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202 條

主題: 談錄音...

查看主題

  1. #16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52
    Thanks
    3,526
    Thanked 5,519 Times in 1,859 Posts

    預設

    談論錄音的東東西西,很多時候總覺得搭不上線。這時我們總是以為尋找專家就能解套,但是,專家又應該如何正確看待?這可絕對不是『專家就一定對』這麼簡單!所以,我想先從與錄音學問很像的心理科學進行比對,看看我們 HI-FI 或 HI-END玩家應該怎麼看待錄音這件事。

    請注意了,我可沒有指著任何一位網友來論證這件事,純粹只是看到一談到錄音就馬上各說各話的現象,想要解套;當然了,不見得一定可解就是....:P

    如果這世界上存在著絕對毫無失真的錄音科技,那麼錄音馬上成為純粹自然科學,這時專家就是一切,專家說什麼就是對的,違反專家就是錯的,一翻兩瞪眼。

    但是,事實上錄音就我自己專專業心理科學一樣,我的心理學只能部份高傳真無法全面高傳真,例如說,精通幼兒心理學的,遇到愛情心理學可能就比一般人還要笨!精通教育心理學的,遇到生理心理學大概比正常人還要呆。因此,如果錄音無法像自然科學一樣絕對無失真,那麼它勢必像心理學一樣只能部份正確、無法全面正確,所以就會有『取捨問題』,就好像精通幼兒心理學的常常不懂大人心理一樣。

    因此,像小葉貼出的錄音室現象,正確的討論『不是』該錄音師是非對錯,而是:小葉正在映證該錄音師的取捨是否與他相同?錄音師雖然專業,但是有可能專業於『加料錄音』、專業於『大眾(低水準)錄音』、更可能是專業於『把爛歌手修飾成美聲』,這就好像不同的心理學是針對不同的人類現象一樣。誰是誰非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想要什麼聲音?

    所以討論錄音的種種,如果對聲音的前提沒有共識,是永遠不會有什麼結果的....:P 就好像明明是要問幼兒心理問題,卻去找了一個電老鼠的生理心理專家一樣牛頭不對馬嘴。

    而小葉的前提就是 HI-FI、甚至是HI-END,但是要詳述小葉的HI-FI之實質內涵,可能又要吵架了我先不談....:P

    就此而論,如果要幫被小葉批評的錄音師講話,重點似乎應該在『他的作品到底符不符合小葉的HI-FI要求?』。

    不過我可以幫錄音師講話啦!因為我知道很多我極端認同的錄音大師,都是『用猜的』確定他錄下最偉大的錄音,所以他可能使用非常爛、非常錯誤的監聽設備來監聽他的錄音....:) 因此要確定一個錄音師的作品是否有問題,最後還是回到我們自己的聽感前提;只有聽感前提相同的HI-FI燒友,才有可能得到最好的交集。

  2.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