示範獎勵案」簽約儀式,宣告台灣離岸風電新里程啟動,預定在民國104年完成4-6座示範機組,到民國119年累計裝置容量將達到3000MW目標,總裝置容量則占再生能源總設置目標33%以上。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28日與2家離岸風電示範獎勵案民間業者-福海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處、海洋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處代表簽約,其中,海洋風力發電由上緯(4733)發起。獎勵案預定在民國104年完成4-6座示範機組,到民國119年累計裝置容量目標3000MW,與陸域風力機合計將設置超過1000架,總裝置容量約占再生能源總設置目標33%以上。
此一離案風電示範計畫,福海公司籌備處由台灣國際造船公司、永傳能源公司及世紀鋼鐵(9958)共同發起,計劃在彰化縣芳苑鄉外海11公里,水深25至40公尺處設置30架風力機,形成總裝置容量達108MW的離岸風場。海洋公司籌備處之發起人上緯,投入風力機葉片材料多年,並成功打入全球風力機葉片材料供應鏈,在全球風電產業鏈中扮重要的角色,其計劃在苗栗縣竹南鎮外海1至5公里,水深5至30公尺處設置30架風力機,形成總裝置容量達108MW的離岸風場。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指出,推動離岸風電的效益可從經濟及環境兩層面來看。以經濟層面而言,離岸風電的發展可帶動台灣風電相關產業及金融業投入,未來離岸風電估計可望為台灣帶來5,000億元的產值。離岸風場的成功開發,牽涉多元層面,除了風場開發商投資外,還需要金融機構提供專業融資服務,而設備及海事維運廠商更可形成離岸風電產業供應鏈,不僅增加產值,更可為台灣創造龐大綠領工作機會,提升台灣的經濟競爭力。
杜紫軍也強調,從環境面看,發展離岸風電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離岸風場的發電效率相較於陸上風場為佳,因此每1MW的減碳量也較高約為2000噸,初步估計台灣擁有6000MW的風場潛能,若全數完成開發,每年將可減碳1200萬噸,其減碳效益居所有再生能源項目之冠,且能有效協助台灣達成減碳目標。
經濟部能源局表示,將全力協助各示範獎勵案之順利進行,以啟動我國離岸風能市場開展,未來更將透過區塊開發模式進行推動,以每年新增300MW離岸裝置容量的開發速度,推動大規模深海風場開發,以逐步達到119年累計裝置容量3000MW 之推動目標,與陸域風力機合計將設置超過 1000架,總裝置容量約占再生能源總設置目標33%以上,並冀成為國內電能替代最主要來源之一,促使台灣綠色能源邁入新紀元,逐步實現非核家園的目標。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