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充一下目前遇到的瓶頸~ 初學者可能問題有點笨, 請見諒~ = =
1. 如果我中途按下Stop Optimizing停止計算, 然後按下Export BiQuads輸出 EQ設定.txt 檔案~
之後該如何使用此檔案來設定EQ呢?
2. 程式選項有Save IR as WAV file, 有人會使用嗎? 可用foorbar 和 J.River MC18外掛上去嗎?
目前想製作簡易的DRC來改善系統中.... ^ ^
-
-
抱歉!我沒有用它EQ的部份。
floating-point error?這個可能是程式的問題。寫信去原廠問問吧!
PS:我猜您是想把5KHz附近的地方拉平。如果是我的話,在EQ前,我先會找出原因。試著離喇叭近一點的地方量量看(大約1米左右),在和在座位的地方比。看看是喇叭設計本身就是如此,還是因為是房間的問題?
-
-
1. 目前方法2的玩法大概清楚了在Impulse Response的圖面內按右鍵, save to WAV file, 然後在foorbar 的外掛元件 convolve中載入, 可以產生類似DSP的效果
轉載網路文章 http://blog.xuite.net/dustdusk/acg/26987061
但是原本軟體的EQ和miniDSP的玩法就不太懂了, 接下來就等下禮拜回到台南才能繼續玩了 T.T
2.至於5KHz附近的凹陷, 應該不是喇叭的問題, 可能要自行找原因debug了~
3. 至於invaid floating point operation的問題, 要用我的破英文和google翻譯慢慢解決, 可能要一段時間才能釐清~ = =
等移除房間的影響後, 接下來要改善系統的話, 可能就要朝數位電子分音前進了 ^ ^
-
-
關於5K的波谷應該是左右喇叭相位差異造成, 可惜我手邊沒量測資料, 下禮拜會回台南量測~
我對相位的解讀不是很清楚, 前輩知道有哪些要注意的嗎? 我只知道1KHz附近相位會在空間移轉, 5KHz後人耳就感覺不太到了, 我想顧好3K~4KHz這區塊~
紫(右聲道)澄(左聲道) 紅色為混合發聲~

 作者: kevintran
抱歉!我沒有用它EQ的部份。
floating-point error?這個可能是程式的問題。寫信去原廠問問吧!
PS:我猜您是想把5KHz附近的地方拉平。如果是我的話,在EQ前,我先會找出原因。試著離喇叭近一點的地方量量看(大約1米左右),在和在座位的地方比。看看是喇叭設計本身就是如此,還是因為是房間的問題?
-
-
 作者: Aachen2
關於5K的波谷應該是左右喇叭相位差異造成, 可惜我手邊沒量測資料, 下禮拜會回台南量測~
我對相位的解讀不是很清楚, 前輩知道有哪些要注意的嗎? 我只知道1KHz附近相位會在空間移轉, 5KHz後人耳就感覺不太到了, 我想顧好3K~4KHz這區塊~
紫(右聲道)澄(左聲道) 紅色為混合發聲~

抱歉,我看不懂您所謂的相位移轉是什麼意思? 從圖上看起來,您的左右聲道在4KHz左右有抵消的現象(就如同您說的)。因為伴隨著在4KHz左右的谷,在8K~9K之間有個峰。所以,您的測量位置有可能正好在節點上。
我會建議您往前或往後,比方說30公分處,再量一次,看看有什麼變化?如果有時間,可以也在垂直方向往上或往下量一下。如果變化不大,那麼問題就要從別的地方找了。
您試著作個impulse response,看看最大的反射波落在那裡,那也可能有助於您找問題。
-
-
1. 感謝前輩指點, 由於在量測頻響圖時, 有取10次平均, 造成相位的資料沒有保留, 等下禮拜六日有量測數據會在分享給大家參考~
印象中我在高頻的相位會隨著頻率增加震盪很大, 等有資料會再補充上來。 感恩~
2. 目前已經想好對策, 由於主要是修正相位, 會"先調整tone-in角, 再微調喇叭和皇帝位的連線距離", 待回去驗證~ ^ ^
3. impulse response也忘了留資料, 不過我的反射波影響不大, 待補充資料中....
此篇文章於 2013-06-05 12:51 PM 被 Aachen2 編輯。
-
-
 作者: Aachen2
1. 感謝前輩指點, 由於在量測頻響圖時, 有取10次平均, 造成相位的資料沒有保留, 等下禮拜六日有量測數據會在分享給大家參考~
印象中我在高頻的相位會隨著頻率增加震盪很大, 等有資料會再補充上來。 感恩~
2. 目前已經想好對策, 由於主要是修正相位, 會"先調整tone-in角, 再微調喇叭和皇帝位的連線距離", 待回去驗證~ ^ ^
3. impulse response也忘了留資料, 不過我的反射波影響不大, 待補充資料中....
拜託一下,請不要叫我前輩。我也許比您多吃了幾碗飯,但是懂的未必比您多。大家討論,我也學到新東西
-
-
原本的事情延後 ^ ^ 趁這禮拜六日空檔回去微調系統~
依照原預定計畫,首先偏移麥克風角度,發現右偏約10度,因為左右喇叭振幅和相位的加總結果可以將凹陷補齊,於是將麥克風擺正
微調左右喇叭向左偏移toe in角度, 目前喇叭為非對稱擺位, 但可以解決振幅和相位擺盪的問題, 希望我的調整過程可以給大家參考~
目前被動擺位調整大致上已經滿足了, 使用EQ Filter再量測可以控制在+-2dB內, 不過還沒找到可以使用附檔名.frd或.txt的DSP程式 ~T.T
接著就依照自己口味, 進行耳聽為憑的系統微調了, 宣告結案, 感謝各位~ ^ ^
混合發聲:紅色(未使用EQ), 黑色(使用EQ Filter重新量測)

備註: 由於使用EQ Filter時太過興奮, 聽了好幾首歌, 才進行量測 XD, 音壓有重新對齊方便比較, 感謝~
左聲道相位:

右聲道相位:
此篇文章於 2013-06-10 03:56 PM 被 Aachen2 編輯。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achen2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