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03-10, 11:32 PM
                                        
                                
                                
                                        
                                                #851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 
	
 
- 
	
		
                        
                                
                                        
                                                2012-03-11, 12:23 AM
                                        
                                
                                
                                        
                                                #852
                                        
                                        
                                        
                                
                        
		 
		
	 
	
	
	 
 
- 
	
 
- 
	
		
                        
                                
                                        
                                                2012-03-15, 12:20 AM
                                        
                                
                                
                                        
                                                #853
                                        
                                        
                                        
                                
                        
		 
		
	 
	
		
		
		
		
			  
		
		
				
				
		
			
				
					安裝第七管 G+H Sono-R 調音柱 
 較短、較均勻的空間殘響, 低頻能量管理獲致清晰的高頻細節 
 
順著近來調整空間中低頻到極低頻的能量分佈的兩大手法: 
1. 聆聽位後方加第五與第六管 G+H Sono-R 調音柱 
2. 調整喇叭擺位 與 內傾角度 (Toe-in) 
讓適聽"位" (Sweet Spot) 擴張到第二排的適聽"區" (Sweet Zone) 獲致很大的鼓舞, 即便耳朵是非常不線性的麥克風,  
用 Nordost System Set-up & Turning Disc 只用耳聽都可以知道, 哪幾個頻率是能量的峰值或是凹陷,  
再搭配常聽的 CD 去驗證調整的結果是否是正向的改變, 這經驗的累積就越來越有 Feel 知道調整該往哪個方向去做, 
DG CD/SACD, Gilbert Kaplan 指揮, 維也納愛樂, 馬勒二號的第一樂章2分6秒大鼓殘響時間長就知, 聆聽區低音還需要再控制,  
於是順勢又加了第七管 G+H 調音柱 
 
非常挑戰的安裝工法, 直徑22公分的調音柱要嵌入22.8公分的空間, 整條柱子懸空不可以碰到任何東西, 空調的進、出氣不可有障礙, 以後要好拆裝濾網以便清洗 
4點鋼索懸吊, 很有彈性上下左右都要可調, 上方要留進氣空間, 圓孔是空氣熱交換清淨機的出風口, 空調室內機左右兩側各一出風口, 也不可擋到 
   
 
這第七管的安裝點就在第一排與第二排聆聽區的上方, 真巧! 空調室內機與 G+H調音註一樣長都是120CM 
  
 
除了耳朵聽, 週六拜訪了小葉沒有多哈啦, 就是要借 Phonic PAA6 趕回家用儀器再驗證兩個聆聽位置的頻譜特性, 用 Nordost System Set-up & Turning Disc 
Track 3 粉紅噪音量測, 第一量測點 - 主人位 
   
 
主人位量測結果 
   
 
第二排中央第二量測點, 當時頻譜分析儀上呈現的是音樂 
  
 
第二排中央第二量測點的量測結果 
  
 
後語: 
耶!喧賓奪主喔? 第二排比主人位頻譜看起來要漂亮平順?! 至少30Hz補回來了許多, 那聽感呢? 
還是主人位好聽, 因為, 舞台的透視比例與舞台的視角較接近現場的 10~15 排, 殘響也很好, 
馬勒二號的第一樂章2分6秒大鼓鼓型小了與殘響明顯的短了!  
 
第二排固然很中性, 也是好聽, 3管G+H在聆聽區, 管制低頻奏效, 沒有以前的低頻會轟的問題,  
但是只是好像買到的票是國家音樂廳的20排...  
 
有人可能會問, 這麼難看的頻譜還敢 Show, 為什麼不用 Computer Audio 等化軟體 (ARC) 壓平頻譜不就得了? 
對不起, Eton 以前是這樣做過的, 當時也覺得很棒, 但是一切重來, 建了新音響室後, Computer Audio 再怎麼搞, 
就是打不敗 Hi-end 訊源, 只能說 Computer Audio 還有很多事是無法在品質上取代"物理性"的空間聲學處理的, 
"雲中來的音樂" 還需要更進步的科技創新來挑戰傳統與高價, 我很期待!     
 
