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下此篇的疑問與結論~~~
Q1: AirPlay 的限制與破解
A1:
http://amiexp.blogspot.com/2011/11/a...with-2496.html
這邊有發燒友對AirPlay的限制做測試的文章
簡單結論如下
iTunes輸出時就自動把任何格式都壓成16/44.1k的ALAC格式做傳輸,
到AE端做ALAC decode。
http://alac.macosforge.org/trac/brow...escription.txt
但是如果是想辦法丟給AE高解析檔或是無損無壓縮,
並且不要用AE本身的DAC晶片去解碼,是可行的!!!
必須從兩方面下手
1.播放面~需要繞過iTunes...等Apple內建的AirPlay方式,用第三方軟體送資訊出去。
ex: Linux (nas)上的第三方軟體、Rosita Plugin...等。
2.硬體面~需要能解碼高解析的DAC晶片與獨立的時鐘。
http://www.larosita.fr/rosita/Blog/E...es_Rosita.html
Rosita 內的DAC晶片與Bioclock支援到 32/384
Q2:AE或是APPLE TV 或是Rosita的Digital Out 為何只有16/44.1(48)?
A2:
這並非技術上不可行,而是著作權法對於數位音樂的法令保護!!!
http://www.larosita.fr/rosita/Blog/E...%27auteurs.pdf
Q3:AirPlay只能透過iTunes(Mac、PC) 或是 iOS 輸出嗎???
A3:
像NAS就已經做到由Linux AirPlay,
PC、Mac也可以透過其他軟體來AirPlay所有音訊
http://rogueamoeba.com/airfoil/
airfoil96.png
而MAC 山獅系統也已經能把AirPlay裝置當作音訊輸出裝置,就如同USB DAC的使用方式一樣了~不用再綁定iTunes。
http://www.larosita.fr/rosita/Blog/E...iTunes....html
shapeimage_1.png
Q4:為何說16/44.1就夠了?不是這樣的吧?!
A4:詳情請參閱
音樂產業的真實內容
http://www.larosita.fr/rosita/Blog/E...marketing.html
16/44.1 24/96?!!!!
http://www.larosita.fr/rosita/Blog/Entrees/2012/7/16_En_1988.html
http://www.larosita.fr/rosita/Blog/E...efinition.html
當然 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以及新錄音數位檔的需求,
還是需要做到通通都可以解碼囉....
http://www.larosita.fr/rosita/Blog/E..._la_HD....html
-----------------------------------------------------------------------------------------------
好多網友詢問有關AirPlay的問題~~~
我在這邊補充說明一下~~~
先做一下名詞的定義
1. 有損失 = 變動取樣 ex: AAC、mp3
2. 有壓縮= ALAC or FLAC (不是指說有down sampling 壓成16/44.1)
3. 降轉= Down Sampling
以下幾種方式玩AirPlay
先以原本檔案就是16/44.1的格式情況下來說明。
1. 檔案由iTunes播放,AirPlay到DAC去。
所有格式(aiff 、wav...蘋果能讀的格式)都會壓縮成ALAC再送出去。
(若用Rosita Plugin的話,會有預讀與無壓縮的好處!)
2.檔案由NAS直接AirPlay到DAC去,iPad當作遙控器(DS audio),此時iPad上"不會"出現AirPlay的icon!!!!
所有格式皆以無壓縮的方式,送到DAC去。
(所有格式NAS都可以AirPlay出去,不受限於蘋果格式的檔案!!!)
3.檔案由NAS讀來iPad,iPad再AirPlay出去,此時iPad上"會"出現AirPlay的icon!!!!。
如果是非蘋果格式的檔案,會變成wav在iPad暫存。
所有格式(aiff 、wav...蘋果能讀的格式)都會壓縮成ALAC再送出去。
若檔案為高解析檔案,重點就來了。
1. 檔案由iTunes播放,AirPlay到DAC去。
所有格式(aiff 、wav...蘋果能讀的格式)都會down sampling 壓成16/44.1並壓縮成ALAC再送出去。
此時降轉的技術核心是使用蘋果的。
(若用Rosita Plugin的話,會有預讀與無壓縮、不降轉的好處!)
2.檔案由NAS直接AirPlay到DAC去,iPad當作遙控器(DS audio),此時iPad上"不會"出現AirPlay的icon!!!!
所有格式皆以無壓縮的方式但有降轉為16/44.1,送到DAC去。
此時降轉的技術核心是使用NAS開發的,其核心技術會不斷更新與進步,因為是小余與Synology共同研發的^^
(所有格式NAS都可以AirPlay出去,不受限於蘋果格式的檔案!!!)
3.檔案由NAS讀來iPad,iPad再AirPlay出去,此時iPad上"會"出現AirPlay的icon!!!!。
如果是非蘋果格式的檔案,會先降轉成16/44.1變成wav在iPad暫存。
此時降轉的技術核心是使用NAS開發的。
如果是蘋果格式的檔案,會將原始檔案串流來iPad暫存。
此時降轉的技術核心是使用蘋果的(iPad AirPlay)。
所有格式(aiff 、wav...蘋果能讀的格式)都會降轉16/44.1並壓縮成ALAC再送出去。
實驗證實~~~~
同樣的檔案用mac AirPlay,每秒資料量約100KB (因為有壓縮為ALAC);用NAS AirPlay,每秒資料量約172KB(無壓縮之16/44.1 PCM)
就算原始檔案是ALAC,NAS也會先解壓還原為pure pcm,而Airfoil 也會壓縮~ 與一般的AirPlay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