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9-22, 01:28 PM
                                        
                                
                                
                                        
                                                #901
                                        
                                        
                                        
                                
                        
		 
		
		
		
		
			 
			
				
					
	DIRECT LINK 不見得最好聽,但是不能設成 DIRECT LINK的 OS 環境或音響硬體是『鐵定有問題』!至於什麼問題我就猜不出來了....:)
		
			
			
				
					  作者: jesseccs   [恕刪]一個直接又明顯的設定上的問題..之前用KS,無法設定direct link,要設定4 samples,否則會爆音[恕刪]
 
 
 
	不介意,別擔心。只是要提醒:這個討論串的知識多到不像樣喔!從頭到尾一篇篇仔細『慢慢看』,所有的解答通通都有喔!
		
			
			
				
					  作者: ccsu   阿...不好意思!有點混亂,感謝p大再次聲明,很怕燒機... Orz 
 
 
	老實說我心裡有點懷疑華碩的音效裝置不是電腦派而是音響派.....所以急著你分享試聽結果喔! 4.3 ASIO 一定要試,目前最佳的版本當然一定要試!....
		
			
			
				
					  作者: v121227706   這麼說電腦出身的華碩音效卡可以拿來測試看看ASIO我所擁有的ST也是把所有音效裝置停用的狀況下使用JPLAY
 也是依舊有聲音(我是走同軸)
 
 我之前的使用經驗~的確也是KS比較好(ASIO排除)
 至於4.3版我還沒灌~有時間或者是心血來潮再來測試看看
   
	
	
		
                        
                                
                                        
                                                2012-09-22, 02:15 PM
                                        
                                
                                
                                        
                                                #902
                                        
                                        
                                        
                                
                        
		 
		
		
		
		
			 從 JITTER 談『正確錄音』的必要性
			
				
					從 JITTER 談『正確錄音』的必要性 因為論文初稿交出去了,有時間來好好傷腦筋;而這篇實在想得太進階了些,大家看看就好....
  有什麼不對的推論或知識,還請大家別客氣用力批,bchsieh尤其別客氣! 
 主要是針對 bchsieh 提供的知識與精確的解釋(請別客氣!你以為你的清楚解釋是可以隨便生出來的?這是真實力!),讓我們了解數位音樂兩種重要的JITTER干擾:因為我們要用力思考,就得把知識轉化成易用的語言與比喻,所以我創造新名詞來說明 bchsieh 教給我們的知識:
 
 所謂的數位音樂就是一連串的 01010101,在電路上就是一個一個的方波。
 
 每個方波之間原本應該絕對精準的 1/44.1K 或 1/192K 間隔,結果因為污染,導致方波之間不再是精確的頻率,有時快有時慢;我先前稱為『方波間的JITTER』,它產生了『時間間隔不準確』的錯誤,結果出現多餘的諧波如圖:
 
 
  
 多餘的諧波,造成『定位不準』,『聲音不清晰』,『兩端延伸變差』等等音響性能的問題。但是多餘的諧波也有可能增加泛音、增加染色,反而變『好聽』!
 
 再來,最理想的方波應該是立即從 0 變 1,或從 1 變 0;如果 0 與 1 的變換有延遲,那就不是完美方波而是複雜正弦波了;於是『不完美的方波』也會出現 JITTER,假設它本身『頻率很準確』的話,這種被我稱為『方波內的JITTER』就會出現『波形不正確』,產生多餘的背景躁音,如圖所示:
 
 
  
 多出的背景躁音,從『信號發覺論』會知道它造成感覺閾變差,偵測到正確訊號的能力變差,所以造成『音色不正確』,同時也造成『演奏技巧的表現不清楚』。這個是絕對錯誤沒有好處,所以只要消除不能產生。
 
 OK,以上背景定義描述後,來探討以下現象:
 
 第一、
 
 
	在 b 的情況 bchsieh 認為不理想,是因為外接時鐘的時脈己經髒了 ==> 這個髒指的是『方波內的JITTER』居多吧!?
		
