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04-30, 10:23 AM
#751
 作者: Merci
2227今天的賣壓是蘆葦大獲利了結嗎 
當然不是囉
記者亂報股利
搞得見光死
最後股利配80%
13.3
比記者之前寫的少
就開殺了
不過也是好事
剛好是大好買點
4月銷售看來非常好
-
-
2013-04-30, 04:40 PM
#752
楊詰蒼---千層墨之一 二 三
楊詰蒼是中國第一批到巴黎龐畢度中心展覽的藝術家
當年他要到龐畢度中心展覽的作品被中國海關扣留
而無法參展
楊詰蒼隨即當場在展覽現場創作
在一張宣紙上一遍又一遍的上墨
總共塗了一千層
所以叫做千層墨系列
當時此創作轟動整個歐洲
也成為楊詰蒼的代表作
這次買到這件作品是去香港最爽的一件事


春拍2013
現代及當代藝術
編號 240
楊詰蒼
千層墨之一、二、三
水墨 宣紙 紗布 韓國紙裱於木板
1991-96年作
簽名: 楊詰蒼, Yang Jiechang 於畫作背面木裱板上
each: 44 x 44.5 cm. (17 3/8 x 17 1/2 in.)
HK$160,000 - 200,000
US$20,600 - 25,800
隱藏詳情
作品說明
「筆墨問題一直是傳統中國文人繪畫極為講究的美學之一。尤其到了晚明時期,經過董其昌(1555-1636)的大力提倡,筆法的問題進一步地與書法性的用筆劃上了等號。同時,筆墨的純粹性也成了唯有業餘文人才能達到的美學境界。時至今日,筆墨的純粹性由於與西方現代主義所主張的美學頗有共通之處,迄今仍對許多藝術家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尤其自1940年代以來,隨著「抽象表現主義」在美國本土興起之後,東亞地區也連帶出現許多以水墨作為基底的自動書寫表現。面對水墨藝術的歷史終結困境,依舊有許多藝術家選擇回歸或重新探索筆墨的核心本質。他們跨越傳統繪畫的形式與格體,刻意走出個人的感性韻律,譬如台灣的李茂成(1954-)、許雨仁(1951-)、中國大陸的楊詰蒼(1956-)和陳光武(1967-)。 …楊詰蒼自1980年代中期以至1990年代期間,完成了一系列以「千層墨」命名的作品。這些作品以一層層的墨色反覆堆疊,最終形成抽象且具有厚度的積墨。《千層墨》的畫面不但充滿了墨在堆疊的過程當中,由濕到乾所產生的肌理收縮與時間的變化,而且,更顯出了墨色的晶亮。楊詰蒼針對「墨」所作的本質性的探討,同時也透露了他對水墨的情感,以及他與此一傳統的深厚淵源。 」 節錄自台灣藝評家王嘉驥所書《形‧意‧質‧韻─東亞當代水墨藝術新貌 》 展覽專冊導論,張至維,台北市立美術館,2009,頁1-2。
-
-
2013-05-06, 12:42 PM
#753
車車280真是太委屈了
-
-
2013-05-07, 10:05 AM
#754
還要委屈多久啊?那個寫文章亂報現金股利的記者,真是居心叵測。
-
-
2013-05-07, 01:31 PM
#755
那就趁機多買幾張吧...
-
-
2013-05-07, 04:46 PM
#756
-
-
2013-05-16, 03:33 PM
#757
最近又多了兩檔列入投資組合
8411 福貞
6279 胡連
-
-
2013-05-16, 03:36 PM
#758
張宏圖---梵谷-石濤
這張是張宏圖用梵谷的筆法重製出石濤的山水
也是撓有趣味的一幅畫作

Uploaded with ImageShack.us
-
-
2013-05-16, 03:39 PM
#759
Young art taipei
此篇文章於 2013-05-16 03:42 PM 被 wjhuang 編輯。
-
-
2013-05-16, 03:42 PM
#760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