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powerman
在這個價位, 心理因素比實際效果來得大. 專注喇叭的擺位, 效果反而更大.
我反而覺得到這個價位上才能容易把優點表現出來,最起碼是輸出分開左右獨立處理,減少了cross-talk的影響,就等如同廠的後級由一體式立體聲變成兩件獨立的mono block一樣。
我相信將軍兄對這最有體會,將整份解碼獨立開來的C1,其中的改善更不可同日而語了!
此篇文章於 2012-04-04 09:58 AM 被 c7c 編輯。
-
-
-
-
 作者: c7c
我反而覺得到這個價位上才能容易把優點表現出來,最起碼是輸出分開左右獨立處理,減少了cross-talk的影響,就等如同廠的後級由一體式立體聲變成兩件獨立的mono block一樣。
我相信將軍兄對這最有體會,將整份解碼獨立開來的C1,其中的改善更不可同日而語了!
請問多聲道輸出咭及單聲道輸出咭的差價多大(%)?
-
-
 作者: c7c
單聲道咭的優勢絕對明顯!
全新的單聲道咭一裝上去已經把run in 200多小時的立體聲咭比下去了,特別在清晰度,細緻度及大場面的穩定性都好得太明顯。
看起來是插槽是夠的, 只是原廠把設定搞得沒有辦法同時兼容雙單聲道以及多聲道.....
這應該要嚴正跟原廠反映一下, 這樣讓用加太不方便了!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powerman
請問多聲道輸出咭及單聲道輸出咭的差價多大(%)?
早期購買的D1都是配置立體聲輸出咭,後來才有單聲道的版本。
多聲道咭(共三張),單聲道咭(每張),clock card 每張都是美金2500元。
廠家已說明沒有USB咭供應給D1。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7c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chsiang
看起來是插槽是夠的, 只是原廠把設定搞得沒有辦法同時兼容雙單聲道以及多聲道.....
這應該要嚴正跟原廠反映一下, 這樣讓用加太不方便了!
 作者: chsiang
看起來是插槽是夠的, 只是原廠把設定搞得沒有辦法同時兼容雙單聲道以及多聲道.....
這應該要嚴正跟原廠反映一下, 這樣讓用加太不方便了!
D1人共有六條擴充插槽,clock card 佔一條,USB upgrade 咭佔一條,如果多聲道佔三條那就只剩下一條空位。不足夠給兩張單聲道之用。
現在代理正跟廠家研究用兩張立體聲做 SL,SR,C及SW之用,而 FL 及 FR 就用兩張單聲道咭,如真的可行,就剛好用盡六條槽。 希望有好消息吧。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7c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c7c
早期購買的D1都是配置立體聲輸出咭,後來才有單聲道的版本。
多聲道咭(共三張),單聲道咭(每張),clock card 每張都是美金2500元。
廠家已說明沒有USB咭供應給D1。
謝謝 c7c兄的詳細解釋! 希望 c7c兄有好消息!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owerm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powerman
謝謝 c7c兄的詳細解釋! 希望 c7c兄有好消息!
powerman 兄,
不用客氣, 我也在等消息. ^ _ ^
-
-
終於有好消息.  
廠方的回复確認了可以用两張單聲道咭做 FL 及 FR, 再加两張立體聲咭做 SL, SR, C 及 SW 輸出, 現在只需把一張單聲道咭退回去更換一張立體聲咭就可以.
現在就只有等到貨了.
-
-
恭喜c7c大,我也好想知道多聲道可以發揮到什麼地步!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