			
			
				
					  作者: bchsieh   [恕刪]a. 轉盤和DAC各自有時脈:  有preamble jitter, 但可能可以藉由好的reclock解決 (因為DAC的時脈在reclock旁邊).
 b. 轉盤和DAC用外接時脈同步:  可避免preamble jitter, 但是由於時脈外接, 所以傳送到reclock的時脈已經髒了, 所以reclock之後的時脈還是可能有問題.
 c. 轉盤用DAC回灌的時脈(也就是圖中所示): 可避免preamble jitter, 而且reclock可以獲得乾淨的時脈, 所以能夠把所有jitter壓低.
 [恕刪]
 
 1、時鐘的數位輸出裝置如果不頂級,就會出現『方波間的JITTER』;例如玩DIY DAC的人都知道 DIR9001 比 CS8416 的 JITTER 還要小;但是這應該是『方波間的JITTER』。理論上,越昂貴的外接時鐘,『方波間的JITTER』應該越低,因為性能最頂級的晶片必然如此。
 
 2、從我的經驗,雖然數位接收晶片中 DIR9001 比 CS8416 的 JITTER 還要小,但是 CS8416的『音色正確性』贏 DIR9001 一截。也許就是發生在,CS8416的方波波形可能比 DIR9001更好一點,再加上我一向使用正確錄音,等一下就會論證正確錄音的聆聽中,『方波間的JITTER』比較不必太擔心。
 
 3、我在猜,我與07080722共同發現的『USB解決方案』,正是強迫 USB晶片使用最大電流量,讓它的數位輸出因電流過大而有切割失真,但是切割失真剛好就是我們最想要的完美方波吧?因此,以 b 方案而論,要解決外接時脈的『髒』,其實就跟解決數位音樂資料的『髒』是同一件事吧?如此一來是 b 好還是 c 好?真的要聽才知道了。
 
 我絕對不是要質疑 bchsieh 主張的b與c不正確,而是先把上述jitter觀念先以這個例子頭腦體操一下,然後再進入下一個更高難度的議題。
 
 假設存在完美的dac,可以同時極端減小上述兩種jitter,那麼這種『完美dac』會遇到什麼問題。
 
 
 第二、錄音本身應該也有 jitter!學術上怎麼說我不知道,然而把類比訊號變成數位01010101記錄在媒體上,當然也會出現『時間間隔不準確』與『波形不正確』,就算使用最完美的dac播放,不知道原始資料的『方波間jitter』情況,『完美dac』就永遠無法正確還原出最原始的類比波形。而這種錄音產生的 jitter,『方波內的不正確』應該很好解決,但是『方波間的不正確』就無法解決。
 
 想像類比聲音在 0.0001 ms 取樣為 1,記錄在磁碟上,結果因為『方波內的不正確』而變成 0.6,沒關係,數位播放時,0.6硬是加大成1.0就可以正確還原了。
 
 但是如果是『方波間jitter』,應該記錄0.0001ms其實是真實聲音的 0.00011ms,0.0002ms其實是0.00019,那就慘了!無論完美dac的jitter再小,永遠無法消除這種錄音本身就『時間間隔不正確』的情況。除非錄音母帶提供給播放器錄音當時的時間資料。
 
 而轉錄、加料,都會造成兩種 jitter 更加嚴重!同樣的,只要存在『完美dac』,就可以消除『方波內的不正確』,但是永遠無法解決『方波間的不正確』。
 
 ok,我拼命推廣的『正確錄音』理念在此得到理論性的解答,因為正確錄音訴求的就是原始、不加料,保證『方波間的不正確』是最低最低的。於是,正確錄音只要遇到走向『完美dac』的數位播放,就算唱片產生過程出一大堆『方波內的不正確』,只要『完美dac』就可以徹底消除這種jitter,於是就能呈現徹底打死加料錄音的真實聲音面貌了。
 
 加料錄音即使遇到『完美dac』都沒有救,因為『方波間的不正確』產生多餘的諧波,會造成信號發覺論上的『假警報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失去正確偵測信號的能力。所以加料錄音到了一定限度後,再怎麼完美的dac,都會徹底無救!
 
