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08-18, 12:22 AM
#131
 作者: kevintran
樓上的carsound大哥,版主好像不是說您。
不過,我期待能看到更多測量方法的介紹。比方說,如果要作gated response,那麼gate要開多久才不會把房間的反射波收進去?喇叭本身的繞射,面板的反射要如何能量到(又不會和反射波混在一起)?要不要作離軸的測量?
先不需要作離軸的測量,先以單一喇叭進行測試,怎麼設定在此就不作說明,以避免有誤,不過你可以到http://www.audiomatica.com/clio10/download10.htm 下載CLIO儀器的說明書,裡面就有提到應該要怎麼測量,怎麼設定?
以及甚至還可以看到不同訊號就會有不同的曲線表現(抖動變穩定),一個喇叭一個喇叭測試後,再進行系統測試!不過一般來說,能測的頻率無法太低,這時就要進行近場測試,再作曲線加or減的動作(這視儀器而定),
備註:喇叭建議測試距離長一點,要不然頻率響應會有起伏(離軸效應)(除非是同軸或全音域喇叭)。
此篇文章於 2012-08-29 10:07 AM 被 carsound 編輯。
原因: 改正一下。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carsound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8-18, 12:25 AM
#132
 作者: 將軍
不用抱歉,刪的好!!
其實,我已經有陣子根本不想看這篇.
"落落長",或許說是太專業,或者是個人膚淺.
總之,根本已經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哈~~繼續,繼續!!
哈,說的好,我自己看了都快睡著了!
以後改進,我會盡量減短發文長度。
-
-
2012-08-18, 06:07 AM
#133
 作者: parodielin
parodielin兄,上文不應稱(寫)為無響室頻率響應
-
-
2012-08-18, 08:55 AM
#134
不好意思產生"商業宣傳"的誤會. 我原來的用意是建議用高解析度的圖表, 假如沒有用我自己的產品作例子可能不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辯論.
Anyway, 我編輯了一部份文章, 有些因為關係到一些產品的詢問我必須回答. 希望留下來的對有興趣的朋友有幫助.
 作者: chsiang
身為版主在此提醒一下參與討論的所有人,
文章中請不要有商業宣傳的意圖, 不要試圖由走在灰色地帶暗渡陳倉, 目前的狀況我個人是OK, 因為都還是有內容正向的討論,
本文僅是善意提醒,
另外也想提醒, 網路上討論交流, 不是比誰才高八斗, 學富五車,
本站上不乏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的一方之霸, 即使領域不同, 對於科學的事多少都是能夠心神領會的,
為文討論, 目的並不在當老師教學生, 也非指導教授對研究生的論文方向發表意見, 如果有這種心態, 老實說目前文章的水平都還不夠,
本串討論到現在已經與主題無關, 但我個人覺得無妨, 請繼續,
若是要進行攻防辯論, 我期待看到更多的火花, 更多更深入的對談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arodielin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