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再看振幅頻率響應

嗯...挺慘...
低頻段偏低,中頻段凹凸很嚴重。
整體聽來就是很明顯的低頻不足,中頻過多,很不平衡...
看看低頻細部

150H以下幾乎全都比以上來的低...非常特殊的案例...
-
-

布簾拉開與否,差多少?
左聲道,紅:無窗簾,藍:有窗簾

右聲道

差異並不大,主要在中頻段。

布簾應該吃高頻比較多啊?
是啊,但高頻的間接音幾乎無法與直接音有啥相關的正相/反相導致加成/衰減效應,測量所得就沒啥差異,但人耳聽到的會是比較多的高頻背景噪音,有人會認為比較活,但同時也會比較吵。
由另一個觀點,側面布簾有無,除了布簾對頻率的吸收率外,也與直接音/間接音行程差有關,
這空間大,經過布簾的一次間接音與直接音行程差很大,因此造成的梳形濾波效應的作用頻段也很低,
圖面上可以看出二組,80~120Hz、300~500Hz,較低頻的該是對向側的反射,較高頻的是同向側的反射。
這例子也顯示,反射點該採取何種材質吸收間接音必須先推論其作用頻段,針對該頻段取適當之吸收材。
若是看impulse respone中低頻段,差異比較明顯,不過也只在3dB之內。
-
-
布本身確實是高頻吸得比較多, 但是若窗簾與其後面的反射面 (玻璃, 牆等)是有距離的, 那就會對中頻做吸收了,
距離越遠, 能吸的頻率越低
-
-
 作者: chsiang
布本身確實是高頻吸得比較多, 但是若窗簾與其後面的反射面 (玻璃, 牆等)是有距離的, 那就會對中頻做吸收了,
距離越遠, 能吸的頻率越低
這是因為波傳遞過程中的阻抗不匹配導致的部分反射嗎?
若是如此,想必必須製造明顯的阻抗變化介面,那麼布也必須有相當的厚度/密度/重量囉?
-
-
 作者: drunkenlife
這是因為波傳遞過程中的阻抗不匹配導致的部分反射嗎?
若是如此,想必必須製造明顯的阻抗變化介面,那麼布也必須有相當的厚度/密度/重量囉?
除了布本身的材質,
據我了解應該是與聲波遇到牆面反射的現象有關,
聲波遇到牆面反射時, 撞到牆面的那一瞬間速度是0, 此時壓力變成最大
因為一般的吸音物需要的是聲波的速度, 高速穿過, 讓聲能轉化為熱能而損耗,
加上窗簾過薄, 因此貼牆可想而知不可能吸到什麼較低的頻率,
而反射後的1/4波長處速度最大, 壓力最小, 因此若有空腔的話就可增加吸音物的效率
-
-
 作者: chsiang
除了布本身的材質,
據我了解應該是與聲波遇到牆面反射的現象有關,
聲波遇到牆面反射時, 撞到牆面的那一瞬間速度是0, 此時壓力變成最大
因為一般的吸音物需要的是聲波的速度, 高速穿過, 讓聲能轉化為熱能而損耗,
加上窗簾過薄, 因此貼牆可想而知不可能吸到什麼較低的頻率,
而反射後的1/4波長處速度最大, 壓力最小, 因此若有空腔的話就可增加吸音物的效率
no no...這說法怪喔...
音波在同一介質上速度應該相同啊?
你說的應該是指波振幅的微分值,也就是變化率吧?
-
-
 作者: drunkenlife
no no...這說法怪喔...
音波在同一介質上速度應該相同啊?
你說的應該是指波振幅的微分值,也就是變化率吧?
遇到hard surface反射時要有不同才是......任何機械波應該不可能馬上180轉換才是!?
-
-

比較這有無超高音時,臭酸石頭還斟酌了到底該接在後級的4ohm還是8ohm...
有差嗎?
來看看主喇叭的振幅頻率響應,紅:4ohm,藍:8ohm

差異很小...
改看相位

嘿...這就比較明顯囉~二聲道都有同樣狀況。
臭酸石頭說8ohm比較好聽,相位也是8ohm在高頻段比較一致,偏移較少。
人耳,對相位比振幅敏感,又一例證。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drunkenlife For This Useful Post:
-
今天小余來幫石頭哥裝些有的沒的~充當一下網通業者~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