 因此分辨數位音響的是與非實在太簡單了:高舉正確錄音與加料錄音的絕大差異,就是正確數位音響的唯一指標啦!什麼是正確錄音實在很簡單,請小葉把他搞的錄音分享出來,就可以狂電所有tas還是什麼榜上有名的發燒片了。而我先前多次談到的 ina/philips 之葛魯米歐測試,就是最標準的正確錄音(INA)與加料錄音(PHILIPS)的差異測試方法。
 
 
 第三、所以,使用正確錄音,才能從根本避免『方波間的不正確』的問題。怪不得我一向只強調『電腦性能』,簡而言之,無論音響多麼低價,只要能把『方波內的不正確』解決(例如USB解決方案或 rendzaw的改裝),那麼這套音響播放正確錄音就可以遠勝『超高價音響』播放錯誤錄音了。怪不得我找到的超值與極緻之道路,都是緊扣住『電腦性能』,因為我只聽正確錄音、專門挑剔錄音的毛病。這也給無力玩高價音響的同好一個非常明顯的說明:想要真正而不是唬爛地得到比高價音響還要強的音響效果,只有走正確錄音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否則除非diy功力強到與高級廠商同等級,否則使用大眾錯誤錄音想要贏過高價音響,那是不可能的事啦!
 
 
 第四、於是,對於入門又想超值的數位音樂玩家來說,原來真正重要的的是『數位轉盤』。DAC再好再強,都只能修飾『方波間的不正確』的難聽結果,這也而是另一種加料,反而讓數位音響注定永遠輸給類比音響。數位轉盤只要絕對正確,不要加太多『方波間的不正確』,並且主動消除『方波內的不正確』。OK,這時數位音響就可以發揮無限的實力,當然一定要有前提:就是錄音一定要正確。
 
 
 第五、所以,誤以為老錄音很好的發燒友,大概永遠都無法發現數位音響真正的實力了。反之,一個玩數位音響的高手,卻認為老錄音老轉錄比較好,那就.......$^&$%&*$^*(%&()......
 
 
 第六、『方波內的不正確』太嚴重,會造成類似『方波間的不正確』的難聽結果;我認為 rendzaw 或一般發燒友,因為重視的是『音響性能』,所以往往走向『方波間的不正確』的改善歷程;而我鑑聽 rendzaw 的改裝結果也常常發現類似現象。相對的,我自己就是很罕見的『只注意電腦性能』的發燒友,我猜 07220708可能比我還離譜。所以門我們很容易立即發現『方波內的不正確』的錯誤但可能反而好聽的矛盾現象,反過來完全忽略好聽問題而找到『最大的』電腦性能。不然 07220708 怎麼可能憑一萬元的音響去鑑聽 solstice的鋼琴?....:P
 
 不過運氣實在非常好,rendzaw 目前的改裝方法通通是處理『方波內的不正確』,這是目前為止我僅見的改裝方向,我是非常確定 drkao派的 CAT 不是這個方向;但是我可沒有說 drkao派 CAT不對喔!有可能我會發現JPLAY永遠比不上也有可能。然而,以 890GPA+SEMPRO 140+CANDY 7 LITE精簡版 + JPLAY 與 JPLAY派 CAT進行比較,很明顯就會發現『素樸的JPLAY派』是明確走向最高電腦性能而輕忽音響性能的道路。就此而言,我到是敢保證 JPLAY 派 CAT 的電腦性能應該目前還是無敵.....:) 至於音響性能差?沒關係,只要『只聽正確錄音』,電腦性能強而音響性能差的音響系統,就可以越級挑戰超高價音響系統。
 
 因此最後還是回到我們每一個人最真實的耳朵、最簡單的直接聽感,像兩歲小孩一樣小孩子樣式,而能真正分辨出不加料的正確錄音與加料的錯誤錄音。一但有能力欣賞正確錄音,那麼走這個討論串的 JPLAY 派 CAT道路,應該就是完美解答了。反之,如果還是偏好一般錄音,那麼這個討論串的終極目標,有可能不適合你了。
 
 (END)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2-09-22, 05:31 PM
                                        
                                
                                
                                        
                                                #903
                                        
                                        
                                        
                                
                        
		 
		
		
		
		
			 
			
				
					
	
		
			
			
				
					  作者: v121227706   這麼說電腦出身的華碩音效卡可以拿來測試看看ASIO
 我所擁有的ST也是把所有音效裝置停用的狀況下使用JPLAY
 也是依舊有聲音(我是走同軸)
 
 我之前的使用經驗~的確也是KS比較好(ASIO排除)
 至於4.3版我還沒灌~有時間或者是心血來潮再來測試看看
 在JPLAY原廠討論區有人提起華碩音效卡在64位元作業系統下跟JPLAY 4.3 ASIO有相容性的問題,不知道是真是假?
 