				 
			 
			
		 
			
				
			
			
				
			
			
		 
	 
	
	 
 
- 
	
	
	
	
		
			The Following 8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3-15, 12:28 AM
                                        
                                
                                
                                        
                                                #854
                                        
                                        
                                        
                                
                        
		 
		
	 
	
		
		
		
		
			  
		
		
				
				
		
			
				
					低頻能量管理獲致清晰的高頻細節 
(y) (y) (y)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 
	
 
- 
	
		
                        
                                
                                        
                                                2012-03-15, 03:06 AM
                                        
                                
                                
                                        
                                                #855
                                        
                                        
                                        
                                
                        
		 
		
	 
	
		
		
		
		
			  
		
		
				
				
		
			
				
					自然就是美.. 
喇叭跟耳機....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等化軟體 (ARC).....還有進步的空間 
大家再接再厲...找出應用的地方
				 
			 
			
		 
			
				
			
			
			
		 
	 
	
	 
 
- 
	
 
- 
	
		
                        
                                
                                        
                                                2012-03-17, 09:57 PM
                                        
                                
                                
                                        
                                                #856
                                        
                                        
                                        
                                
                        
		 
		
	 
	
		
		
		
		
			  
		
		
				
				
		
			
				
					耳機的規格漂亮, 比20Hz~20KHz +/-3dB好的耳機多的是, 又直接罩在耳朵上, 沒有搞空間的問題, 那不是很好嗎? 
每次聽高階耳機是可以體驗到優秀的頻寬, 音質, 音色, 鑑聽的目的是可以達到的, 就是音場沒辦法像聽喇叭那樣模擬出舞台在就在眼前,  耳機聲音直接灌入耳朵, 音場像是投影在腦海裡的感覺, 還是不習慣耳機的表達方式。再看喇叭的表現方式, 首先喇叭要有很優的頻率響應規格就已很難了, 再來, 空間要有8-9米長度以上, 才有機會再生20Hz極低頻, 數學是這樣算的, 聲音傳遞約340M/Sec 除以 20Hz, 等於一個完整波長 17M, 除二就是半波的波長也要有 8.5M, 這空間才有機會裝下20Hz, 聲波打到空間的任何一個面, 有反射有吸收, 再與後來的聲波混合產生加成或抵消的作用, 於是更複雜的聲波能量管理問題就來了... 我們要的是, 聆聽處的各頻率能量均勻合度, 擴散與吸收適量, 殘響短卻又不乾不死,  這就是音響空間難搞又好玩的原因!
				 
			 
			
		 
			
				
			
			
			
		 
	 
	
	 
 
- 
	
	
	
	
		
			The Following 9 Users Say Thank You to Eto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3-17, 10:37 PM
                                        
                                
                                
                                        
                                                #857
                                        
                                        
                                        
                                
                        
		 
		
	 
	
		
		
		
		
			  
		
		
				
				
		
			
				
					
	
		
			
			
				
					  作者:  Eton
					 
				 
				耳機的規格漂亮, 比20Hz~20KHz +/-3dB好的耳機多的是, 又直接罩在耳朵上, 沒有搞空間的問題, 那不是很好嗎? 
每次聽高階耳機是可以體驗到優秀的頻寬, 音質, 音色, 鑑聽的目的是可以達到的, 就是音場沒辦法像聽喇叭那樣模擬出舞台在就在眼前,  耳機聲音直接灌入耳朵, 音場像是投影在腦海裡的感覺, 還是不習慣耳機的表達方式。再看喇叭的表現方式, 首先喇叭要有很優的頻率響應規格就已很難了, 再來, 空間要有8-9米長度以上, 才有機會再生20Hz極低頻, 數學是這樣算的, 聲音傳遞約340M/Sec 除以 20Hz, 等於一個完整波長 17M, 除二就是半波的波長也要有 8.5M, 這空間才有機會裝下20Hz, 聲波打到空間的任何一個面, 有反射有吸收, 再與後來的聲波混合產生加成或抵消的作用, 於是更複雜的聲波能量管理問題就來了... 我們要的是, 聆聽處的各頻率能量均勻合度, 擴散與吸收適量, 殘響短卻又不乾不死,  這就是音響空間難搞又好玩的原因! 
			
		 
	 
 然則一點五米的空間內就聽不到 100HZ 以下的頻率?不可再生?還是會有過量低頻?
				 
