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頁,共435頁 第一第一 ... 258308348356357358359360368408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3,571 到 3,580 共計 4343 條
  1. #3571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將軍兄,

    其實多數大喇叭的用家最大的問題,

    小弟的觀察,

    除了空間不一定合適,

    最大問題反而是音壓太小.
    音壓太小是個問題.
    但音壓要能大,其實還是回到老問題.

    如何能大音壓而不覺是壓迫???
    答案當然還是:
    空間大小 VS 喇叭大小 VS 聆聽距離!!

    StevenCheng將軍

  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3. #3572
    註冊日期
    2008-08-03
    文章
    332
    Thanks
    110
    Thanked 110 Times in 48 Posts

    預設

    喇叭特性是不是也需要一併考慮進去呢?(包括喇叭大小對應空間大小及聆聽距離等因素)

  4. #3573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eng_s924 查看文章
    喇叭特性是不是也需要一併考慮進去呢?(包括喇叭大小對應空間大小及聆聽距離等因素)
    這也就我一直在強調的問題!!

    StevenCheng將軍

  5. #3574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將軍 查看文章
    音壓太小是個問題.
    但音壓要能大,其實還是回到老問題.

    如何能大音壓而不覺是壓迫???
    答案當然還是:
    空間大小 VS 喇叭大小 VS 聆聽距離!!
    大音壓而不覺是壓迫,

    還有一個要求,

    除了平衡,就是相位及時序,

    就是中高音到達耳朵的時間,

    大型喇叭,尤其是上下對稱的,多半不能調,所以要夠遠.

  6.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ojuiyang111 For This Useful Post:


  7. #3575
    註冊日期
    2008-04-12
    文章
    3,562
    Thanks
    3,096
    Thanked 6,198 Times in 1,58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大音壓而不覺是壓迫,

    還有一個要求,

    除了平衡,就是相位及時序,

    就是中高音到達耳朵的時間,

    大型喇叭,尤其是上下對稱的,多半不能調,所以要夠遠.

    何大說到一部分重點了!!
    還有一部分就是能量!!

    懂了,還是要硬拚,那就是自找麻煩.
    這不是樂趣,而只是不斷地在錯誤中自爽罷了!!

    StevenCheng將軍

  8.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將軍 For This Useful Post:


  9. #3576
    註冊日期
    2007-05-16
    文章
    413
    Thanks
    135
    Thanked 295 Times in 72 Posts

    預設

    只要到過將軍大大的超級音響室,就能了解其中的含義:)

  10.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wc For This Useful Post:


  11. #3577
    註冊日期
    2011-04-16
    文章
    138
    Thanks
    66
    Thanked 182 Times in 75 Posts

    預設

    我覺得有一點必須要談清楚....音速在空氣中是一樣的, 與頻率無關
    所以用距離是無法控制所謂中高音同時到達的問題啦.....:)
    距離所能影響的是各頻率能量衰減的不同程度
    每個單體起動(或是反應)速度的不同如何做補償, 我想最常見的就是單體平面位置不會在同一面上, 所以也很少會看到高音單體是擺在最前面
    River的blog: 聲音的無上幻覺
    FB粉絲專頁: LIGHTIX

  1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River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3578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River 查看文章
    我覺得有一點必須要談清楚....音速在空氣中是一樣的, 與頻率無關
    所以用距離是無法控制所謂中高音同時到達的問題啦.....:)
    距離所能影響的是各頻率能量衰減的不同程度
    每個單體起動(或是反應)速度的不同如何做補償, 我想最常見的就是單體平面位置不會在同一面上, 所以也很少會看到高音單體是擺在最前面

    當然和頻率無關,

    和耳朵高度及喇叭單體位置的安排也有關.


    單體起動(或是反應)速度的不同,要作補償嗎?

  14. #3579
    註冊日期
    2011-04-16
    文章
    138
    Thanks
    66
    Thanked 182 Times in 75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當然和頻率無關,

    和耳朵高度及喇叭單體位置的安排也有關.


    單體起動(或是反應)速度的不同,要作補償嗎?
    理論上, 是要做補償的. 否則如何同步發音?
    但市面上五花八門的設計和理論也都有人認同也各有所本......8)
    所以我個人是覺得耳聽為憑啦.
    也無需太在意所謂中高音同時抵達的問題....除非要定製一張完全能固定我雙耳位置的椅子才行.....
    River的blog: 聲音的無上幻覺
    FB粉絲專頁: LIGHTIX

  15. #3580
    註冊日期
    2008-02-03
    文章
    4,074
    Thanks
    842
    Thanked 768 Times in 587 Posts

    預設

    喇叭單体發音點是以音圈部位為起點 所以高中低喇叭正常製作是音圈擺在垂直的同一位置。"同一垂直點位置發音"
    三音路發音後要能全頻溶合這跟音箱設計[單体擺位]有關,一般用的空間就不須特別標明[聆聽最近距]
    鑑聽喇叭[近鑑聽用]為了可近聽單体排列密集靠近,並且原廠該會有最近距离建議。
    ""同點發音""在同距的垂直或水平線
    此篇文章於 2012-02-21 05:12 AM 被 999369 編輯。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16.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999369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