 http://jplay.eu/forum/jplay/jplay-4.3-asio-problem/
 
				
					此篇文章於 2012-09-22 05:38 PM 被 jacky2000 編輯。
				
				
			 電源:Burmester 948訊源:RME AES-32
 DA:Esoteric D-03+G-03x
 AMP:Symphonic line HIGH SOCIETY
 喇叭:DynAudio C5
 
	
	
		
                        
                                
                                        
                                                2012-09-22, 11:05 PM
                                        
                                
                                
                                        
                                                #904
                                        
                                        
                                        
                                
                        
		 
		
		
		
		
			 
			
				
					
	jplay論壇裡面有說到asio驅動必須是32bit
		
			
			
				
					  作者: jacky2000   
 而華碩官方資料如下
 ASIO 2.0 驅動支援:
 Supports 44.1K/48K/96K/192KHz @16/24bit with very low latency
 
 
 小弟剛也更新成4.3版
 驅動試了asio
 的確跟jplay論壇裡面反應的一樣無法正常播放asio
 
 雖然asus音控介面有asio選項(可以調整延遲ms和位元長度bit到32)
 但是用jplay ks(asus digital)
 聲音是不經過asus音效主控的(是這樣導致無法使asus asio作用嗎?)
 所以用asio我想應該也是如此
 
 之後jplay作者會不會針對asus音效卡作更新不得而知
 
	
	
		
                        
                                
                                        
                                                2012-09-22, 11:30 PM
                                        
                                
                                
                                        
                                                #905
                                        
                                        
                                        
                                
                        
		 
		
		
		
		
			 
			
				
					
	小弟認為, 背景噪音提高, 也就是背景不夠黑, 音樂中的小細節會被噪音蓋掉, 而讓微動態難以被聽見, 所以演奏情感的轉折常也連帶的被犧牲了. 因此小弟認同您的『演奏技巧的表現不清楚』的看法. 但是音色應該不會因為背景噪音提高而變化, 因為波型還是原來的波型, 並沒有改變.
		
			
			
				
					  作者: psycho   
 [恕刪] 
再來,最理想的方波應該是立即從 0 變 1,或從 1 變 0;如果 0 與 1 的變換有延遲,那就不是完美方波而是複雜正弦波了;於是『不完美的方波』也會出現 JITTER,假設它本身『頻率很準確』的話,這種被我稱為『方波內的JITTER』就會出現『波形不正確』,產生多餘的背景躁音,如圖所示: 
[圖恕刪] 
多出的背景躁音,從『信號發覺論』會知道它造成感覺閾變差,偵測到正確訊號的能力變差,所以造成『音色不正確』,同時也造成『演奏技巧的表現不清楚』。這個是絕對錯誤沒有好處,所以只要消除不能產生。 
 
 
	關於這點, 您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作者: psycho   OK,以上背景定義描述後,來探討以下現象:
 第一、
 
 
 在 b 的情況 bchsieh 認為不理想,是因為外接時鐘的時脈己經髒了 ==> 這個髒指的是『方波內的JITTER』居多吧!?
 http://www.soundonsound.com/sos/jun1...sterclocks.htm
 裡面有外接時鐘和內接時鐘所造成的jitter比較.
 您可以發現, 外接時鐘的等級都非常高, 卻在大部分的例子裡都比不過內接時鐘. 頂多只有在一個例子裡和內接時鐘打平.
 您也可以從文中的圖裡發現, 外接的時鐘和內接時鐘比較起來, 除了背景噪音提高, 也多了不少諧波失真.
 所以您所述的兩種jitter應該都不小.
 雖然這個實驗用的是AD而非DA, 但仍具參考價值.
 
 
 
	1. 您的USB解決方案, 只是盡量提供USB晶片所需的電流, 而無法"強迫"USB晶片使用最大電流量. 數位輸出也不會因為供電的電流餘裕度高而有切割失真.
		
