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04-05, 07:13 PM
#1151
Yeh捨 兄:了不起的研究精神! CAD都請出來了。
可能我的表答造成您的誤會 ,抱歉。
1. 3600mm 是指“兩喇叭之間的中軸線畫ㄧ垂直線到聆聽位“的距離
2. 4120mm 是指“人坐在聆聽位右耳的位置斜(離地1100mm)上一道鐳射光指到右喇叭高音單體的中心點(離地 1470mm)“的距離
謝謝!
 作者: Yeh捨
我照主人的標示數據以CAD畫平面圖.
3600mm喇叭至人耳的距離.這應該指的是喇叭平面連線的中心到人耳吧 ?
那這時左右喇叭中心到人耳中心實際值應該是3976mm.而非4120mm噎.
差144mm並不大.以音速時間差計算之是0.423msec.(單程沒有往返)
那這一點到後牆的距離是2957mm沒錯的.
這時的 toe in10度角(指的是向中心人耳轉10度吧).
那將會與正對人耳軸線差7度角.兩隻喇叭中軸線交會點.將會在人耳後方3002mm.
屬於人耳後交會.這種方式應該也是多數燒友的擺設法.?
以7度角的偏離.其離軸高音衰退值幾乎可以不計的..
因為一般測喇叭是以30度角為1單位.
-
-
2013-04-05, 07:47 PM
#1152
還好還好..因為在下是吃這一行飯的.CAD抓尺寸是天天在做的..哈哈.
這裡討論較有趣的是..
幾cm或幾mm距離差距會有多大的實際聆聽差異或測量值的不同在..
在下好像曾見過.這空間主位與後一排位的測量圖對比過..是PAA6測的.?
似乎後一排相對比較接近理想..對嗎 ?
當然.PAA6我也見識過.其好處是方便.精度我不敢說準.
而且.所發的測量訊號產生方式或型態也要界定一下才比較ok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4-05, 09:16 PM
#1153
想问问eton,你给的长宽高,是装修声学处理后面积还是毛胚房的面积?
低频是有点混响太长,相对高频
大概观点我也同意Yeh捨的。
此篇文章於 2013-04-05 09:24 PM 被 asdffx 編輯。
-
-
2013-04-05, 09:22 PM
#1154
謝謝 Yeh 捨
為了用物理聲學處理的方式搞空間
照片您可看到的是處理 800Hz 以上的中高頻擴散為主的材料是沒錯的,
沒外露的木製低頻陷阱裝在天花版上也有17個,主要處理 50Hz ~ 80Hz:
天花板的頂視圖 14 個,喇叭後方的天花板上 3 個
EtonShu4 - 05CeilingTop.jpg
施工中的低頻陷阱
圖片 11.jpg
聲學量測與聽感體驗在現例的落差在:
1. 30Hz 與 90Hz 的聽感都是能量相對小的頻率,Bass Decay 卻是能量消散慢的。
2. 如前述 Isis 的中高頻障板是下投的,10KHz~20KHz 的變化在聆聽位架的 OmniMic V2 麥克風只要上下各 5 公分就有明顯落差,這是今天驗證過的,令人驚訝!
 作者: Yeh捨
不過以我觀察這空間的測量圖有一段時間..
似乎.最高端的測量值應該不至於因為 toe in小改變就會有10dB的變化.?
10khz以上差距10dB是很大的值 !
主人空間的聲學處理絕大部份的面材能作用的頻段應該都在800hz以上.
我指的不是處理低段的圓柱歐(其相對面積是少很多)..
但這也是一個相對算空曠的空間.對於較低端頻率消散是相對偏慢的.
看 bass decay圖就很清楚.
40hz以下(極低)可以先不要管他.90hz處的小峰值超過0.21sec是比較要注意的.
指教囉..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Eto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4-05, 09:25 PM
#1155
長、寬、高是處理後的。
 作者: asdffx
想问问eton,你给的长宽高,是装修声学处理后面积还是毛胚房的面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Eto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4-05, 10:05 PM
#1156
Eton兄:
弟已回悄............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john925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4-05, 10:13 PM
#1157
eton,可否给一下毛胚的面积
我想水平因为左右喇叭可以互补一下吧,水平离轴衰减应该是没有垂直的厉害的。(因为你测试的时候是用双声道吧?)
