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這對跟音響展是同一對
表現方式完全不同
在MY-HIEND試音室是比較精準的方式
你來聽的時候尚未進入工作狀態,聲音我也覺得比較緊張
在音響展上則是非常寬鬆,溫暖,但聲底一樣特性是「精準」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沒下斷語,我聽過很多對Magico了,雖然都不是最佳狀態,不過感覺都差不多,你著相了,走之前我也進去聽了一下,差不多,辨別度很高,如你所說的精準
我問是不是新開箱,不是因為聽到聲音而覺得怎麼樣,而是如果run過了,我就認真聽,沒run夠,我就隨便聽了
溫暖、寬鬆;熱情、動態大;軟聲、有韻味,這是器材搭配的問題,辨別度又是另一個問題,聽多的人都該會有’自己‘一套排除影響的思考跟思維,邏輯清楚是重點。
 作者: 小葉
你來聽的時候聲音是比較緊張一些..........
不要下斷語!
此篇文章於 2012-08-27 12:09 AM 被 AndyChu 編輯。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AndyChu For This Useful Post:
-
我也聽過很多...還是一句,不要妄下斷語
不然你找機會聽一次原廠自己的聲音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你是要說原廠聲音很鳥嗎?是你厲害就是了??
搭配本來就是一回事兒,這對喇叭能達到某種聲音的功力,是肯定句,能搭配到另一種聲音,那又是另一回事兒,所以我說看東西邏輯要清楚,跟你講話很累內。
樂器音色辨識度高是每一套高階音響必備的,不然就不夠hiend了,整體音色走向跟辨識度是沒有矛盾的。
而且我本來就包容度很高的,每個人喜歡哪一種的聲音都有原因的,音響本來就不是只有一個用途的。
有機會在不同條件下聽同一件器材,不要先比較不同點,要積極的找出共同點.......
而且音響本來就是搭配的,我這次聽到的組合聲音就是這樣,要是有人要用我說的形容來斷定Magico,那我也沒法兒,我沒那個時間輔導幼兒。
 作者: 小葉
我也聽過很多...還是一句,不要妄下斷語
不然你找機會聽一次原廠自己的聲音
此篇文章於 2012-08-27 01:04 AM 被 AndyChu 編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AndyChu For This Useful Post:
-
我无冒犯之意,但站长那句"不要妄下斷語"让我感觉对于讨论版来说是矛盾且不开放的。
我明白任何网路的讨论都是需要会员自律负责,站长在做得是积极管理提升整体的质感与文章的素质。不过我相信多数会员都是成熟的个体且拥有判断的能力。每位会员的心得分享都是对于某配对组合,时空环境,软体,甚至当下心情的感观,唯一的绝对是听得人有自我的喜好偏见。
站上有位疯子版主常强调绝对正确,不管唱片或是音响包含数位播放软体都有他称是当今听过中最正确的。如果会员的思想与购买行为那么容易被左右, 那大家是不是都只买他歌颂得东西?不会吧!跟疯子版主相比下AndyChu兄实在称不上断言,倒是有些讽刺。
对于在讨论版上会员心得分享相关的发言我也曾表达过,或许跟我有类似想法的会员不多也非属被锁定的族群。我了解要保持网路媒体的质和永续经营的现实需要,这是刻意的选择与区分下的结果,my-hiend办得很好所以我才希望这圈子能放大让更多同好参与。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by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
byang兄,感謝你的仗義執言,我跟小葉互相吐槽的很厲害,我們沒事兒的
-
-
他們倆雞同鴨講也不是第一天了, 習慣就好.............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
我認為,
音樂性源自於音響性, 音樂性其實就是「融入」「享受」「感動」這些心靈的層面,
若我們把每個人對於音樂欣賞階層不同的這個變數拿掉 (因為聽說高手會自己在腦海裡補上音響系統的不足),
有越接近「原始內容」(在此不用現場一詞!)的系統, 也就是音響性越好的系統, 越能讓人貼近音樂性......
這是我的觀點,
那麼一套喜統的好壞似乎就決定在「是否精準」,
一套系統會隨著搭配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 但我總說好的系統(器材甚至格式!!)都是相同多於相異,
所以我認為一套系統的好壞不在於它是寬鬆, 還是動態伶俐; 是溫暖, 還是解析強,
而是在於精不精準,
其他上述的形容詞在討論真正High End的器材時, 那只是一些個人喜好或者撘配上極為微小的差異而已,
(當然若是兩套系統在比較時, 而等級又差異過大, 就不是用這個說法了)
Magico的成就就是精準, 可以精準地反映原始內容,
有了這種系統, 我會拿「軟體」來調音, 想要某種聲音, 去聽那樣的軟體就好,
因為對於軟體的喜好, 有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但是我們的系統未必能跟著一起改變 (現實面經濟的問題!?),
有了一套像是Magico這樣精準的系統, 我聽到的就是原始錄音中所要呈現的成果,
這才是我要的.......
-
-
另外有一點與Magico無關但我不吐不快的觀點,
太多人把自己喜歡的音樂拿來評鑑系統的「音樂性」,
這是非常不客觀的, 因為對於自己喜歡的音樂是會不自主地「受到感動的」........
(這樣說來在我自己的汽車音響裡聽到的幻想交響曲應該是最有音樂性的了, 所以我那破爛音響是High End系統!?)
要評斷音樂性必須反覆交叉聽過許多不同類型甚至是不喜歡類型的曲目來評斷,
是否感受到錄音的用心, 是否有沒有感受過得精神層面的牽引, 是不是等會就要去把這個團體/歌手的唱片給全收了?
如果有, 那就是系統音樂性好了,
然後再請各位告訴我,
這樣的系統上, 哪一套是沒有音響性或是音響性沒有到達一個超凡境界的?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