			
			
				
					  作者: psycho   [恕刪]3、我在猜,我與07080722共同發現的『USB解決方案』,正是強迫 USB晶片使用最大電流量,讓它的數位輸出因電流過大而有切割失真,但是切割失真剛好就是我們最想要的完美方波吧?因此,以 b 方案而論,要解決外接時脈的『髒』,其實就跟解決數位音樂資料的『髒』是同一件事吧?如此一來是 b 好還是 c 好?真的要聽才知道了。
 
 2. 接外接時脈, 就是要解決數位音樂資料的髒. 所以任何機器都是假設外接時脈是最理想的時脈源, 也因此不可能對外接時脈做任何處理. 所以無論任何機器, 都不可能解決外接時脈的髒.
 
 
 
	錄音本身的jitter稱為sampling jitter.
		
			
			
				
					  作者: psycho   [恕刪]第二、錄音本身應該也有 jitter!學術上怎麼說我不知道,然而把類比訊號變成數位01010101記錄在媒體上,當然也會出現『時間間隔不準確』與『波形不正確』,就算使用最完美的dac播放,不知道原始資料的『方波間jitter』情況,『完美dac』就永遠無法正確還原出最原始的類比波形。而這種錄音產生的 jitter,『方波內的不正確』應該很好解決,但是『方波間的不正確』就無法解決。
 
 
 
	其實您所謂的『方波內的jitter』和『方波間jitter』所造成的影響, 都是您所述的後者, 也就是"應該記錄0.0001ms其實是真實聲音的 0.00011ms,0.0002ms其實是0.00019". 差別只在於『方波內的jitter』的時間錯亂為亂數, 而『方波間jitter』的時間錯亂為時間的函數, 所以這兩種jitter在頻譜圖上會有不同的表現.
		
			
			
				
					  作者: psycho   想像類比聲音在 0.0001 ms 取樣為 1,記錄在磁碟上,結果因為『方波內的不正確』而變成 0.6,沒關係,數位播放時,0.6硬是加大成1.0就可以正確還原了。
 但是如果是『方波間jitter』,應該記錄0.0001ms其實是真實聲音的 0.00011ms,0.0002ms其實是0.00019,那就慘了!無論完美dac的jitter再小,永遠無法消除這種錄音本身就『時間間隔不正確』的情況。除非錄音母帶提供給播放器錄音當時的時間資料。
 
 另外, 您之前好像有提過硬碟內的資料要重複寫入多次才能達到真正的1和0, 也才能在讀出的時候有完美的方波. 小弟認為前一句描述為真, 但是後面這句話, 應該是不必要的. 也就是說, 無論硬碟裡的資料是0.8還是1.0, 電腦的解讀一定為1, 而且兩者的判讀時間應該是相同的.
 
 小弟另外還想提一件事情. 不知道有沒有網兄有過類似經驗, 把珍貴資料放在一顆硬碟裡, 然後拿去安全的地方保存, 認為資料這樣就能夠完好無缺, 避免硬碟一直接在電腦裡會燒壞或老化. 但沒想到一兩年後拿出來, 接上電腦準備把資料讀出來的時候, 發現硬碟是好的, 但是資料卻全消失了. 為什麼會這樣?
 
 硬碟的紀錄媒體為磁性物質, 而且其磁性記錄強度會隨時間衰減. 所以在硬碟的韌體裡面, 會每隔一段時間把資料重新讀出後再寫入一次. 沒錯, 就跟記憶體的refresh一樣, 只是需要重複寫入的時間尺度不太一樣. 而沒有接電的硬碟, 沒辦法做這種重複寫入加強記錄訊號的動作, 所以時間一久, 資料就消失了.  換句話說, 只要硬碟接在一直開機的電腦上, 磁軌上的記錄就算一開始是0.6, 過一段時間之後自然會變成1.0的.
 
 
 
	看到這裡, 小弟覺得應該有很多網兄跟小弟一樣, 衷心希望您能撥冗去聽一下高醫師的系統. 目前高醫師的系統應該是最終的極致版本了. 如果這兩派互相切磋, 一定能迸出很多火花和新的想法.
		