			 
			
		 
			
				
			
			
			
		 
	 
	
	 
 
- 
	
 
- 
	
		
                        
                                
                                        
                                                2012-03-17, 11:33 PM
                                        
                                
                                
                                        
                                                #858
                                        
                                        
                                        
                                
                        
		 
		
	 
	
		
		
		
		
			  
		
		
				
				
		
			
				
					Orange兄的話已預期到了, 20Hz 不會沒有, 8.5M/1.5M =~5次的聲波反彈才裝下ㄧ個20Hz的半個波長,  100Hz 中、中低的能量又會高出很多, 一個字 - 轟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Eton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3-18, 12:11 AM
                                        
                                
                                
                                        
                                                #859
                                        
                                        
                                        
                                
                        
		 
		
	 
	
		
		
		
		
			  
		
		
				
				
		
			
				
					
	
		
			
			
				
					  作者:  Eton
					 
				 
				Orange兄的話已預期到了, 20Hz 不會沒有, 8.5M/1.5M =~5次的聲波反彈才裝下ㄧ個20Hz的半個波長, 100Hz 中、中低的能量又會高出很多, 一個字 - 轟 
			
		 
	 
 ETON前輩, 補充一下您的說法, 分享給其他網友, 請您別介意, 
 
一個密閉空間中能不能聽到20Hz(舉例)的頻率其實與波長跟空間的尺寸沒有絕對關係, 
 
在一個開放空間中, 
 
即使音源非常非常近也可以聽到20Hz的聲音, 所以說幾個波長的說法豈不有點矛盾? 
 
那為何在封閉空間中有可能聽不到? 
 
那就與封閉空間中邊界的反射有關, 
 
低頻的波長很長, 這時候打到邊界反射的反射波就會跟直接波產生很複雜的疊加或是削減的現象, 
 
因為一般大小的空間相對於極低頻的波長都太短, 所以每個邊界產生的行為就很難做簡單的判斷, 
 
為何一般越大的空間越容易再生好的低頻? 
 
那就是因為密閉空間低頻的疊加削減狀況太複雜, 位置有點差異可能就有很大的變化, 
 
而大空間因為可以座位或是喇叭擺位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調整, 所以容易比小空間再生更好的低頻, 
 
如果波長與聽覺之間有絕對關係的話, 那耳機又可麼能夠聽到低頻呢? 
 
小空間的朋友們請不要認為聽不到極低頻(撇開器材的性能不論), 
 
只是比起大空間, 小空間要花更多更多的心力去處理才能夠聽到好的低頻, 
 
但大空間也絕對不是都不用處理就能夠有好的低頻的
				 
			 
			
		 
			
			
			
				
					此篇文章於 2012-03-18 12:13 AM 被 chsiang 編輯。
				
				
			 
			
			
				
			
			
				
			
			
		 
	 
	
	 
 
-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 
	
		
                        
                                
                                        
                                                2012-03-18, 01:05 AM
                                        
                                
                                
                                        
                                                #860
                                        
                                        
                                        
                                
                        
		 
		
	 
	
		
		
		
		
			  
		
		
				
				
					
				
		
			
				
					Chsiang兄的補充很經典, 感謝!近來也一直在想耳機與喇叭的收聽方式有什麼不同,有更好的形容方式? 耳機的振膜大多是全音域的,戴上耳機的密閉空間幾乎是氣密的,此時鼓膜是直接被耳機振膜驅動的,各種頻率直接經過耳道讓鼓膜同歩振動,這樣聽就玩完了。像極了有一種喇叭的設計,有被動輻射單體,透過密閉的音箱被主單體同歩驅動。以錐盆喇叭的發聲方式,後級擴大機要經過喇叭的分音器後去驅動不同尺寸的單體,才有可能做到全音域,收聽方式,就是要經過空間的直接音、間接音混合後的聲波才抵達鼓膜,這過程太複雜、充滿了調整的可能性,所以真要把空間處理、調整當作音響系統很重要的一部份。
				 
			 
			
		 
			
			
			
				
					此篇文章於 2012-03-18 06:33 PM 被 Eton 編輯。
				
				
					原因: 錯字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Eton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