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02-19, 11:33 PM
#1331
我的做法是電源及DATA完全分離如下圖 :

USB插入DAC時電源部分是斷點的
電源是由旁邊2.1DC座輸入至HUB的USB輸入端電源接點,非HUB 5V供電端接點
HUB至03USD部份也是比照辦理,03USD同軸輸出點直接拉線至主機板上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ang0862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2-20, 12:00 AM
#1332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2-20, 02:05 AM
#1333
我有比過 REAL-CABLE 與 子勻III線,還有其他的線,當然DAC端USB電源是斷點(無作用),由外部供給
子勻III線真的好很多....,設計原理為何?不清楚,只是一堆人眼睛凸了,下巴掉下來了,口水也流出來了
正在考慮....
1.原本規劃不變,把SILTECH G7 線抽出來做USB線(只留DATA+-與接地+隔離)
2.用改裝過的USB PCI-E卡(NEC D720200晶片)取代 鐵盒HUB + 03 USD做在一起,
電源一樣由外部供電,隔離做好放入電腦中,這樣省了1組USB線但會增加1條同軸線
此篇文章於 2013-02-20 02:10 AM 被 tang0862 編輯。
-
-
2013-02-20, 02:52 PM
#1334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2-20, 08:37 PM
#1335
 作者: tang0862
由於hub已改機,過年期間一群人在高雄一等一咖啡那裡測了3條usb線
1.DIY鍍銀線
2.REAL-CABLE
3.子勻III號線
結果是子勻線大勝,音場變大,密度更高,聲音真是好聽,只不過有點貴(9000元),各位燒友可以試試看,一定會掉下巴的
某人開始研究用SILTECH G7 做USB線,到時候再來 PK 一下
子勻III USB手上有一條~~ 搭配龐大改過的USB卡~ 效果相當不錯~~
聽感上, 比起前端用ONBOARD USB port(或一般NEC3.0卡)+ 綠標分離線 + 鐵殼HUB + 月光分離線還順耳~ 音樂性和音響性都滿平衡~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8953903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3-02-21, 08:57 PM
#1336
-
-
2013-02-21, 09:45 PM
#1337
-
-
2013-02-21, 10:23 PM
#1338
-
-
2013-02-21, 10:30 PM
#1339
隔壁 P900 與高醫師他們的 990UD7 團購與這次的 RME FX頂級音效卡(兩仟美元級的!)的團購都很驚人,正可見有高超的說服力...... 
真可惜我沒有那麼強的號召力,否則我也想試試看 WEISS INI203 或 BERKLEY USB DDC 是不是也一樣極緻而值得大家用力團購....... 
不過無論從一派看起來,目前大家都是共同發現:數位端的重要性無可倫匹!只要數位端搞定了,DAC端即使是極為便宜的音效卡類比輸出或藍光機內建類比輸出或兩仟多元的DAC小盒......通通都可以發出『極緻』的聲音。由此可見,CD轉盤這種錯誤設計,真的應該丟到XXXXYYYY去了......
-
-
2013-02-25, 04:13 AM
#1340
 作者: psycho
[恕刪]
3,獎勵願意耐心看到這裡的CAT燒友,公布一個重要到爆的 CAT觀念,效果還勝過 JPLAY的 H 與非 H的差別哩!
我使用樂之邦產品,電腦開機前,HUB與03 USD都要先通電完畢,然後開電腦。請注意!!!如果你使用 3.0 與 線性電源又沒有YU-STUDIO的保護器,有極大的機率會燒機!!!!
OK,開電腦後,你會發現開機速度明顯變慢,因為還沒有開機完成前,OS就開始安裝樂之邦的驅動程式了。這時可能會造成樂之邦驅動程式是在 OS 比較底層;總之,你會看到樂之邦的控制台符號遠比其他程式更早出現在右下角。
在極少數情況下,有時會抓 03 USD失敗,這時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先關掉 03 USD的電源,拔線,再重新接上,確認抓到並安裝好 03 USD後,電腦重新啟動。請注意!如果使用未保護的線性電源,極可能又燒機了!!!
(現在知道為什麼我不敢使用線性電源了吧??)
OK,現在你的03 USD驅動程式是『最早載入OS』的情況了,試聽它的聲音。
聽不出有巨幅改善嗎?很簡單,把 03 USD斷電,讓樂之邦符號不見了:再重新接上 03 USD,等到安裝好之後,再聽聽看。這就是驅動程式是『太晚載入OS』的情況,聲音明顯變差非常多。
在我的五十萬元級音響系統之下,驅動程式是否為『最早載入OS』的情況比較下,聲音的差別簡直是天跟地的誇張!....
再次警告,使用線性電源的,務必小心!!!
最近在看一些資料以期能夠在linux HTPC有所突破, 發現了一些相關的訊息.
早期Linux的驅動程式, 是整個包在核心裡面. 這樣做有很多缺點, 像是如果要新增驅動程式, 使用者必須知道如何重新編譯核心, 這對不了解系統底層的初學者來說, 實非易事. 而且重新編譯核心, 非常花時間. 一旦核心編譯好了, 只要在核心設定的階段或是編譯的過程出現問題, 這個核心就會無法開機.
因此, 後來就轉變成比較有彈性的做法, 就是使用loadable kernel module來安裝驅動程式. 簡單的說, 這個非常類似windows的驅動程式的觀念. 也就是把驅動程式弄成可以動態加載卸載的模組, 等核心開機完畢後才載入, 開機後也可以隨時卸載再加載. 而如果要放入新的驅動程式, 也不用從頭把核心整個編譯. 變得非常省時又方便.
但是, 這樣做不是沒有缺點的. 以下節錄wiki的敘述:
"One minor criticism of preferring a modular kernel over a static kernel is the so-called Fragmentation Penalty. The base kernel is always unpacked into realcontiguous memory by its setup routines; so, the base kernel code is never fragmented. Once the system is in a state where modules may be inserted—for example, once the filesystems have been mounted that contain the modules—it is probable that any new kernel code insertion will cause the kernel to become fragmented, thereby introducing a minor performance penalty." -- from Wiki
也就是說, linux核心是被放在一塊連續記憶體中. 但如果當開機完成後, 再加載新的驅動程式模組, 這時候核心就會變得不連續, 造成系統效率變差.
而以下這篇2011年的論文:
http://www.sciacademypublisher.com/j...ticle/view/483
說如果使用了他們寫的loadable kernel module management,
開機速度可以改善160%, 記憶體空間可以節省1.5%-2.0%,
CPU clock cycles可以少3.5% - 5.0%, 而應用程式的執行也可以快3.7%.
從這些資料來看, 系統核心和驅動程式有沒有放在連續記憶體, 會左右系統效率.
尤其是CPU clock cycles竟然可以少3.5% - 5.0%, 這對聲音的播放應該會有明顯的改變.
當然, 這些都是關於linux的資訊, 但對於psycho教授在windows系統發現的現象, 也許可以提供部份解答.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