			
			
				
					  作者: psycho   [恕刪]不過運氣實在非常好,rendzaw 目前的改裝方法通通是處理『方波內的不正確』,這是目前為止我僅見的改裝方向,我是非常確定 drkao派的 CAT 不是這個方向;但是我可沒有說 drkao派 CAT不對喔!有可能我會發現JPLAY永遠比不上也有可能。然而,以 890GPA+SEMPRO 140+CANDY 7 LITE精簡版 + JPLAY 與 JPLAY派 CAT進行比較,很明顯就會發現『素樸的JPLAY派』是明確走向最高電腦性能而輕忽音響性能的道路。就此而言,我到是敢保證 JPLAY 派 CAT 的電腦性能應該目前還是無敵.....:) 至於音響性能差?沒關係,只要『只聽正確錄音』,電腦性能強而音響性能差的音響系統,就可以越級挑戰超高價音響系統。
 
				
					此篇文章於 2012-09-22 11:34 PM 被 bchsieh 編輯。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2-09-24, 11:45 AM
                                        
                                
                                
                                        
                                                #906
                                        
                                        
                                        
                                
                        
		 
		
		
		
		
			 
			
				
					
	第一、『音色』是一個複雜波形(更可能是一個類神經網路的PATTERN)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訊號,所以背景躁音不正常,會影響音色的判斷沒錯。不要要詳細論證就很麻煩,我偷個懶你就上來抓包了!....
		
			
			
				
					  作者: bchsieh   小弟認為, 背景噪音提高, 也就是背景不夠黑, 音樂中的小細節會被噪音蓋掉, 而讓微動態難以被聽見, 所以演奏情感的轉折常也連帶的被犧牲了. 因此小弟認同您的『演奏技巧的表現不清楚』的看法. 但是音色應該不會因為背景噪音提高而變化, 因為波型還是原來的波型, 並沒有改變.[恕刪]看到這裡, 小弟覺得應該有很多網兄跟小弟一樣, 衷心希望您能撥冗去聽一下高醫師的系統. 目前高醫師的系統應該是最終的極致版本了. 如果這兩派互相切磋, 一定能迸出很多火花和新的想法.
  
 其他你指正的知識問通通記下來,日後修正....
  
 第二、我的確一定要去高醫師那裡朝聖;只是一直想先『準備』好,再加上又有小孩子在拖.....不過今年應該可以成行了,到時一定會精彩有趣!....
   
	
	
		
                        
                                
                                        
                                                2012-09-24, 12:07 PM
                                        
                                
                                
                                        
                                                #907
                                        
                                        
                                        
                                
                        
		 
		
		
		
		
			 電腦性能與音響性能
			
				
					每次提出電腦性能與音響性能之辨,總是很擔心是不是只是個人的變態造成的怪現象?有一個更變態的 07220708 成為一員,再來今天又跟一位竹東的杜先生交流發現觀點類似,看起來真的可以確認這一個音響現象了。
 我們這三人的共同特色就是: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做好聽、松香味、韻味、水份、耳油.....的,我們都是先尋找真實聲音的各種特性,然後要求音響重播『絕對』要表現出那些特性來。用我先前發表過的文章講法,就是主張『音響就是現場』的方法論。
 http://life.fhl.net/Music/cd/201209/3-0.html
 
 目前可測量的音響指標中,最接近我們的需求的,就是無限大的『暫態反應』與絕不加料;只要滿足這個要求,再便宜的音響都可以聽出一大堆心得來。
 
 所以杜先生聽過樂之邦 MONITOR 01 USD之後,跟我一樣被嚇死,他還只是使用隨便一台筆電加FOOBAR而己呢!如果走本討論串的JPLAY派CAT,早就登頂了。
 
 而杜先生使用筆電+01 USD剁掉的是好幾十萬的 KRELL 旗艦CD轉盤.....這裡並不是說這台轉盤不好,而是對於我們這種要求聲音儘可能絕對正確的人來說,CAT比較符合我們的需要。
 
 樂之邦 USB DDC的『電腦性能』太強,大概只有像我們這類似聽感的燒友才容易發現;感謝 pis99 你借給我 hiface改裝的 JKSPDIF MK3,一比之下:當然聲音的『好聽、松香味、韻味、水份、耳油....』一定都是 JKSPDIF贏,可是談到我們這些重視『電腦性能』而重視聲音正確性的燒友來說,未改裝的 01 USD 就可以把 JKSPDIF MK3 踢到外太空了,連 03 USD 都不必出動。
 
 因此先前 JKSPDIF 的作者宣稱03 USD 比不上他的產品,到也不是不對,只是音響方向相差太多了。從一般燒友在乎的『好聽順耳』與走向極緻的『聲音正確』是完全不同的要求,而且,『聲音正確』的音響要加料成『好聽順耳』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好聽順耳』想還原成『聲音正確』那是絕對不可能,再拿出幾仟萬元也絕對不可能。
 