另一个是喇叭的前面板也是水平比垂直窄,这个估计也是影响高音指向性在水平和垂直各不相同的地方吧。而且好像有些设计是需要垂直指向性较差的,因此可以减少天花和地面的反射影响。
另外一个是mic的指向问题,对着天花测,会不会使离轴偏差更大些。
1. 30Hz 與 90Hz 的聽感都是能量相對小的頻率,Bass Decay 卻是能量消散慢的。
这个应该是驻波的波节处,所以是抵消能量的。
Bass Decay显示的是能量衰减时间(db是相对比值),不是绝对的能量值。
能量相对小和消散慢并不冲突。
此篇文章於 2013-04-05 11:04 PM 被 asdffx 編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asdffx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4-05, 10:30 PM
#1158
[QUOTE=Eton;194314]謝謝 Yeh 捨
為了用物理聲學處理的方式搞空間
照片您可看到的是處理 800Hz 以上的中高頻擴散為主的材料是沒錯的,
沒外露的木製低頻陷阱裝在天花版上也有17個,主要處理 50Hz ~ 80Hz:
天花板的頂視圖 14 個,喇叭後方的天花板上 3 個
EtonShu4 - 05CeilingTop.jpg
我不是想要對您的整個設計概念或工法與整體過程…去置啄.
今天既然用了實際測量來檢驗成果之,就要相信測量的數值,
我相信麥克風比人的耳朵要精確很多,
今天測得的分佈狀況還是相對的問題,也就是說低頻消散比較慢,那是相對於高端.
我所經歷過的空間測量結果,幾乎極少有低端消散比高端快的,這告訴我這樣的情況可能就是常態,這樣的情況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之,當然最終的成果還是要透過測量來檢驗.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eh捨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4-05, 11:32 PM
#1159
沒有自己量過毛胚的精準數字,當初瑞典 SMT 公司建議我各留約 100mm 的空腔在毛胚與擴散材之間,可對低頻有更好的能量消化,但是空間就是要犧牲掉多些,礙於寬度要吃掉 300mm,我沒有採納,所以擴散材底板面與毛胚面距離約50mm好拉平一個牆面,所以長、寬、高各加 100mm 應該是非常接近原來毛胚實際狀況的。
是的,OmniMic V2 的測試 CD 是用雙聲道的掃頻量測 Frequency Response,您這樣講是有道理的 - 水平指向性相對沒有垂直指向性敏感。
您提到的把麥克風對著天花測沒試過,是因為 OmniMic V2 的使用手冊是麥克風是指向兩喇叭正中間的。可試試,相信量出的數據應會有很大的偏差。
同意您的講法,駐波的波結處,聽到的能量是抵消而小的,頻率響應(頻域)可量出,但與 Bass Decay (30Hz 及 90Hz 頻率的時域) 消散時間無關。
繼續改善音響室的音效我有四不做,其他的都可以盡力:
1. 劈掉重來不做
2. 換器材不做
3. 塞入龐大的低頻處理物不做
4. 數位等化不做
感謝 asdffx 兄的指導。任何高招請繼續不吝指教。
 作者: asdffx
eton,可否给一下毛胚的面积
我想水平因为左右喇叭可以互补一下吧,水平离轴衰减应该是没有垂直的厉害的。(因为你测试的时候是用双声道吧?)
另一个是喇叭的前面板也是水平比垂直窄,这个估计也是影响高音指向性在水平和垂直各不相同的地方吧。而且好像有些设计是需要垂直指向性较差的,因此可以减少天花和地面的反射影响。
1. 30Hz 與 90Hz 的聽感都是能量相對小的頻率,Bass Decay 卻是能量消散慢的。
这个应该是驻波的波节处,所以是抵消能量的。
Bass Decay显示的是能量衰减时间(db是相对比值),不是绝对的能量值。
能量相对小和消散慢并不冲突。
此篇文章於 2013-04-06 01:25 AM 被 Eton 編輯。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Eto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4-06, 01:07 AM
#1160
原来这样,低频没有指向性,所以低频吸收应该每个面都需要有个比例,瑞典 SMT这个建议没有使用, 我觉得会是一个很大遗憾啊。(我私自觉得这才是比较正常的方案啊)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sdffx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