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新竹家中使用七十萬元級的音響系統,把十多萬的擴大機換成這台純數位擴大機,結果..........
..................
....................
N99A當然輸!....我專門找聲音正確的音響器材,才不大可能被這種科學新知打敗的;目前唯一失敗的一次只有從CD轉盤到數位播放而己.....
其實 N99A 雖然輸,但是『聲音的正確性』完全追得上我的原始系統,只質感悽慘、能量不足而己。這不能怪純數位擴大機的科學原理,只能說四仟元太便宜了能力有限。但是,老實說,就算是七十萬的系統,這台四仟元也不會太差,非常能聽!當然線材一定要夠正確,我電源線用了 REAL-CABLE的香波,比 N99A 貴四倍以上....
最有趣的是 DAC 與純數位輸入之比較。前文說了,2500元的 REAL-CABLE NANO DAC會被我瘋狂推薦,是由它類比輸入 N99A 居然略贏 純數位 MULINK 輸入。那麼我這套七十萬元系統的 rendzaw製 ESS9018 DAC 會如何呢?
其實早就知道了,當然是 rendzaw製 ESS9018 DAC 狂勝 純數位輸入!
可能因為我無意間找到的『聲音正確性』是相當客觀的物理指標,所以如果說 NANO DAC 的聲音正確性是9,那麼 rendzaw製 ESS9018 DAC 也一樣是 9;只是其他音響要素:質感、聲音舞台、能量感....全都贏一大截。這個意思就是說,如果 NANO DAC 前後都是頂級 REAL-CABLE線材,而 rendzaw製 ESS9018 DAC 前後都是普通線材,那麼 NANO DAC 將會憑著線材補強了音響性能而反敗為勝。
線材真的是『器材』而不是附件或調音,絕對不能有任何染色否則整套音響系統再貴,都會死在最弱的一環。
因此與 NANO DAC的聲音正確性同級,音響性能卻高一大截的 rendzaw製 ESS9018 DAC,當然狂勝 N99A 的純數位輸入了。
有趣的是,只要DAC與線材是正確的,那麼理論上最正確的純數位放大,居然明確狂敗給類比輸入這種多了 AD-DA 多了 N 個香爐的『笨』方法。可見數位訊號本身有多麼難控制了!它如果只是簡單的010101,怎麼可能出現如此離譜的情況?當初我就猜測,把 192K WAV數位轉換成 44.1,極可能會遠輸給 192K DA 再 AD 成 44.1,正因為我模模糊糊如道數位訊號跟類比訊號一樣極不可靠、變數一堆!
至於背後的理論猜想.....等我慢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