 我還是得強調這是一個有趣的選擇:如果你還年輕,其實可以選擇讓耳朵習慣『電腦性能』最強的聲音,這樣子無論是多麼複雜的音樂都可以輕易享受到了。我從不認為『好聽順耳』是人性本能的要求,就像古典音樂流行市場中的大師或知名唱片絕大多數都是謊言一樣,我認為『多數人都偏向好聽順耳』這件事本質一定也是市場決定的謊言,絕對不是我們先天就必需如此。
 
	
	
		
                        
                                
                                        
                                                2012-09-24, 02:09 PM
                                        
                                
                                
                                        
                                                #908
                                        
                                        
                                        
                                
                        
		 
		
		
		
		
			 
			
				
					先簡單交待一下 JKSPDIF MK3 的測試結果,因為有很多有的東東要先分享。 JKSPDIF MK3 我使用的是正確的驅動程式,幸好 pis99 事先提醒我了。
 我己經冒生命危險確定這是目前發現第一台『不適合USB解決方案』的 USB DDC,但是很可能正因此所以它的表現很『慘』,所以 JPLAY原作者的聽感我越來越不敢信任了;JPLAY的聲音會正確,不是靠聽感,應該是原作者的電腦觀念夠正確帶出來的結果。
 
 1,使用 YU-STUDIO 分離線 + AQ COFFEE USB線當訊號,JKSPDIF MK3 可以聽;拔掉電源端,可以聽;拔掉分離頭讓 AQ COFFEE直入,可以聽。
 
 上述三情況,以 AQ COFFEE直入最差!!高頻的乾淨度與細節都少了一大半;使用分離線灌外接電源,這個外接電源當然一定比USB直入的電源好太多,但是仍然高頻的乾淨度與細節都少了一截;只有使用分離線並且把電源端拔掉、讓USB線完全無電流的情況下進入 JKSPDIF,聲音是最好的。這種使用方法,不知道國外有無人正確地發現?.....
  
 2、但是可能正因為電源處理這麼成功,所以超低頻的暫態反應跟 MONITOR 01 USD比起來簡直是....沒有超低頻這麼嚴重!我看 JPLAY原作者一定是聽耳機導致偏差,沒有超低頻的 USB DDC居然被他列為最超值的推薦......
  
 測試音樂檔如下:
 
 A、《雙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開始的一小段。首先,右手邊的那台鋼琴先出來,有沒有高音在後而低音在前?再來00:21開始左手邊的鋼琴加入了,聽聽看是不是反過來:高音在前而低音在後?
 http://www.my-hiend.com/psycho/WAV/2p-2.wav
 
 0:21開始右手邊鋼琴的低音鍵沈不下去了
 
 B. 這是用殺人放火的最佳布蘭詩歌:http://www.my-hiend.com/psycho/WAV/Carmina02.wav
 
 一開始的低音大鼓變成定音鼓,死得最慘!!
 
 到底為什麼類似硬體卻會死得這麼慘呢?是電源還是加料修飾?這個我就不懂了。以
 C. 測試小提琴聲音的正確性:
 INA 的錄音正確之葛魯米歐
 PHILIPS 的錄音加料之葛魯米歐
 
 會發現 JKSPDIF MK3 可以把 1957 INA 的現場錄音之背景躁音『濾掉』,這是加料的鐵證,當然也可能是電池供電暫態反應不夠快的結果。
 
 總之,在這個測試中,居然是 INA<=PHILIPS,好慘!
 
 結論是,這真的是為了滿足『好聽順耳』而存在的加料音響,我忘了跟原始 HIFACE比起來如何,有可能『使用USB解決方案』的HIFACE反而沒這麼慘。相對的,先前評論 Audiophilleo AP1 雖然它還是比不上 03 USD,但是沒有 JKSPDIF MK3 輸這麼多。所以我是猜,一方面有加料,另一方面不夠極緻的電池供電,暫態反應本來就是會被交換式電源打到爆;兩者並行下,幸好我不信任 JPLAY原作者的『聽感』,只信任他的『電腦實力』....
  
