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頁,共435頁 第一第一 ... 306356396404405406407408416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4,051 到 4,060 共計 4343 條
  1. #4051
    註冊日期
    2011-03-30
    文章
    46
    Thanks
    353
    Thanked 65 Times in 3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今天好像講太多了...........
    馬克兄,講得很精彩,請多多分享
    好讓我可以多多學習
    謝謝

  2. #4052
    註冊日期
    2008-04-08
    文章
    352
    Thanks
    211
    Thanked 379 Times in 145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直接音越多, 就越接近源頭的聲音, 會不會是討喜的聲音呢? 我持保留態度, 但是一碼歸一碼, 不要混淆
    無響室不好聽的主要問題不在於直接音,在於它吸收了一半以上的聲音能量(變成熱能散發掉)。如果想用更大功率來補足這部分,擴大機與單體都得被迫在極不線性的狀態下工作,當然更不可能聽到什麼好聲音。

    耳機就是直接音的極致,間接音比例降到最低。但耳機比起無響室有一大優點:它並不吸收聲音能量,而是用極近距離聆聽以獲得最多直接音。真正的直接音與無響室的那種並不相同,一碼歸一碼,不要混淆。

  3. #4053
    註冊日期
    2008-04-08
    文章
    352
    Thanks
    211
    Thanked 379 Times in 145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標準定義的平直其實也是個範圍而已, 我完全不想討論平直到底好不好廳, 是不是發燒友想要得, 我之所以提, 只是我敢斷定大多人連平直的聲音都沒有聽過就以訛傳訛說平直是錯的!
    John Atkinson說過一個故事:AES前主席Richard Heyser曾展示過一個黑盒子,用任何測量參數去測試都是完美無瑕(當然包括超級平直的頻率響應),但是接上喇叭聽卻是奇差無比。

    如果連擴大機都能這樣「欺騙」測量儀器,那追求整個聆聽室的頻響平直到底意義何在呢?

    我想沒人會說頻響平直是錯的,只是我認為重點不在這裡。

    音響系統能對聲音產生越少扭曲絕對是越好,但重點是它是否能在我們腦中產生讓人信服的幻象。有些很重要的東西,目前的測量還沒辦法告訴我們。

  4.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martin For This Useful Post:


  5. #4054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這是 control room 的特性?
    應該說這是Studio大部分需要監聽的地方想要達到的效果......

  6. #4055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有位年輕人,

    家族沒有重大疾病史, 他也不菸不酒, 作息正常, 飲食均衡節制, 並勤做運動,

    結果有一天卻猝死了,

    於是大家說以上這些對於壽命這件事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健康就好",

    請問那到底什麼叫做"健康"? 各說各話嗎? 還是活得久就叫做健康?

    這樣的邏輯不就是當今音響界的現況嗎? 大家都說耳聽為憑, 結果大多數人都是口說為憑,

    聽音樂本來就很私人, A君得好聽不見得B君要認同, 聲音百家爭鳴, 各有愛好者, 這本來就要給予最大的尊重,

    但是要討論, 甚至要評論, 那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美國的Stereophile為什麼要附上量測資料? 台灣的高傳真為什麼要附上量測資料?

    為什麼不論規模大小的公司, 在原廠參訪時總會秀出"我們有這些量測的工具"來給訪客看?

    TAS跟Stereophile哪一家比較有公信力? 哈哈 不說了,

    音響很大一部分是科學, 人文指是在蛋糕上的糖霜罷了, 很重要, 但是如果科學技術的基礎沒打好, 那也不過是一種行銷罷了!

    聲音各說各話, 不討論了

  7. The Following 8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8. #4056
    註冊日期
    2008-05-17
    文章
    96
    Thanks
    31
    Thanked 81 Times in 49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artin 查看文章
    無響室不好聽的主要問題不在於直接音,在於它吸收了一半以上的聲音能量(變成熱能散發掉)。如果想用更大功率來補足這部分,擴大機與單體都得被迫在極不線性的狀態下工作,當然更不可能聽到什麼好聲音。

    耳機就是直接音的極致,間接音比例降到最低。但耳機比起無響室有一大優點:它並不吸收聲音能量,而是用極近距離聆聽以獲得最多直接音。真正的直接音與無響室的那種並不相同,一碼歸一碼,不要混淆。
    有个问题,一般无响室低频吸得没有高频的彻底,(一般无响室都有个折止频率 很多空间不是很大的都是80hz或100hz左右)
    所以无响室的混响其实也是不平均的。一般测试都是取其折止频率以上的参数。
    留意一下很多吸声材料,很多最低都是给到125hz的数据就是这个原因。
    如果在无响室里加回适当穿孔板,声音会活起来。
    国外DAAD和ASC的设计也是那样。
    整体频段上的混响时间平均在听感上更好。

    耳机属于压力场问题了。所以和无响室又是不同情况了。

    如果会用音频编辑软件的,找些加混响的vst插件,自己试试调不同频段的混响值,也会有大概效果。
    此篇文章於 2013-01-05 11:19 AM 被 asdffx 編輯。

    Aerofoam 吸声海绵 可代替3M Thinsulate(新雪丽) 美国Auralex 德国Sonex
    http://micro-new.taobao.com
    http://audio-nuts.diandian.com/

  9.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sdffx For This Useful Post:


  10. #4057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應該說這是Studio大部分需要監聽的地方想要達到的效果......

    監聽的殘響需求,應該和一般音響室不同,

    以前我也吸很多,

    這幾年的撿討,殘響要長一點,聲音可以厚一些,聲音更從容.

    尤其聲音更從容,可提高音樂性,這不是極短殘響可以辦到的.

    不過殘響要長一點,仍保持平衡並不容易.

  11.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ojuiyang111 For This Useful Post:


  12. #4058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大家討論雖各述己見,但都很理性.
    請繼續,這才是老百姓的福祉!!

    StevenCheng將軍

  13.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14. #4059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其實大多數都很理性.

    少數白目的,多半是眼界不寬的.


    另外,各述己見,才有人氣..

  15.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hojuiyang111 For This Useful Post:


  16. #4060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84
    Thanked 2,974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artin 查看文章
    John Atkinson說過一個故事:AES前主席Richard Heyser曾展示過一個黑盒子,用任何測量參數去測試都是完美無瑕(當然包括超級平直的頻率響應),但是接上喇叭聽卻是奇差無比。

    如果連擴大機都能這樣「欺騙」測量儀器,那追求整個聆聽室的頻響平直到底意義何在呢?

    我想沒人會說頻響平直是錯的,只是我認為重點不在這裡。

    音響系統能對聲音產生越少扭曲絕對是越好,但重點是它是否能在我們腦中產生讓人信服的幻象。有些很重要的東西,目前的測量還沒辦法告訴我們。

    我不是要跟您搗蛋,但是我不能同意您從這個故事就推論“追求整個聆聽室的頻響平直到底意義何在呢?”的邏輯。

    第一點:那個喇叭的頻響量起來是平的嗎?第二點:那個房間的頻響量起來是平的嗎?

    如果不是,那麼您如何能推論頻響平直有沒有意義呢?(其實,我最想問的是 --這台擴大機的“超級平直的頻率響應“是怎麼量的?量的方法有偏差,當然得到的結果......)

    PS:我沒聽過這個故事. 如果您碰巧有資料,能否提供這個故事的資料嗎?
    此篇文章於 2013-01-06 01:04 PM 被 kevintran 編輯。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