 最危險的是,這兩家廠商都看不起樂之邦產品,但是通通被我實證根本完全不是人家的對手;所以習慣音響圈流行聽感的發燒友,真的要小心我們的聽感真的是被塑造的,禁不起客觀檢驗。
 
 (END)
 
 p.s. 所以 usb ddc如果可以不必吃 usb端的電源,看來不是好事.....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2012-09-24, 03:47 PM
                                        
                                
                                
                                        
                                                #909
                                        
                                        
                                        
                                
                        
		 
		
		
		
		
			 
			
				
					Psycho, 請問你有使用時有無升頻?DAC為何?
 Thanks!
 
	
	
		
                        
                                
                                        
                                                2012-09-24, 04:33 PM
                                        
                                
                                
                                        
                                                #910
                                        
                                        
                                        
                                
                        
		 
		
		
		
		
			 
			
				
					
	
		
			
			
				
					  作者: psycho   每次提出電腦性能與音響性能之辨,總是很擔心是不是只是個人的變態造成的怪現象?有一個更變態的 07220708 成為一員,再來今天又跟一位竹東的杜先生交流發現觀點類似,看起來真的可以確認這一個音響現象了。 
我們這三人的共同特色就是: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做好聽、松香味、韻味、水份、耳油.....的,我們都是先尋找真實聲音的各種特性,然後要求音響重播『絕對』要表現出那些特性來。用我先前發表過的文章講法,就是主張『音響就是現場』的方法論。
http://life.fhl.net/Music/cd/201209/3-0.html 
目前可測量的音響指標中,最接近我們的需求的,就是無限大的『暫態反應』與絕不加料;只要滿足這個要求,再便宜的音響都可以聽出一大堆心得來。
 
所以杜先生聽過樂之邦 MONITOR 01 USD之後,跟我一樣被嚇死,他還只是使用隨便一台筆電加FOOBAR而己呢!如果走本討論串的JPLAY派CAT,早就登頂了。
 
而杜先生使用筆電+01 USD剁掉的是好幾十萬的 KRELL 旗艦CD轉盤.....這裡並不是說這台轉盤不好,而是對於我們這種要求聲音儘可能絕對正確的人來說,CAT比較符合我們的需要。
 
樂之邦 USB DDC的『電腦性能』太強,大概只有像我們這類似聽感的燒友才容易發現;感謝 pis99 你借給我 hiface改裝的 JKSPDIF MK3,一比之下:當然聲音的『好聽、松香味、韻味、水份、耳油....』一定都是 JKSPDIF贏,可是談到我們這些重視『電腦性能』而重視聲音正確性的燒友來說,未改裝的 01 USD 就可以把 JKSPDIF MK3 踢到外太空了,連 03 USD 都不必出動。
 
因此先前 JKSPDIF 的作者宣稱03 USD 比不上他的產品,到也不是不對,只是音響方向相差太多了。從一般燒友在乎的『好聽順耳』與走向極緻的『聲音正確』是完全不同的要求,而且,『聲音正確』的音響要加料成『好聽順耳』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好聽順耳』想還原成『聲音正確』那是絕對不可能,再拿出幾仟萬元也絕對不可能。
 
我還是得強調這是一個有趣的選擇:如果你還年輕,其實可以選擇讓耳朵習慣『電腦性能』最強的聲音,這樣子無論是多麼複雜的音樂都可以輕易享受到了。我從不認為『好聽順耳』是人性本能的要求,就像古典音樂流行市場中的大師或知名唱片絕大多數都是謊言一樣,我認為『多數人都偏向好聽順耳』這件事本質一定也是市場決定的謊言,絕對不是我們先天就必需如此。 很早就跟黃大猜你可能會喜歡那裡的聲音,杜先生家我去過快10次,黃大去過更多次,黃大改機除了自家系統之外很多時候都到那裡去驗證,他的01是跟我一起買的裝到es9018 dac時沒用到的東東全斷光光,拿es9018dac跟藍光去驗證時很明顯的比較出新舊晶片的差異,舊晶片無論多麼貴的廠機頻寬跟解析都不如新的晶片,昨天在高速公路塞車時接到他的電話,一起去訂4顆變壓器我們準備把01跟9018上的晶振完全獨立供電,先玩看看你的應該也可以如法炮製.............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scs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您不可以發表回覆您不可以上傳附件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